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层转发实验
1.1 实验一
本实验用三台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二层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可视为另一台PC),都处于同一VLAN2中。
LAN2口:PVID2 permit 1-2
实验结果是能够ping通。
分析流程:
1. PC上发送无tag报文,1端口为access口,接收该报文,并为其打上tag2。
2. 当报文带着tag2到达2端口时,2端口仍为access端口,PVID为2,报文tag2与PVID2一致,从2端口发出去时,去掉tag2。
3. 此时报文到达LAN2接口,默认为trunk接口,Pvid为2,permit为1、2,当不带tag时,trunk允许报文通过,并为其加缺省tag 2(此时完成了ICMP的request阶段)。
4. 此时tag 2与pvid相同,发送出去时去掉tag 2,不带tag发送出去。不带tag的报文按原路返回到PC上,到达PC时仍不带tag。此步骤完成了ICMP的reply阶段。
1.1.1 实验一扩充
将1、2端口设为trunk接口再进行试验。
最终结果仍能ping通,因为1、2端口虽为trunk口,但是由于PC发送报文不带tag,进入trunk时,加上该端口的缺省tag,经2端口发送出去时,报文tag与缺省端口VLAN ID一致,因此去除报文的tag,最终到达LAN2接口的和经过access口的报文一样,都不带tag,剩余步骤同3、4,最终能ping通。
实验一遇到的困难
没有分清楚交换机不同类型端口的PVID是根据什么来设置的,浪费了较多时间。
实验一学习心得
1. access端口的pvid是自动设置的,即当端口被分配到具体的vlan时,其access端口的pvid为该vlan ID。
2. Trunk、hybrid端口的pvid要手动配置的,如port trunk pvid vlan 2,则该端口的pvid为2。
3. 在display中,Trunk、Hybrid端口中未显示pvid值的默认为1。
1.1 实验二
本实验用三台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二层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可视为另一台PC),都处于同一VLAN5。
LAN2口:PVID2 permit 1-2、5能ping通
1.1.1 实验二补充
①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