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L vector

KPI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Submission(s): 636    Accepted Submission(s): 265


Problem Description
你工作以后, KPI 就是你的全部了. 我开发了一个服务,取得了很大的知名度。数十亿的请求被推到一个大管道后同时服务从管头拉取请求。让我们来定义每个请求都有一个重要值。我的KPI是由当前管道内请求的重要值的中间值来计算。现在给你服务记录,有时我想知道当前管道内请求的重要值得中间值。
 

Input
有大约100组数据。

每组数据第一行有一个 n(1n10000) ,代表服务记录数。

接下来有n行,每一行有3种形式
  "in x": 代表重要值为 x(0x109) 的请求被推进管道。
  "out": 代表服务拉取了管道头部的请求。
  "query: 代表我想知道当前管道内请求重要值的中间值. 那就是说,如果当前管道内有m条请求, 我想知道,升序排序后第 floor(m/2)+1th  条请求的重要值.

为了让题目简单,所有的x都不同,并且如果管道内没有值,就不会有"out"和"query"操作。
 

Output
对于每组数据,先输出一行

Case #i:
然后每一次"query",输出当前管道内重要值的中间值。
 

Sample Input
  
6 in 874 query out in 24622 in 12194 query
 

Sample Output
  
Case #1: 874 24622
 

Source
 

Recommend
hujie


题意:题目中:“从管头拉取”就是按给出顺序取出的意思。

分析:一开始用set各种错。。然后发现set有一个大短板,就是不能采取下标操作。而vector和set有许多操作类似的地方,只是set的“取唯一”和自动排序vector无法实现,其它都差不多,而且最重要的是vector可以采取下标操作,在这题当中发挥神勇。。注意vector中insert的操作时间复杂度大约为O(n),且vector中一些函数的操作与set中的函数操作还是有点不一样的,请注意。

将一个vector内容赋值给另一个vector

vector<int > v1(v2);//声明

vector<int > v1();v1.swap(v2);//将v2赋值给v1,此时v2变成了v1

code: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et>
#include<queue>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define INF (1<<31)-1
int main()
{
    int n, t = 1, a[10010];
    char c[10];

   /* set<int> s;
    set<int>::iterator it;
    s.insert(8);
    s.insert(9);
    it = s.begin();
    s.erase(*it);
    //printf("%d\n", *s.begin());
    printf("%d\n", *++it);*/
    while(~scanf("%d", &n))
    {
        printf("Case #%d:\n", t++);
        queue<int> q;
        vector<int> v;
        while(n--)
        {
            scanf("%s", c);
            if(strcmp(c,"in") == 0)
            {
                int x;
                scanf("%d", &x);
                q.push(x);
                int d = lower_bound(v.begin(),v.end(),x)-v.begin();
                v.insert(v.begin()+d,x); //插入元素x到第d个位置,注意序号是从0开始的
            }
            else if(strcmp(c,"out") == 0)
            {
                int d = lower_bound(v.begin(),v.end(),q.front())-v.begin();
                v.erase(v.begin()+d); //删除第d个元素,注意这个删除函数与set中的区别
                q.pop();
            }
            else
            {
                printf("%d\n", v[v.size()/2]);
            }
        }
    }
    return 0;
}


### C++ STL Vector 的使用方法及示例 #### 1. 基本概念 `std::vector` 是 C++ 标准模板库(STL)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属于一种动态数组容器。与传统静态数组相比,`std::vector` 可以在运行时动态调整其大小[^3]。 为了使用 `std::vector`,需要包含头文件 `<vector>` 并显式实例化模板类[^2]。 #### 2. 创建和初始化 以下是创建并初始化 `std::vector` 的几种常见方式: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t main() { // 方式一:默认构造函数 std::vector<int> v1; // 方式二:指定初始容量 std::vector<int> v2(5); // 初始化为五个0 // 方式三:指定初始值 std::vector<int> v3(5, 10); // 初始化为五个10 // 方式四:通过另一个向量初始化 std::vector<int> v4(v3); // 方式五:从数组初始化 int arr[] = {1, 2, 3}; std::vector<int> v5(arr, arr + sizeof(arr)/sizeof(int)); return 0; } ``` #### 3. 遍历元素 可以通过迭代器或者范围循环来遍历 `std::vector` 中的元素[^1]。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t main() { std::vector<int> vec = {1, 2, 3, 4, 5}; // 方法一:使用迭代器 for (std::vector<int>::iterator it = vec.begin(); it != vec.end(); ++it) { std::cout << *it << " "; } std::cout << std::endl; // 方法二:使用范围for循环 for (const auto& elem : vec) { std::cout << elem << " "; } return 0; } ``` #### 4. 动态调整大小 `std::vector` 支持动态扩展和收缩,常用的方法有 `push_back()`、`pop_back()`、`resize()` 和 `reserve()`[^4][^5]。 - **`push_back(value)`**: 向向量末尾添加新元素。 - **`pop_back()`**: 删除向量最后一个元素。 - **`resize(new_size)`**: 调整向量大小至 `new_size`。 - **`reserve(size)`**: 预留至少 `size` 大小的空间。 示例如下: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t main() { std::vector<int> vec; // 添加元素 vec.push_back(1); vec.push_back(2); // 扩展大小 vec.resize(5, 0); // 将vec扩展到5个元素,默认填充为0 // 预留空间 vec.reserve(10); // 至少预留10个位置 // 移除最后元素 vec.pop_back(); for (const auto& elem : vec) { std::cout << elem << " "; } return 0; } ``` #### 5. 访问元素 可以使用索引运算符 `[ ]` 或者成员函数 `at(index)` 来访问向量中的元素。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t main() { std::vector<int> vec = {1, 2, 3, 4, 5}; // 使用 [] 运算符 std::cout << "First element: " << vec[0] << std::endl; // 使用 at() 函数 try { std::cout << "Third element: " << vec.at(2) << std::endl; } catch (const std::out_of_range& e) { std::cerr << "Error: " << e.what() << std::endl; } return 0; }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