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9、嵌入式系统中的低功耗数据缓存优化
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缓存行地址局部性的低功耗数据缓存优化技术,旨在减少嵌入式系统中组相联缓存的能量消耗。通过分析程序的缓存访问模式,该技术能够预测并仅访问所需的缓存路,从而显著降低标签存储和数据存储访问的能量开销。实验结果显示,在8路、16路和32路组相联缓存中分别平均减少了66%、72%和76%的能量消耗。该技术在移动设备、物联网和汽车电子系统等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并且未来可以通过更先进的算法和硬件支持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原创 2025-06-24 02:52:33 · 24 阅读 · 0 评论 -
48、嵌入式系统中的低功耗软件设计方法论
本文探讨了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低功耗软件设计的方法论,包括通过软件架构转换来优化能量消耗。详细介绍了构建软件架构图表、初始能量和性能统计、原子软件架构转换序列的构建以及优化后程序源代码的生成等关键步骤。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组件结构调整、连接器替换、操作系统感知的能量模拟框架及编译器优化等技术的实际应用。最终验证了这些方法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能量消耗的有效性。原创 2025-06-23 11:33:39 · 26 阅读 · 0 评论 -
47、嵌入式软件设计中的实时操作系统与硬件抽象层
本文深入探讨了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硬件抽象层(HAL)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核心作用。内容涵盖RTOS的特性与实现、HAL的设计与应用,以及两者的集成优化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可移植性和性能,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无论新手还是资深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实用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6-22 15:41:24 · 20 阅读 · 0 评论 -
46、嵌入式软件优化与性能分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入式软件的优化策略及其对系统性能和能耗的影响。重点介绍了控制流驱动的循环嵌套分割方法,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分支和计算来提升性能,并结合编译器优化技术,包括指令级并行(ILP)提取、循环展开、寄存器分配等手段提高代码效率。此外,还讨论了能耗优化技术,如按需参数传递、缓存优化以及动态电压调整(DVS),以降低系统功耗。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在多种嵌入式平台上显著提升了性能(20%-30%)并降低了能耗(20%-35%)。文章为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方案和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21 14:05:59 · 20 阅读 · 0 评论 -
45、嵌入式系统的低能量关联数据缓存设计与优化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缓存行地址局部性的低能量数据缓存优化技术,通过在缓存访问前预测所需缓存方式,仅访问特定标签和数据,从而显著降低嵌入式处理器的能耗。实验表明,该技术在8路、16路和32路集关联缓存中分别平均减少66%、72%和76%的能量消耗,并且不影响系统性能。原创 2025-06-20 09:07:45 · 44 阅读 · 0 评论 -
44、探讨嵌入式系统中基于应用特定需求的优化技术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入式系统中基于应用特定需求的优化技术,涵盖了硬件选择、软件设计、算法优化等多个方面。文章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如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的具体需求,并提供了实际案例和具体实现方法。通过合理的优化策略,可以显著提升嵌入式系统的性能、降低能耗并提高可靠性,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原创 2025-06-19 10:17:51 · 14 阅读 · 0 评论 -
43、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优化:从架构到实现
本文探讨了嵌入式系统中基于软件架构转换的低功耗优化方法。通过构建软件架构图(SAG)并结合能量宏模型,指导多进程操作系统环境下的架构改进,最终生成优化后的程序源代码。详细介绍了从能量评估、原子架构转换到代码实现的完整流程,为提升嵌入式系统的能效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原创 2025-06-18 12:23:20 · 24 阅读 · 0 评论 -
42、嵌入式软件中的实时操作系统与性能优化
本文详细探讨了实时操作系统(RTOS)在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性,包括RTOS的选择与移植、性能优化策略以及典型应用场景。同时深入分析了嵌入式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如系统化软件生成、设备驱动程序设计、软件复用与模块化设计等。文章还介绍了提高系统性能的多种技术手段,包括数据局部性优化、指令级并行性提取和低功耗设计方案,并讨论了实时调度算法和任务管理的关键点,为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嵌入式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6-17 13:56:19 · 33 阅读 · 0 评论 -
