力扣刷题(Python)–链表–相关心得与思路(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包含源代码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思路:
按照图中所给题目要求大致如图所示,我们先用虚拟头结点连接整个链表,然后用temp和temp_1分别记录 点1 和 点3 位置,然后将虚拟头结点连接 点2 然后 点2 连接 点1 --> 点3 ,然后将当前指针(cur)往后移两个位置即可。
注意:
(1)指针遍历结束条件。
当链表长度为偶数时cur.next == None 时结束
当链表长度为奇数时cur.next.next == None 时结束
(2)记得用temp提前记录两边相邻的节点位置
(3)记得最后结果是返回虚拟头结点的next
(4)下边代码要特别注意遍历判断条件的顺序,如果颠倒就会报错
python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def swapPairs(self, head: Optional[ListNode]) -> Optional[ListNode]:
dummyhead = ListNode() #虚拟头结点
dummyhead.next = head
cur = dummyhead #不对原始链表操作
while cur.next !=None and cur.next.next != None: #终止条件
temp = cur.next #记录第一个节点
temp_1 = cur.next.next.next #记录第三个节点
cur.next = cur.next.next #虚拟头结点连接第二个节点
cur.next.next = temp
temp.next = temp_1
cur = cur.next.next #当前指针移动两个位置
return dummyhead.next
(2) 力扣序号19.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题目:
给你一个链表,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并且返回链表的头结点。
思路:
双指针经典应用,如果要删除倒数第n个节点,让fast先移动n+1步,然后让fast和slow同时移动,直到fast指向链表末尾。删掉slow所指向的节点即可。
步骤:
第一步:建立虚拟头结点
第二步:定义fast,slow指针
第三步:让fast首先走n + 1步 ,为什么是n+1呢,因为只有这样同时移动的时候slow才能指向删除节点的上一个节点(方便做删除操作)
第四步:fast和slow同时移动,直到fast指向末尾
第五步:删除slow所对应的下一个节点即可
注意:
(1)fast要先走n+1步,方便对指定结点删除
Python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def removeNthFromEnd(self, head: Optional[ListNode], n: int) -> Optional[ListNode]:
dummyhead = ListNode(next = head) #虚拟头结点
fast,slow,i = dummyhead,dummyhead,0 #双指针赋值
while i <n+1 and fast != None: #让fast先走n+1步
fast = fast.next
i += 1
while fast != None: #slow,fast一块走
fast = fast.next
slow = slow.next
slow.next = slow.next.next #删除制定结点
return dummyhead.next
(3) 力扣面试题 02.07. 链表相交
题目:
给你两个单链表的头节点 headA 和 headB ,请你找出并返回两个单链表相交的起始节点。如果两个链表没有交点,返回 null 。
图示两个链表在节点 c1 开始相交:
思路:
第一步:先遍历两个链表,求出两个链表的长度
第二步:将最长的链表设为A链表(curA)
第三步:求出两个链表长度的差值gap,让curA移动gap步,让curA移动到,和curB 末尾对齐的位置
第四步:在遍历链表A的同时,curA和curB同时移动,直到curA==curB,即找到交点,return curA,否则return None
注意:
(1)指针存的地址,指针一样,指向一个位置,本题要比较的是结点指针不是结点的值
(2)不要把值和节点的概念混淆起来 节点是一个实例 占用一块空间 值只是它的成员变量 值怎样和节点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一个实例只由它的地址唯一确定!
Python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def getIntersectionNode(self, headA: ListNode, headB: ListNode) -> ListNode:
lenA,lenB = 0,0
cur = headA
while cur != None: #链表A的长度
cur = cur.next
lenA += 1
cur = headB
while cur != None: #链表B的长度
cur = cur.next
lenB += 1
curA,curB = headA,headB
if lenB > lenA: #将最长的链表设为A
curA,curB = curB,curA
lenA,lenB = lenB,lenA
gap = lenA - lenB
while gap: #两个链表走到同一起始点
curA = curA.next
gap -= 1
while curA!=None: #遍历curA,直到指针相交
if curA == curB:
return curA
curA = curA.next
curB = curB.next
return None
(4) 142. 环形链表 II—这个题相对难理解
问题:
给定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返回链表开始入环的第一个节点。 如果链表无环,则返回 null。
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则链表中存在环。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索引从 0 开始)。如果 pos 是 -1,则在该链表中没有环。注意: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
不允许修改 链表。
思路:
第一步:首先判断是否链表有环
方法:双指针法,fast指针每次移动两个结点,slow指针每次移动一个结点,如果两个指针相遇说明链表有环。
注:fast 比 slow 快一个结点,也就是说如果有环的情况下,fast指针是以一个结点的速度去接近slow指针,所以必定相遇。
第二步:确定环的入口(这里是难点)
slow指针走过的节点数为: x + y, fast指针走过的节点数:x + y + n (y + z),n为fast指针在环内走了n圈才遇到slow指针, (y+z)为 一圈内节点的个数A。
因为fast指针是一步走两个节点,slow指针一步走一个节点, 所以 fast指针走过的节点数 = slow指针走过的节点数 * 2:
(x + y) * 2 = x + y + n (y + z)
两边消掉一个(x+y): x + y = n (y + z)
因为要找环形的入口,那么要求的是x,因为x表示 头结点到 环形入口节点的的距离。
所以要求x ,将x单独放在左面:x = n (y + z) - y ,
再从n(y+z)中提出一个 (y+z)来,整理公式之后为如下公式:x = (n - 1) (y + z) + z 注意这里n一定是大于等于1的,因为 fast指针至少要多走一圈才能相遇slow指针。
先拿n为1的情况来举例,意味着fast指针在环形里转了一圈之后,就遇到了 slow指针了。
这个公式说明从头结点出发一个指针,从相遇节点 也出发一个指针,这两个指针每次只走一个节点, 那么当这两个指针相遇的时候就是 环形入口的节点
也就是在相遇节点处,定义一个指针index1,在头结点处定一个指针index2。
让index1和index2同时移动,每次移动一个节点, 那么他们相遇的地方就是 环形入口的节点。
注意:
(1)判断条件一定是两个空,否则会报错
Python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def detectCycle(self, head: Optional[ListNode]) -> Optional[ListNode]:
fast = head
slow = head
while (fast != None and fast.next != None): #判断是否有环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 fast== slow: #判断相遇
index_1 = fast #记录相遇节点
index_2 = head
while index_1 != index_2: #遍历直到相遇
index_1 = index_1.next
index_2 = index_2.next
return index_1
return None
链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