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研究立项依据(所选课题的来源、科学意义、目的) (1)课题来源 金属探测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探测金属材质目标物的电子设备。如今社会高速发展科技飞速进步,金属探测器也被应用于方方面面,主要分为两大应用类别,工业型生产线金属检测仪和安全型金属检测仪。工业型生产线金属检测仪既可应用于重工业领域用于检测木材、矿石、橡胶、璃、水泥等生产线物料中混入的金属杂质,一方面是提高生产线的出产质量,另一方面避免金属异物进入生产机器,保护机器不受损坏。也可以用于轻工业领域,用于检测食品、药品、玩具、成衣等生产线中混入的微小金属颗粒防止不合格的产品被人们食用或使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安全型金属探测器主要应用于生活和军事两方面,在生活中,主要应用于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出行场所,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用于检测抢支、刀具等违禁金属制品,维护社会安全。在军事中,金属探测器主要用于对埋藏于地下及水下的水雷、炮弹、金属掩埋物进行探测。在日常生活中,对金属物体定位探测的仪器要么精度不够,要么无法检测,为此,研究出一种精度高,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的金属物体定位探测器就显得十分必要。 (2)科学意义 在目前应用的金属探测器,只能测到有金属物的存在,无法对含有金属杂质的金属立即测到,一旦检测到,不能准确定位。通过该金属物体定位探测器的开发,除了能够检测到产品中的金属杂质外,也能做到对杂质的精准定位并及时剔除,避免物料浪费,提高产品质量;该系统还具有探测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可以准确定位,且结构简单、体积轻巧的特点,为此本金属探测仪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3)选题目的 目前,我国在对金属检测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下使用的金属物体定位探测器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所以很有必要去研究和制作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达较高精度的金属物体定位探测器。为此,本课题设计了这样的一款可通过传感器结合手机APP配合实现金属检测定位的智能系统,以更加精确及时的完成对金属物品的定位检测和报警提示,能够发现一些危险场合下的尖刀利刃、地雷等金属制品。 |
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向、研究进展、存在问题等,人文社科类不少于1200字,理工类、艺术类不少于800字) (内容格式要求:字体为5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目前对于金属目标的探测有多种技术方案,在声光探测技术中,有声信号探测法微波探测、X射线探测法等方案,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不同的缺点和弊端,如声信号检测法容易被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影响探测能力[1]。红外测量法对太阳光线敏感,这些缺点限制了金属探测器的实用性[2]。被动式太赫兹技术常用于安检装置,由于使用较高的频率,因此对金属目标物成像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但造价昂贵,目前应用范围较小[3]。X射线检测法常用于安检门装置及食品检测中,可以对任意目标物进行检测,存在的问题是检测下限不够小,约为1mm;扫描速度慢且线辐射有时会导致食物离子化影响食品质量[4]。在电学探测技术中,主要探测技术有电感式、电容式,这些技术都有各自特定的应用场合,检测灵敏度低,响应速度慢,不能进行大批量的物料检测,并且智能化水平低,仪器功能较少,受环境干扰严重[5]。 因此,许多学者开始使用磁场检测技术检测金属目标物。磁探测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被动磁探测技术和主动磁探测技术[6]。被动磁探测的原理是由于地球处于一个庞大的地磁背景场中,当具有铁磁性质的物体存在时,会影响所在位置附近的地磁场分布特性产生异常的磁场信号,通过对磁异常信号进行捕获和处理,就可以探测到铁磁性金属目标[7]。也就是说,在被动磁探测技术下,根据地磁场的变化来检测有无金属目标物的存在。这种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金属目标产生的磁异常信号的特性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如目标的磁导率、形状、尺寸,以及检测的距离、方位等,这些都会影响磁异常的检测能力[8]。因此,被动磁探测只适用于碰导率较高的铁磁性金属,而对于铜、铝等非铁磁性金属,检测能力受到限制。其次,由于被动磁探测方法很难对微弱的磁信号进行探测和提取,这是由于目标磁异常信号比强大的地球磁场小得多,并且随着距离三次方衰减,导致检测范围有限,并且目标磁异常信号与地磁场特性相近,因此对异常信号的提取具有一定的难度[9]。同时,国外学者也对接收线圈探测法进行了大量研究。采用线圈探测存在以下问题:(1)探测能力对线圈的物理特性提出了严格要求如尺寸、形状、位置等,通常这些设计导致探测器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利于搭建线圈探测阵列,导致对目标物的探测能力较差[10];(2)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直接耦合会对接收信号产生负面影响1201,从而影响检测能力;然而,磁性传感器体积小,灵敏度高,不存在以上问题[11]。 