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四种隔离级别及其区别
一、隔离级别概述
事务隔离级别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控制事务并发访问数据时可能出现的并发问题的关键机制。不同的隔离级别在数据一致性和并发性能之间提供不同的权衡。
核心结论:隔离级别越高,数据一致性越强,但并发性能越低;隔离级别越低,可能出现更多并发问题,但系统吞吐量越高。
二、四种标准隔离级别
1.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
定义:允许事务读取其他事务尚未提交的修改(“脏读”)。
特点:
- 最低的隔离级别
- 可能发生脏读(Dirty Read)、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和幻读(Phantom Read)
- 不加任何锁(或仅加极短时间的锁)
应用场景:
- 统计类应用,对数据准确性要求不高
- 需要最高并发性能的场景
2.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
定义:只允许读取已提交的数据,是多数数据库的默认级别(如Oracle、PostgreSQL)。
特点:
- 防止脏读
- 仍可能出现不可重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