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规划与需求分析
- 功能确定
- 数据监控:
- 明确需采集和展示的设备数据种类,如温度、压力数值。
- 规划数据的实时更新频率,保证监控的时效性。
- 控制操作:
- 列出上位机对下位机的控制功能,如设备的启动与停止。
- 设计控制指令的触发方式与权限管理。
- 数据记录:
- 确定数据存储的格式,如 CSV 文件或数据库表。
- 规定数据存储的周期,如按天、周或月存储。
- 用户界面:
- 构思界面的整体布局,划分数据显示、控制按钮区域。
- 选择合适的颜色、字体等界面元素风格,提升用户体验。
- 报警设置:
- 设定数据异常的报警条件,如超出正常范围。
- 确定报警的提示方式,如弹窗、声音警示。
- 数据监控:
二、硬件连接与通信协议
- 硬件选型
- 下位机适配:
- 根据项目需求挑选合适的下位机,考虑其数据处理能力。
- 检查下位机的接口类型与数量,确保与上位机可连接。
- 通信接口:
- 若用串口通信,选定串口并设置波特率等参数。
- 对于网络通信,确定是以太网还是 Wi-Fi 等方式并配置。
- 通信线缆:
- 依据通信接口选择对应的线缆,如串口线或网线。
- 确保线缆的质量与
- 下位机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