基于主动磁探测式的电磁感应型探测技术,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刘慧娟等人设计的数字式金属探测器,研究了不同频率、电压下的金属目标特[12]。张明等人采用了一系列抗干扰技术解决了谐振检测回路中的电磁干扰问题。李树华等人采用单片机提供所需的脉冲激励信号,增强了金属探测仪的检测能力,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13]。东南大学的朱久远提出了反向调零线圈的概念,解决了双线圈金属检测仪中的磁场分布不均匀、检测能力差的问题。同样的王庆林采用了矩形平衡线圈模型应用于金属检测系统,提高了检测精度和系统稳定性。孙丽兵提出了智能双频金属探测器的设计,可以对不同磁导率、电导率的金属进行检测,丰富了检测金属的类别[14]。 近几年,国内相继出现了一些开发和生产金属探测仪的企业。如青岛百精、上海TECHIK,COSO等[15]。但国内受到检测技术的限制,目前检测的灵敏度依旧不够高,检测手段单一,对目标物空间分辨率低,不能做到准确定位,因此,应工业4.0的需求研制精度高、响应快、定位能力好、智能化、一体化的金属检测设备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16]。 基于上面的要求,本课题基于单片机的金属物体定位探测器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金属已成为工业生产中的必备制品,也在高铁地铁安保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内容,用以保障乘客的安全,然而过去的检测只能大体检测出金属,但位置并不能确定。所以,本课题的研究会使得金属物体定位探测器的性价比得到大大的提升,对提高金属的检测能力和定位精准度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
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目标或成果 (内容格式要求:字体为5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基本内容: (1)硬件设计:选择一款适合的STM32微控制器,金属物体探测通常使用电磁感应技术。需选择如金属检测线圈作为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感应到的金属物体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到STM32微控制器进行处理。为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提供电源。 (2)软件设计:配置STM32微控制器的外设。编写代码以读取传感器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对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检测金属物体。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WiFi无线通信模块发送主要到手机APP上。设计一个用户APP界面,用于显示探测结果,包括报警功能。 (3)测试和优化:确保所有硬件都正常工作,包括传感器、电源、通信接口等。在各种环境中测试软件,包括不同的金属物体大小、位置和环境条件(如电磁干扰)根据测试结果,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优化,以提高探测精度和稳定性。 预期目标: (1)能够检测到金属物体的存在并发出相应的信号或提示。 (2)能够显示金属物体的信号强度或距离信息。 (3)能够调节灵敏度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金属探测需求。 (4)操作简便、实用可靠。 |
4.课题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 (内容格式要求:字体为5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利用知网、百度搜索引擎、百度学术等向的手段来收集和整理有关金属物体定位探测器的资料文献,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 (2)参考法:通过参考相关金属物体定位探测器的设计方法,来为本课题的功能需求的分析与系统方案的设计提供支持。 (3)实践研究法:以单片机的设计理论为指导,按照硬件系统的开发过程进行系统开发和编程实现,发现问题便会及时解决,最终开发出可正常使用的金属物体定位探测器。 技术路线: 运用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来对硬件进行选型并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来完成控制程序的编写,利用Altium Designer进行电路图的绘制;单片机开发软件采用keil5工具,利用C语言开发功能模块;采用Android Studio软件开发,Java语言开发功能模块。以使用需求为基础而写出系统开发计划,最后完成系统开发后,进行测试来验证系统功能。 试验方案: 完成硬件系统的组装并进行上电测试,完成硬件测试,其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测试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记录,后续进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