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与树莓派-HIL(硬件在环)平台搭建
1. 序
最早知道树莓派能够和Simulink进行连接,是无意中看到的一个simulink网上研讨会的视频,基于Simulink的树莓派开发板(Raspberry Pi)编程,还记得当时看完之后心潮澎湃,这简直就是一个HIL平台啊,不了解汽车电子的童靴可能不是很清楚,最近这几年,各大厂商已经逐渐拥抱AUTOSAR软件架构,并用MBD(Model based design)的开发方式替代传统手写C语言,简单来说,就是使用搭建模型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然后再利用工具生成嵌入式级的c代码,编译好后烧到板子里。
而就目前情况来看,MBD工具主流只有Simulink,在研发和测试阶段,需要依次进行:
- MIL : 模型在环仿真,可以理解为在PC上直接进行Simulink模型仿真测试
- SIL : 软件在环仿真,与MIL不同的是,在PC上,使用模型生成出来的C代码,并在电脑的环境下编译(此处注意,不是交叉编译成嵌入式芯片的二进制文件,而是在PC环境下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然后使用编译好的程序进行仿真测试
- PIL : 处理器在环仿真,使用项目用到的MCU,搭载到特定的开发板上,进行仿真测试
- HIL : 硬件在环仿真,使用真实硬件,进行程序的仿真测试
其中,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