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 因特网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
- 计算机提供给用户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
-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 网络与因特网的关系: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 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1983 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第二阶段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 IP 地址数目的不同,本地 ISP → 地区 ISP → 主干 ISP) ISP 结构的因特网。 出现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 以小写字母 i 开始的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的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 万维网大大方便了广大非网络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成为因特网的这种指数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因特网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不是 RFC 文档。 建议标准——成为 RFC 文档。 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 因特网的组成:1、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又称为端系统)——用于用户进行信息处理,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组成。2、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 边缘部分通信可分为两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 对等方式(P2P 方式)
- C/S解释:客户软件:客户调用后运行,主动向远端服务器发送通信,需要知道服务器的地址,不需要高级操作系统和硬件。服务器软件:系统启动后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