41、嵌入式系统中高效能低功耗软件设计策略
本文探讨了嵌入式系统中高效能低功耗软件设计的关键策略,重点介绍了能源感知的软件架构转换和按需参数传递技术。通过优化任务分配、资源共享以及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显著降低了系统的能量消耗,并提升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最高达66.1%,同时在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实际应用中展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还展望了未来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自适应能耗管理、深度学习加速器和绿色编程语言等方向。原创 2025-06-16 10:26:31 · 33 阅读 · 0 评论 -
40、嵌入式系统的低能量关联数据缓存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缓存行地址局部性的低能量数据缓存技术,旨在降低嵌入式系统的能量消耗。通过在缓存访问前预测可能被访问的缓存行,仅访问所需缓存行,从而显著减少能量消耗。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8路、16路和32路组相联缓存中分别平均减少了66%、72%和76%的能量消耗,且对性能无负面影响。文章还分析了该技术在移动设备、物联网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原创 2025-06-15 16:35:39 · 14 阅读 · 0 评论 -
39、嵌入式系统中的高效缓存管理与优化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入式系统中缓存管理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多种高效的缓存优化技术,包括数据预取、数据局部性优化和缓存替换算法。文章还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如多媒体处理、通信协议栈和实时操作系统,展示了缓存优化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效果。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缓存优化对提升系统性能的关键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缓存优化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14 16:14:59 · 17 阅读 · 0 评论 -
38、嵌入式系统中的高效参数传递与缓存优化
本文探讨了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按需参数传递和缓存能耗优化技术,以降低能量消耗并提高性能。通过分析不同参数传递机制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延迟计算实际参数值的节能策略,并结合实验数据展示了其显著的节能效果。同时,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地址局部性的缓存访问优化方法,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缓存的能量消耗。这些技术不仅适用于单核处理器,还能够扩展到多核处理器、实时系统以及物联网设备等复杂应用场景。原创 2025-06-13 16:59:35 · 17 阅读 · 0 评论 -
37、嵌入式系统的低能量关联数据缓存
本文探讨了在嵌入式系统中降低数据缓存能量消耗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存行地址局部性的组确定机制(WDU)。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缓存访问路径,WDU显著降低了能耗,同时避免了传统路径预测方法中的错误预测问题。实验结果显示,WDU在高关联度缓存中表现优异,尤其适合对功耗敏感的应用场景,如移动设备和物联网设备。文章还比较了WDU与MRU路径预测器的性能差异,并讨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12 15:22:09 · 15 阅读 · 0 评论 -
36、能源感知参数传递:提升嵌入式系统能效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参数传递策略——按需参数传递(Pass-by-need),旨在通过延迟实际参数的计算来消除嵌入式系统中的冗余计算,从而显著提升能效。文章回顾了传统的参数传递机制,并详细阐述了按需参数传递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可节省8.78%的能量消耗,在某些应用中最高可达14.11%。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不同实现策略的效果以及全局变量问题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6-11 15:32:06 · 18 阅读 · 0 评论 -
35、动态功能单元分配以实现低功耗
本文探讨了通过动态分配功能单元以降低微处理器能耗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整数算术逻辑单元(IALU)和浮点算术单元(FPAU)的能耗优化策略。文章提出了基于汉明距离的动态分配策略,并结合硬件和编译器优化手段实现节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执行单元的功耗,为未来低功耗微处理器设计提供了有效途径。原创 2025-06-10 16:55:22 · 15 阅读 · 0 评论 -
