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环境下的锁
- Java中的锁机制:在单机环境下,Java提供了多种锁机制来保证共享资源的安全性,如
synchronized
关键字和ReentrantLock
类。 - 线程安全:通过锁机制,可以确保在多线程环境下,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共享资源,其他线程必须等待锁的释放。
- JVM的作用:在单机环境下,JVM能够自动管理线程间的锁,确保并发操作的安全性。
2. 分布式环境下的挑战
- 业务扩展:随着业务的发展,单机环境可能无法承受流量压力,需要扩展服务器节点,从单机环境演化为分布式环境。
- 分布式问题:分布式环境下会引入新的问题,如分布式事务、分布式ID生成、分布式锁等。
- 多进程问题:在分布式环境下,服务可能运行在不同的进程或不同的机器上,JVM无法跨进程或跨机器管理锁,需要新的解决方案。
3. 分布式锁的必要性
- 跨进程同步:在分布式环境下,需要一种机制来确保不同进程或不同机器上的服务能够同步访问共享资源。
- 共享资源的可见性:在单机环境下,线程共享堆空间,可以通过内存标记来实现锁。但在分布式环境下,进程可能运行在不同的物理机上,需要一个所有进程都能看见的共享存储来实现锁。
补充知识点
4. 锁的分类
- 悲观锁:假设每次访问资源都会发生冲突,因此在访问资源前加锁,如
synchronized
和ReentrantLock
。 - 乐观锁:假设冲突很少发生,通过版本号或CAS(Compare And Swap)机制来实现,如
AtomicInteger
。 - 行锁、表锁、全局锁:在数据库中,锁可以加在行、表或整个数据库上,用于控制并发访问。
- 记录锁、临键锁:在数据库中,记录锁锁定单条记录,临键锁锁定一个范围的记录。
5. 分布式锁的实现方式
- 基于数据库:使用数据库的唯一索引或行锁来实现分布式锁。
- 基于缓存:使用Redis或Memcached等缓存系统来实现分布式锁,如Redis的
SETNX
命令。 - 基于ZooKeeper:使用ZooKeeper的临时顺序节点来实现分布式锁,ZooKeeper提供高可用性和一致性。
6. 锁的性能与可靠性
- 锁的粒度:锁的粒度越细,并发性能越好,但实现复杂度增加。
- 锁的公平性:公平锁确保等待时间最长的线程优先获得锁,非公平锁则可能出现“饥饿”现象。
- 锁的超时与重试:在分布式环境下,锁可能因为网络延迟或节点故障而无法及时释放,需要设置超时机制和重试策略。
7. 无锁编程
- CAS机制:通过比较并交换(CAS)操作来实现无锁编程,如Java中的
Atomic
类。 - 无锁队列:通过CAS操作实现的无锁队列,如
ConcurrentLinkedQueue
。
8. 锁的优化
- 偏向锁:在Java中,偏向锁用于减少无竞争情况下的锁开销。
- 轻量级锁:在无竞争情况下,轻量级锁通过CAS操作来避免线程切换的开销。
- 自旋锁:在等待锁的过程中,线程不阻塞,而是自旋等待,适用于锁持有时间短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