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真的稳赚不赔吗?挑选时要注意哪些关键指标?
指数基金不是银行存款
很多人把指数基金当成"稳赚不赔"的理财产品,这其实是个误解。指数基金跟踪的是市场指数,市场跌它就跌。2020年3月美股熔断时,标普500指数基金一天就能跌掉12%。A股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在2018年也曾全年下跌25%。
"长期来看指数总是上涨的"这话没错,但前提是你得熬得住波动。如果你在2007年高点买入上证50指数基金,要到2015年才能解套,整整8年。
挑选指数基金的5个关键指标
1. 跟踪误差越小越好
指数基金的核心任务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看基金年报里的"年化跟踪误差",一般低于2%算合格,低于1%是优秀。比如:
# 两个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对比
fund_A = 0.8% # 优秀
fund_B = 2.3% # 不合格
2. 费率能省则省
管理费+托管费超过0.6%的就要警惕了。别小看这零点几的差别,持有10年能差出好几万:
# 10万元投资20年,不同费率的收益差异
低费率(0.2%)终值 ≈ 48万
高费率(0.8%)终值 ≈ 40万
3. 规模不能太小
建议选规模5亿以上的基金,太小可能面临清盘风险。但也不是越大越好,百亿规模的指数基金调仓时冲击成本会更高。
4. 成立时间要看
至少经历过一轮牛熊的基金更靠谱。新基金没有历史业绩可参考,特别是行业指数基金,很多是蹭热点成立的。
5. 买卖价差要留意
很多新手没注意这个隐藏成本。用限价单买卖,别直接用市价单,特别是流动性差的行业指数基金。
这些"增强型"可能是坑
现在很多基金打着"增强型指数基金"的旗号,实际超额收益不稳定。某著名沪深300增强基金,2019年跑赢指数15%,2021年却跑输8%。真想要超额收益,不如直接买优质主动基金。
定投是最好的打开方式
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用定投代替一次性买入。数据回测显示,即便在2007年6124点开始月定投沪深300,坚持5年以上也都能盈利。设置好自动扣款,卸载行情软件,这才是普通人玩指数基金的正确姿势。
最后说个冷知识
美股标普500指数基金长期年化收益约10%,但这个收益里其实有4%来自成分股分红。A股指数的股息率只有2%左右,所以别简单套用美股的收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