34、通过软件架构转换实现嵌入式系统的能量优化
本文探讨了通过软件架构转换实现嵌入式系统的能量优化。重点分析了多种原子架构转换方法,包括时间一致性驱动的进程合并、顺序一致性驱动的进程合并以及IPC替换等,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方法在减少能量消耗方面的有效性。此外,还介绍了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可行的低功耗优化方案。原创 2025-06-09 16:05:37 · 14 阅读 · 0 评论 -
33、嵌入式实时系统中的自适应检查点与动态电压调整
本文探讨了在嵌入式实时系统中结合自适应检查点(Adaptive Checkpointing)与动态电压调整(Dynamic Voltage Scaling, DVS)的技术方案,旨在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能效。通过动态调整检查点间隔和处理器速度,该方案能够在高任务利用率和故障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任务及时完成的概率,同时有效降低能耗。文章还介绍了针对单任务和多任务环境的算法流程、实验结果以及优化模型,并展望了未来在分布式系统等方向的研究潜力。原创 2025-06-08 09:25:11 · 16 阅读 · 0 评论 -
32、软件流式处理通过块流式传输
本文介绍了软件流式处理通过块流式传输技术,详细探讨了如何将应用程序分割为多个代码块进行流式传输。这种方法允许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个代码块后立即执行,从而显著减少加载时间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文章还描述了实现该技术的关键步骤,包括分支指令修改、运行时代码调整以及背景和按需流式传输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嵌入式环境中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机器人应用中应对动态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原创 2025-06-07 09:22:44 · 15 阅读 · 0 评论 -
31、广义数据转换:优化嵌入式应用的数据缓存行为
本文介绍了广义数据转换技术,旨在减少嵌入式应用中的数组间冲突缺失,提升数据缓存性能。通过将多个数组映射到一个公共数组空间,并结合编译器优化策略,显著降低了冲突缺失率,提高了应用的性能和能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个图像和视频处理应用中平均减少了53%的冲突缺失,并在不同缓存配置下实现了性能优化。原创 2025-06-06 16:55:42 · 17 阅读 · 0 评论 -
30、快速配置与指令选择针对特定应用指令集处理器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选择预制协处理器和预先设计的特定指令来优化特定应用指令集处理器(ASIP)的设计,以在给定面积约束下最大化性能。使用Xtensa处理器作为案例研究,介绍了可配置核心的设计、特定指令的开发以及工具链的应用。同时,通过语音识别应用程序实例展示了该方法论的实际效果,并验证了其在性能提升和设计周期缩短方面的有效性。原创 2025-06-05 09:54:31 · 13 阅读 · 0 评论 -
29、提升嵌入式系统缓存性能的硬件/软件协同策略
本文探讨了提升嵌入式系统缓存性能的硬件与软件协同优化策略。随着处理器与内存速度差距扩大,优化数据局部性对数据密集型应用至关重要。文章分别介绍了硬件和软件层面的现有优化技术,并提出一种选择性的协同方法,通过编译器识别优化区域并结合运行时硬件机制来动态控制缓存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选择性方法相比纯硬件或纯软件优化,可显著提升性能最高达24.98%。具体实现包括循环重构、数据转换、访问频率追踪及缓存决策等技术,适用于图像处理、多媒体、医疗等多种嵌入式应用场景。原创 2025-06-04 14:41:58 · 13 阅读 · 0 评论 -
28、片上随机通信:未来SoCs的新范式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系统级芯片(SoCs)通信范式——随机通信,该方法模仿谣言传播过程,具有快速、鲁棒和容错的特点。文章详细分析了深亚微米(DSM)环境下传统SoCs设计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随机通信在延迟、能量消耗和故障容忍方面的优越性能。研究表明,随机通信特别适用于实时流媒体多媒体应用程序和其他需要高效、可靠通信的场景。原创 2025-06-03 14:35:11 · 8 阅读 · 0 评论 -
27、增强网络处理应用中的加速:利用指令重用与流聚合
本文探讨了在网络处理应用中利用指令重用和流聚合技术提升性能与效率的方法。指令重用通过减少重复计算降低资源需求,而流聚合则通过数据包相关性提高指令重用率。结合这两项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资源争用、内存流量以及功耗,为高速网络和大规模数据处理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更精细的流分类、自适应缓冲区管理及与其他优化技术的结合。原创 2025-06-02 15:09:16 · 15 阅读 · 0 评论 -
26、探索适用于缩放技术的高带宽流水线缓存架构
本文探讨了在同时多线程(SMT)处理器中,如何通过创新的流水线银行化缓存架构满足对高带宽的需求。随着CMOS技术的发展,缓存访问延迟成为性能瓶颈,而传统的非流水线缓存无法适应快速提升的时钟频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设计方案,通过将缓存划分为多个存储库,并利用感测放大器锁存器、解码器锁存器和多路复用器锁存器实现多阶段流水线操作,有效减少访问延迟并提高吞吐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架构在不同工艺节点下均能显著提升MOPS性能,同时控制面积和能耗的增长,为未来高性能处理器的缓存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6-01 12:18:02 · 11 阅读 · 0 评论 -
