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18 网络基础学习笔记 V1.0
🧠 学习内容
1. 学习目标
- 掌握网络分层模型(OSI、TCP/IP)的概念与作用
- 理解 IP 地址、子网划分、网关和路由的基础知识
- 掌握 TCP 与 UDP 协议的核心区别与适用场景
- 初步了解 VLAN、Trunk、Bonding、VXLAN 等网络增强技术
2. 核心知识结构
模块 | 学习重点 |
---|---|
📶 网络分层模型 | OSI 七层 / TCP-IP 四层模型对比,各层职责与封装 |
🌐 IP 与子网 | IP 编址、子网掩码、CIDR 表示法、默认网关 |
🚀 TCP vs UDP | 连接特性、三次握手、可靠性、应用场景差异 |
🧱 网络扩展技术 | VLAN 虚拟网段划分、Trunk 标签传输、Bonding 聚合、VXLAN 虚拟化跨主机通信 |
✍️ 作业建议(可选)
- 用表格对比 TCP 与 UDP 特性
- 手工计算几个常见的 CIDR 子网(如 /24、/30)
- 绘制 OSI 模型示意图并标出每层协议举例
- 简述 VLAN 与 Trunk 配合使用的作用
🔎 补充知识(可作为后续学习延伸方向)
方向 | 内容简述 |
---|---|
📌 ARP / NDP | IPv4 下的地址解析协议 / IPv6 使用邻居发现协议 |
📌 DHCP / DNS | 自动分配 IP / 名称到 IP 的解析服务 |
📌 NAT / 防火墙 | 私网地址转换、访问控制与隔离安全机制 |
📌 SDN | 软件定义网络,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 |
📌 网络抓包工具 | 常用命令如 tcpdump , wireshark , ping , traceroute , netstat , ip route 等 |
如果你希望我生成 Markdown 文件、表格模板或图示图解,随时告诉我。这样可以更系统地帮助你梳理并输出学习成果。
📅 2025-07-18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整理 V2.0
🎯 学习目标
- 掌握网络分层模型(OSI 与 TCP/IP)
- 理解 IP 地址、子网掩码与路由
- 掌握 TCP/UDP 协议区别
- 了解 VLAN、Trunk、Bond、VXLAN 等常见网络技术
🧠 网络知识优化整理
一、网络分层模型(OSI vs TCP/IP)
层级 | OSI 七层模型 | TCP/IP 模型 | 功能简述 |
---|---|---|---|
7 | 应用层 | 应用层 | 提供用户接口,如 HTTP、FTP |
6 | 表示层 | (合并) | 数据编码、加密、压缩 |
5 | 会话层 | (合并) | 建立与管理会话连接 |
4 | 传输层 | 传输层 | 提供端到端传输,TCP/UDP |
3 | 网络层 | 网络层 | IP 编址与路由转发 |
2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接口层 | 以帧为单位,MAC 地址寻址 |
1 | 物理层 | 网络接口层 | 电气信号传输 |
二、IP 地址与子网划分
- IPv4 格式:如 192.168.1.1,32 位,用 4 个字节表示
- 子网掩码:如 255.255.255.0(/24),表示子网大小
- 默认网关:连接不同子网的出口设备 IP,常为
.1
或.254
- CIDR 表示法:如
192.168.10.0/24
表示 256 个地址(含网关、广播)
三、TCP 与 UDP 区别
特性 | TCP | UDP |
---|---|---|
是否连接 | 有连接(三次握手) | 无连接 |
可靠性 | 高,重传机制 | 低,尽力而为 |
顺序性 | 保证顺序 | 不保证 |
应用场景 | HTTP、FTP、SSH | DNS、VoIP、视频直播 |
四、常见二层/三层网络技术
🔸 VLAN(虚拟局域网)
- 将一个物理交换机划分为多个逻辑网段
- 提高安全性与隔离性
🔸 Trunk 端口
- 在交换机之间传输多个 VLAN 的数据
- 使用 802.1Q 标准打标签
🔸 Bonding(链路聚合)
- 多网卡捆绑为一组以提升带宽与冗余
- 模式如
balance-rr
,active-backup
,802.3ad(LACP)
🔸 VXLAN
- 网络虚拟化技术,用于跨三层网络传递二层广播域
- VXLAN ID 可扩展到 1600 万个虚拟网络
五、网络抓包与诊断常用命令
工具 | 用法说明 |
---|---|
ping | 检测主机是否可达 |
traceroute | 路由路径跟踪 |
ifconfig / ip addr | 查看本地网卡配置 |
netstat / ss | 监听端口与连接状态 |
tcpdump | 网络抓包工具 |
route / ip route | 查看路由表 |
telnet / nc | 网络端口连通性测试 |
📌 学习建议与补充
✅ 建议补充的知识模块
- DHCP 与 DNS 工作机制
- NAT、PAT 与公网地址转换
- 防火墙与 ACL 控制策略
- 网络性能调优:MTU、丢包、延迟
- 软件定义网络(SDN)与控制器原理
