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基本概念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装饰器比生成子类实现更为灵活。
装饰器可以在不改变对象本身的基础上给对象增加额外的新行为。
1.2 对象结构
(1)抽象构件(Component)
抽象构件定义了对象接口,可以给这些对象动态增加职责。抽象构件是具体构件和抽象装饰类共同父类,它声明了具体构件中实现的业务方法。
(2)具体构件(ConcreteComponent)
具体构件定义了具体的构件对象,实现了在抽象构件中声明的方法,装饰器可以给它增加额外的职责。
(3)抽象装饰类(Decorator)
抽象装饰类是抽象构件类的子类,用于给具体构件增加职责,当具体构件在其子类中实现。
(4)具体装饰类(ConcreteDecorator)
具体装饰器是抽象装饰类的子类,负责向构件增加新的职责,每一个具体装饰器类都定义了一些新的行为,它可以调用在抽象装饰器类中定义的方法,并可以增加新的方法以便扩充对象的行为。
1.3 优缺点
优点 :
(1)装饰模式与继承关系的目的都是扩展对象的功能,但是装饰器模式可以提供比继承更多的灵活性;
(2)可以通过一种动态的方式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通过配置文件可以在运行时选择不同的装饰器,从而实现不同的行为;
(3)符合开闭原则,具体构件类和具体装饰类可以独立变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具体构件类和具体装饰类。
缺点:
(1)增加系统的复杂度。使用装饰模式进行系统设计时会产生很多小对象,这些小对象的区别在于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有所不同,而不是它们的类或属性值有所不同,同时产生很多具体装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