25、安全汽车软件开发:构建可靠的汽车系统
本文深入探讨了现代汽车日益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中软件安全性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构建可靠汽车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最佳实践。文章涵盖了受保护操作系统的必要性、APOS原型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时间与执行监控机制,以及形式化验证、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等技术在提高系统安全性中的应用。此外,还讨论了遵循ISO 26262等行业标准、安全关键系统的架构设计原则以及可认证的软件集成方法。通过这些手段,旨在为汽车行业提供一套全面的安全软件开发指南,确保未来汽车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原创 2025-05-31 15:40:18 · 46 阅读 · 0 评论 -
24、SDRAM-能源感知内存分配在多处理器平台上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在多处理器平台上应用能源感知的SDRAM内存分配技术,旨在降低多媒体和无线技术设备在运行时的能量消耗。文章提出了两种动态内存分配器:最佳努力(BE)分配器和保证性能(GP)分配器,通过优化数据结构到内存存储库的分配方式,减少页面未命中次数,从而显著降低SDRAM的动态能量消耗。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分配器比现有的随机分配方法更加高效,并且能够根据任务集的特性灵活调整分配策略,为未来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的低功耗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原创 2025-05-30 09:08:48 · 19 阅读 · 0 评论 -
23、数组的动态并行化:片上多处理器中的优化策略
本文探讨了在片上多处理器(CMP)环境中,如何通过数组操作的动态并行化来优化性能和能量消耗。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时的循环并行化策略,利用初始迭代选择最佳处理器数量,并结合保守训练和基于历史的训练方法减少开销。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在降低能量延迟积和提升执行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5-29 10:35:29 · 9 阅读 · 0 评论 -
22、高效能/性能分析:加速模拟与优化策略
本文探讨了一种在不牺牲准确性的前提下加速嵌入式和通用计算系统模拟的混合策略。通过识别程序热点并采用自适应采样技术,显著提高了模拟速度。文中详细介绍了热点检测机制、不同采样方案(如平面采样、基于收敛的采样和自适应采样)以及监控表的使用,以实现高效的性能与能耗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基准测试中均实现了高速度加速和低误差率,为未来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有力工具。原创 2025-05-28 12:05:12 · 16 阅读 · 0 评论 -
21、模拟跟踪验证定量约束条件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约束逻辑(LOC)的自动验证方法,用于分析模拟跟踪并检查系统级别的定量约束条件。通过自动生成C++检查器,该方法能够高效地检测复杂嵌入式系统的实时属性,如延迟、吞吐量和一致性。多个案例研究(包括同步数据流设计、FIR滤波器、视频解码器和通信协议栈)展示了该方法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有效性和效率。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内存管理策略和未来工作方向,以进一步提升验证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原创 2025-05-27 10:54:46 · 41 阅读 · 0 评论 -
20、状态空间压缩在准静态调度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状态空间压缩技术在准静态调度中的应用,旨在解决嵌入式和反应式系统中因状态空间爆炸带来的调度效率问题。文章从Petri网模型的可达性分析出发,提出了基于轨迹和路径的两种压缩方法,并结合哈希表优化避免计划表状态重复,从而有效减小调度过程中所需的计算资源。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显著提高了大规模系统的调度效率,降低了CPU时间和内存消耗,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5-26 11:28:22 · 9 阅读 · 0 评论 -
19、编译器指导的指令级并行提取技术及其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指令级并行(ILP)提取方法,结合谓词化、推测和模调度三种技术,旨在解决现代VLIW/EPIC架构中的并行性挖掘问题。该方法通过消除控制依赖、减少启动间隔时间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嵌入式系统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性能提升效果。文章还展示了其在多媒体处理、通信协议栈和安全算法等场景中的应用,并提供了实验数据验证优化效果。原创 2025-05-25 10:44:27 · 12 阅读 · 0 评论 -
18、数据空间导向调度与指令级并行提取
