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R技术介绍
文章平均质量分 89
XR结束介绍系列文章
元宇宙_Hody
元宇宙,不止于界。
在这里,现实的边界被想象力重塑,每一次交互都是创造的起点。
元宇宙不是虚拟的孤岛,而是现实的延伸与升维——在这里,探索未知,共建共生,让科技服务于人的温度,让未来始于此刻的共创。
踏入元宇宙,不只是进入新世界,更是定义新世界。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XR技术介绍】Meta和首尔大学联合展示紧凑全息近眼显示器概念,结合波导显示和全息显示优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导管的增强现实全息显示技术,通过创新的万花筒导向方法实现光引擎与图像合束器的分离。研究团队建立了完整的光导管传播模型,利用全内反射特性在受限体积(3mm×3mm×80mm)内传输全带宽波前,解决了传统AR显示器体积大、遮挡视线的问题。实验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呈现高质量三维全息图像,并提出了对准偏差补偿方法提升系统鲁棒性。相比自由空间传播和4f系统,该方案在保持带宽和图像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开发轻量化AR眼镜提供了新思路。翻译 2025-08-19 08:51:24 · 24 阅读 · 0 评论 -
【XR技术介绍】VR定位:Outside-in与Inside-out对比
虚拟现实系统的高度沉浸,除了视觉方向的逼真感之外,空间的真实感也至关重要。要实现在虚拟空间下的随意漫游、全自由度观看、自然准确的虚实交互,都离不开虚拟现实空间定位。目前VR主流空间定位方式有两种:(1)Outside-in(由外而内的定位):顾名思义,需要在环境中布置定位器,实现从外到内的位置计算。(2)Inside-out(由内而外的定位): 由内向外的空间定位不需要额外布置空间定位设备,借助VR设备自身的传感器进行环境的感知与事实位置计算。由外向内的定位方式又可以分为被动式定位和主动式定位。...原创 2022-07-12 18:42:19 · 5624 阅读 · 1 评论 -
【XR技术介绍】AR主流光学方案梳理
B 端需求(2010-2020):工业维修、物流巡检等,追求可靠性,自由曲面 / Birdbath 主导。C 端爆发(2020 至今):观影(Birdbath 方案,如雷鸟 Air 2)、轻办公(光波导 + AI,如 Rokid Glasses)、导航(低延迟光波导),推动形态向 “日常眼镜” 进化。未来场景:空间计算(苹果 Vision Pro 引领)、虚实融合社交,要求光学方案支持动态眼动追踪、高分辨率(>40PPD)、广色域(DCI-P3 100%)。场景适用性不可忽略:针对不同场景的核心痛点,原创 2025-03-13 11:30:00 · 2627 阅读 · 0 评论 -
【XR技术介绍】SOC芯片
XR 领域的 SOC 芯片是支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设备的核心硬件,其设计需兼顾高性能计算、低功耗、实时渲染和多传感器融合等需求。原创 2025-04-01 11:10:57 · 2189 阅读 · 0 评论 -
【XR 技术介绍】光学
XR 领域的光学系统是决定设备沉浸感、显示效果和交互体验的核心技术,其设计需平衡视场角(FOV)、分辨率、透光率和设备体积等多重矛盾。以下从AR和VR两种设备形态进行XR光学系统介绍:原创 2025-04-07 17:41:25 · 1898 阅读 · 0 评论 -
【XR技术介绍】显示
XR 领域的显示技术是决定设备沉浸感与交互体验的核心,其发展需平衡分辨率、刷新率、亮度、功耗及体积等多重矛盾。以下从显示技术分类、核心参数、厂商动态、行业趋势及未来挑战等维度展开详解:原创 2025-04-10 18:43:02 · 1330 阅读 · 0 评论 -
【XR技术介绍】传感器
XR(扩展现实)头戴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对物理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精准感知与交互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实现高度依赖传感器技术的突破。本文将从主流设备传感器方案、关键技术参数、核心玩家及未来趋势四个维度,系统性拆解XR头戴设备的传感器生态。原创 2025-04-21 15:08:42 · 848 阅读 · 0 评论 -
【XR技术介绍】 空间定位
XR 领域的空间定位技术是实现虚实融合的核心基础,其技术路径涵盖传感器融合、算法优化及多模态交互等维度原创 2025-04-30 14:26:16 · 1219 阅读 · 0 评论 -
【XR技术介绍】无标识三维注册技术
增强现实(AR)技术的核心是三维注册技术,分为基于人工标识和无标识两种方法。传统人工标识方法需预先放置标记物且视角受限,而无标识技术通过自然特征识别突破了这一局限,拓展了AR应用场景。研究重点包括无标记相机标定、RGB-D图像三维重建及基于FTM的全局姿态优化等技术,通过特征点匹配、稠密点云重建和闭环检测实现精准注册。该技术可应用于飞机维修等复杂场景,并为激光投影虚拟触控等研究提供基础。无标识注册技术克服了环境限制,推动了AR在更广泛领域的实用化发展。原创 2025-08-19 09:59:35 · 83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