- 云计算下的虚拟网络架构(如 K8s CNI、Calico、Flannel)
V3.0
下面是对你提供的四篇 CSDN 链接内容的优化整理,结构更清晰,描述更完整,方便理解和复习网络基础知识:
📘 一、网络培训议题(二层通信与路由配置)
来源:CSDN「网络培训议题@2」】
-
IP 与 子网掩码判断网关
- IP 与掩码做“与”运算,得出网络地址;网关通常是该网络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可用 IP(如
.1
或.254
)。
- IP 与掩码做“与”运算,得出网络地址;网关通常是该网络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可用 IP(如
-
路由器配置方法
- 静态路由:手动指定目标网络与下一跳。
- 动态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如 OSPF、BGP。
-
Bond 链路聚合模式
Active‑Backup
:主备切换Balance‑RR/XOR
:循环或按 MAC 地址校验分发802.3ad (LACP)
:使用 LACP 协议协商聚合链路
-
堆叠、VLAN、Trunk、聚合
- 堆叠:多个交换机逻辑合并
- VLAN:在二层上划分虚拟子网
- Trunk:物理链路上承载多 VLAN 通过标签
- 聚合:多个物理链路捆绑增加带宽与冗余
-
虚拟机 VIP 配置与常见问题
- 高可用 VIP 配置需防冲突、防误路由、防防火墙阻断
- 检查子网、网关、防火墙与负载均衡配置
-
VXLAN 虚拟扩展网络
- 通过 UDP 封装实现逻辑隔离,支持跨物理机器或数据中心部署虚拟网络
-
二层通信是否需要掩码/网关?
- 二层只靠 MAC 驱动,不需要掩码和网关;跨网通信需三层处理
🧠 二、网络架构与基础模型
1. OSI / TCP‑IP 分层模型
来源:Wikipedia OSI、CSDN 总结】(CSDN 博客)
- OSI 七层:物理→链路→网路→运输→会话→表示→应用
- TCP/IP 四层对照:网络接口(物理+链路)、网络层(IP)、传输层(TCP/UDP)、应用层(HTTP/FTP 等)
每层职责明确:
- 物理层:电气机械、物理链路
- 数据链路层:帧封装、差错检测、MAC寻址
- 网络层:IP封装、路由选择、子网结构
- 传输层:端到端通信、流控、重传机制
- 应用层:用户使用的协议与服务接口
2. TCP 与 UDP
来源:Wikipedia TCP/IP 文档】(维基百科)
- TCP:连接导向,可靠传输,数据分段、顺序控制、ACK重传、拥塞控制(如 CUBIC, BBR)
- UDP:无连接,适用于实时或轻量应用(直播、DNS、游戏)
3. IP 协议与子网基础
来源:Wikipedia IP、子网】(维基百科)
- IP 提供尽力而为的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 IPv4 广泛使用,向 IPv6 迁移中
- 子网掩码配合 IP 定位网络地址,用 CIDR 表示法划分网络如
/24
- ARP 用于 IPv4 下 MAC 地址解析,IPv6 使用 NDP
🚀 三、进阶内容:SDN 与高性能网络
1. 软件定义网络(SDN)
来源:CSDN SDN 文章】(维基百科)
-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由集中控制器 (如 OpenDaylight) 统一控制
- 支持动态流量控制、网络虚拟化、编程接口(南/北向API)、增强灵活性与自动化
2. 现代数据中心网络技术
来源:CSDN RDMA 等】(CSDN 博客)
- Ethernet:LAN 物理和数据链路层基础
- TCP/IP:可靠传输层
- InfiniBand (IB):高性能互连
- RDMA/RoCE:免 CPU 直接内存访问,低延迟高性能,适合数据中心应用
✅ 四、优化整理建议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重新整理为以下模块,使内容结构更清晰:
- 网络基础模型:OSI、TCP/IP 各层及作用
- IP 与子网:IP 架构、CIDR、掩码、ARP/NDP
- 路由机制:二层通信、三层网关与静/动态路由
- 传输层协议:TCP(含拥塞算法)、UDP、端口多路复用
- 链路层技术:交换、VLAN、Trunk、Bond、堆叠、VXLAN
- 现代网络架构:SDN 控制/data 分离、流量管理
- 高性能网络技术:Ethernet、TCP/IP、InfiniBand、RDMA、RoCE
- 实践工具 & 抓包分析:如 tcpdump、Linux nsenter 网络命名空间等
✍️ 接下来建议
- 编写总结:每一模块加上定义、功能、关键场景、常见问题
- 图文搭配:如七层图解、TCP 三次握手、Bond 模式图示等
- 实践案例:配置 VLAN、VXLAN、SDN 控制器脚本展示
- 习题强化:例如“计算网段网关”“分析 tcpdump 流程”等
希望这个结构化整理能帮助你更好地梳理网络基础内容,并加深理解!如果需要进一步展开某一部分,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