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4.0 升级到 5.0 后,带宽翻倍,从 16 GT/s 增加到 32 GT/s,但单位距离的衰减也更大。本文探讨如何克服通道插入损耗引起的信号衰减问题。
您将学到的内容:
- PCIe 5.0 技术的更高速度如何带来新的设计挑战。
- PCIe 5.0协议中预编码的引入如何增强链路的稳健性。
- 重定时器如何实现延伸覆盖范围。
PCI Express(PCIe)技术是服务器中最重要的高速串行总线。由于其高带宽、低延迟的特性,PCIe架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服务器互连场景,例如:
- 在服务器内部:CPU 到 GPU、CPU 到网络接口卡 (NIC)、CPU 到加速器、CPU 到 SSD
- 机架内:通过板对板连接器或电缆将 CPU 连接到 JBOG 和 JBOF
- 新兴的 GPU 到 GPU 或加速器到加速器互连
同时,随着异构计算的快速发展,服务器系统对数据吞吐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PCIe 4.0基础规范发布两年后,为了满足这些需求,PCIe 5.0基础规范于2019年5月正式发布。
PCIe 5.0 技术仍采用相同的 128b/130b 编码方案,而符号率从 16 GT/s 提升至 32 GT/s。秉承传统,PCIe 5.0 基本规范向下兼容低速 PCIe 基本规范。
应对 PCIe 5.0 设计挑战
对于其他大于 30 GT/s 的标准,通常使用 PAM4 调制方法,使信号的奈奎斯特频率达到数据速率的四分之一,但代价是 9.5 dB 的信噪比 (SNR) 。1
然而,PCIe 5.0架构继续采用不归零(NRZ)信令方案。因此,信号的奈奎斯特频率是数据速率的一半,即16 GHz。频率越高,衰减越大。因此,由通道插入损耗(IL)引起的信号衰减是PCIe 5.0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