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软件分层架构的设计原理与实践验证
文章平均质量分 97
根据开源框架缝合为自己想要的适合自己的框架,并讲解如何使用该框架。与开源项目解读专栏互补。
慈悲不渡自绝人
一名热爱分享技术与心得体会的刚入门的水平不高的在成为一名嵌入式全栈工程师的路上越来越远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嵌入式系统分层开发:架构模式与工程实践(四)(状态机的应用和面向对象的编程)
在C语言模块化编程中同样要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在模块化编程中,在系统架构中需要一个专门负责状态管理与状态转换逻辑的抽象层次。它是基于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 FSM)的理论模型,用于简化复杂系统的行为控制,将一个系统的控制状态跳转全部交给这个FSM层处理,此外在设计控制对象中,还需要关注如何构建一个控制体。FSM层是系统设计中专责状态转换的核心抽象层,通过状态→事件→动作的链式响应,将复杂行为分解为可控单元。原创 2025-08-12 20:12:49 · 909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系统分层开发:架构模式与工程实践(三)(HDL层和FML层区别)
BSP层(Board Support Package,板级支持包)—搭舞台的工人(配置硬件环境)HDL层(Hardware Driver Layer,硬件驱动层)—操作设备的技工(读写寄存器)FML层(Functional Model Layer,功能模型层)—设备管理员(统一操作标准)本文将讲解FML层,说明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层,这个层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从理论层面彻底分析透彻FML和HDL的区别,同时会引入一点BLL层。本篇文章注重理论分析。原创 2025-08-01 08:12:33 · 1049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系统分层开发:架构模式与工程实践(二)(基于LED控制初步总结篇)
目前笔者以GD32F303为处理器的开发板实现了GPIO初始化功能、滴答定时器功能、LED扫描显示功能,任务创建功能,在实现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分析的五层代码框架实现相关功能。原创 2025-08-01 08:11:44 · 645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系统分层开发:架构模式与工程实践(二)(创建任务篇(二))
继续分析。原创 2025-07-30 21:20:09 · 673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系统分层开发:架构模式与工程实践(二)(创建任务篇(一))
继续分析HDL层,因为HDL涉及内容很多,需要逐一分析应用场景。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结构体对象structvoid *para;}timerCB_t;首先就是一个典型的嵌套结构体。外层结构体timerCB_t通过typedef定义了一个名为timerCB_t的类型,包含两个成员:内层结构体数组:表示最多支持个定时器实例。:作为全局时间基准计数器(通常由硬件中断驱动,每毫秒或固定周期递增)。内层结构体(匿名)struct {// 定时器初始计数值(周期)原创 2025-07-30 19:17:24 · 711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系统分层开发:架构模式与工程实践(一)
根据自己工作知识,分享如何一步步搭建框架,实现模块化编程,应对不同情况下的项目开发。个人认为一个软件架构应该分为以下五层:BSP层(Board Support Package,板级支持包)—搭舞台的工人(配置硬件环境)HDL层(Hardware Driver Layer,硬件驱动层)—操作设备的技工(读写寄存器)FML层(Functional Model Layer,功能模型层)—设备管理员(统一操作标准)BLL层(Bussines Logic Layer,业务逻辑层)—原创 2025-07-29 21:30:50 · 112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