本文探讨了在多核片上系统设计中,如何通过编译器指导的指令级并行(ILP)提取和数据空间导向调度来优化嵌入式系统的性能。重点介绍了控制流驱动的源代码级循环嵌套分割方法、数据瓦片形状/大小选择、瓦片遍历顺序确定以及进程代码重构等关键技术手段,并结合示例展示了这些优化方法对缓存局部性和执行效率的显著提升效果。此外,还分析了硬件/软件片上通信的调度与时序问题,以及谓词化、推测和模调度等ILP提取技术的应用。原创 2025-05-24 10:29:10 · 13 阅读 · 0 评论 -
17、控制流驱动的循环嵌套分割:优化嵌入式多媒体应用性能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源代码转换方法——控制流驱动的循环嵌套分割,用于优化嵌入式多媒体应用程序的性能和能耗。通过条件分析、几何模型创建、全局搜索空间构建以及遗传算法优化,该方法能够显著减少循环嵌套中 `if` 语句的执行次数,从而提升运行效率并降低能量消耗。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技术在多种处理器平台上均取得了良好的加速效果和节能表现。原创 2025-05-23 14:17:36 · 12 阅读 · 0 评论 -
16、嵌入式软件在数字 AM-FM 芯片组中的应用与优化
本文探讨了基于ARM9多核架构设计的数字AM-FM芯片组中嵌入式软件的设计与优化,重点分析了满足低成本和低功耗要求的技术方案。内容涵盖DRM标准背景、系统级架构设计、软件层次映射、缓存优化、开发验证方法以及硬件互连网络设计等,旨在提升数字广播接收设备的性能与用户体验。原创 2025-05-22 13:32:03 · 51 阅读 · 0 评论 -
15、操作系统硬件与软件分区:优化嵌入式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探讨了在系统级芯片(SoC)架构中,如何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设计优化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硬件/软件配置框架,允许用户根据需求选择RTOS功能(如动态内存管理和死锁检测)在硬件或软件中的实现方式。重点介绍了定制的硬件RTOS组件,如动态内存管理单元(DMMU)和锁缓存(LC),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硬件加速对系统性能的显著提升。结果表明,与纯软件RTOS相比,包含硬件加速的系统能够大幅减少执行时间和上下文切换开销,尤其在处理大量任务时表现优异。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进一步优化硬件和原创 2025-05-21 10:32:56 · 15 阅读 · 0 评论 -
14、系统级芯片的硬件抽象层介绍
本文深入介绍了硬件抽象层(HAL)在嵌入式系统和系统级芯片(SoC)设计中的核心作用。HAL通过为上层软件提供统一的接口,提高了软件的可移植性和硬件的可替换性,并支持性能优化与自动化设计。文章探讨了HAL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设计与实现方法、模拟模型、应用特定设计、自动化设计流程、优化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示了其在现代电子系统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原创 2025-05-20 12:04:53 · 48 阅读 · 0 评论 -
13、移植网络加密服务到RMC2000:嵌入式系统开发案例研究
本文详细描述了将iSSL网络加密服务移植到基于Z80架构的嵌入式微控制器RMC2000的过程。文章涵盖了在库函数缺失、API差异、内存管理和程序结构调整等方面遇到的主要挑战及解决方案。通过静态内存分配、协作式多任务处理以及汇编级性能优化,成功实现了TLS协议栈的高效运行。此外,还探讨了未来自动化跨平台移植的潜在方向。原创 2025-05-19 16:35:55 · 12 阅读 · 0 评论 -
12、在可重配置 SIMD Morphosys 上实现交互式光线追踪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可重配置的单指令多数据(SIMD)架构Morphosys上实现高效的实时光线追踪,以应对便携设备上高质量3D图形处理的需求。通过二叉空间分割(BSP)树加速光线与物体相交计算,并引入对象合并、测试重排序和局部堆栈等优化策略,显著提升了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64条并行射线条件下实现了超过13帧/秒的性能,展示了Morphosys作为低功耗便携式光线追踪平台的潜力。原创 2025-05-18 10:50:49 · 10 阅读 · 0 评论 -
11、SpecC在设备驱动和设备集成设计中的应用评估
本文评估了SpecC在设备驱动和设备集成设计中的应用。针对传统设备驱动开发中硬件与软件设计分离导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设备和驱动作为整体进行综合设计的方法,并使用SpecC对串行输入输出(SIO)系统进行了建模与转换验证。结果表明,SpecC能够有效支持软硬件协同设计,具备良好的可转换性和分区灵活性,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原创 2025-05-17 13:48:32 · 10 阅读 · 0 评论 -
10、多核片上系统设计中的硬件/软件片上通信调度与时序分析
本文探讨了多核片上系统(MP-SoC)设计中硬件与软件协同的片上通信调度与时序分析问题。重点研究了软件动态行为(如中断处理和上下文切换)对通信调度的影响,以及物理通信缓冲区共享以减少芯片面积的方法。通过整数线性规划(ILP)建模和启发式算法优化调度策略,并结合实验验证了考虑动态软件行为和缓冲区冲突的调度方法在点对点互连和共享总线架构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系统调度的准确性并减少了通信延迟,为多核SoC的高效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原创 2025-05-16 09:37:22 · 1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