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377)
- 资源 (2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关于双边滤波的一些理解
关于双边滤波的一些理解双边滤波是一种非线性的保边滤波。那么双边滤波是如何实现保边滤波的呢?1.双边滤波公式解析:我们先从双边滤波的公式入手:双边滤波器之所以能够做到在平滑去噪的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保存边缘(Edge Preserve),是由于其滤波器的核由两个函数生成:空间域核和值域核(1)空间域核:由像素位置...
2020-03-06 20:35:34
7865
1

原创 关于高斯滤波的一些理解
滤波算法简介 图像处理中,常用的滤波算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以及高斯滤波等。均值滤波使用模板内所有像素的平均值代替模板中心像素灰度值,这种方法易收到噪声的干扰,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只能相对减弱噪声;中值滤波计算模板内所有像素中的中值,并用所计算出来的中值体改模板中心像素的灰度值,这种方法对噪声不是那么敏感,能够较好的消除椒盐噪声,但是容易导致图像的不连续性。高斯滤...
2017-01-04 07:44:34
63636
7
原创 sharpness improvment adaptive to edge strength of color image 解读
论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彩色图像锐化方法,根据边缘强度动态调整锐化力度。核心原理是通过多尺度高斯导数算子检测不同强度的边缘(强、中、弱),并针对性地分配锐化参数:强边缘区采用高增益小半径锐化,弱边缘区使用中等参数,平滑区则几乎不锐化以避免噪声放大。该方法通过边缘强度权重函数实现平滑过渡,相比传统全局锐化能更精准地增强有效边缘,同时避免过冲伪影和色彩失真。实验表明,这种自适应策略在提升图像清晰度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持自然度。
2025-09-08 11:46:22
755
原创 An Efficient and Self - Adapted Approach to the Sharpening of Color Images 论文解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自适应的彩色图像锐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RGB图像转换为HSV空间,仅对亮度通道进行处理:通过水平垂直微分器检测边缘,结合低通滤波去除孤立噪声;基于全局统计信息自动确定最大叠加幅度Δ,并利用局部统计信息自适应调整边缘像素亮度;最后将处理后的亮度通道与原色度通道合成锐化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保持颜色信息的同时有效增强边缘细节,且处理速度较快。关键步骤包括颜色空间转换、自适应边缘锐化和噪声过滤,实现了自然有效的锐化效果。
2025-09-08 08:30:00
639
原创 怎样利用AE统计数据优化安防芯片ISP的图像质量?
本文阐述了安防芯片ISP中基于AE统计数据的图像质量优化方法。通过分析亮度直方图和区域测光值,针对不同场景(如夜间、逆光、移动目标等)提出具体优化方案:利用直方图平衡动态范围和明暗细节,通过分区测光值实现ROI精准曝光控制,结合实时反馈机制动态调整参数。最终确保安防场景下关键信息(如人脸、车牌等)不丢失,为后续智能分析提供高质量图像基础。
2025-09-05 18:14:51
896
原创 ISP对噪声的影响
摘要:ISP处理将传感器Raw图像转换为sRGB图像,这一过程中的非线性操作会显著改变噪声特性。白平衡增益会放大红蓝通道噪声;去马赛克使噪声具有空间和通道相关性;颜色校正增强彩噪;伽马校正和色调映射放大暗部噪声;图像/视频压缩会产生块效应。这些操作使得sRGB域噪声比Raw域噪声更复杂难建模,因此Raw域去噪不仅能获得更好效果,还能减少噪声对后续ISP处理的影响。
2025-09-05 11:49:55
443
原创 安防芯片 ISP 的白平衡统计数据对图像质量有哪些影响?
安防芯片ISP的白平衡统计数据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包括色彩真实性、细节保留和场景兼容性。关键影响因素包括:统计区域划分精度(影响局部色偏处理)、样本筛选机制(避免错误校正)、色温覆盖范围(应对极端光源)、数据精度(决定增益计算准确性)和更新频率(确保动态光源稳定性)。这些因素共同决定图像能否准确还原真实场景色彩,尤其在多光源、低光等复杂环境下,直接影响安防监控的识别与取证有效性。优化白平衡统计数据设计是提升安防图像质量的核心。
2025-09-05 11:44:59
854
原创 安防芯片ISP白平衡统计数据如何提升场景适应性?
本文探讨了安防芯片ISP白平衡统计数据如何通过场景化设计解决复杂环境下的色彩失真问题。针对低光/夜视场景,采用高精度统计和多帧累加抑制噪声;逆光/HDR场景通过分区/分帧统计避免亮暗割裂;多光源混合场景利用细分区块和中性色筛选实现局部校正;动态光源场景借助高频更新和平滑过渡防止色彩闪烁;极端色温场景则扩展统计范围并支持自定义校准。这些机制通过场景识别、统计逻辑切换和参数动态调整的闭环,确保安防监控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输出真实稳定的色彩,为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应用提供可靠基础。
2025-09-05 11:44:40
887
转载 高通 ISP-ASF
本文介绍了自适应空间滤波器(ASF)的原理与应用。ASF通过结合高通和低通滤波技术,能同时实现图像降噪和边缘锐化功能。文章详细解析了ASF的22个关键参数,包括滤波器系数、增益调整、归一化处理等,并说明了它们对图像处理效果的影响。在调试部分,提供了针对不同图像问题的具体调整方法,如光晕处理、皮肤区域优化等。ASF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特性自适应调节处理强度,既保留细节又抑制噪声,使图像获得更自然的视觉效果。
2025-09-04 18:11:12
18
转载 AWB-illuminant_weight_vector
摘要:该文探讨了基于灰度世界假设的光源权重向量在AWB(自动白平衡)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分析R/G-B/G空间中的灰色统计数据,提出通过加权优化提高光源估计精度的方法。针对不同光照条件(CCT和亮度等级),为高/低CCT区域分配不同权重,如室外场景优先考虑高CCT区域(≥5000K),而室内场景则相反。实验数据展示了修改参数后的CCT表现(4809K-5621K)。文章强调合理选择灰色数据并去除干扰数据对提高估计准确性的重要性。
2025-09-04 18:10:57
11
转载 AWB-Tuning(1)
高通白平衡算法的基本思路包括四个步骤:首先,在不同光源下拍摄灰卡图片,计算R/G和B/G比值作为参考点;其次,通过灰卡和MCC图验证参考点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根据光源类型为统计数据分配不同权重,避免误判;最后,采用距离权重建立灵活的灰色区域边界,确保帧间白平衡决策的一致性。该算法通过多维度权重分配和缓冲区设计,有效解决了复杂场景中的白平衡判定问题。
2025-09-04 18:10:33
8
原创 白平衡分块统计数据为什么需要向下采样?
白平衡处理中引入向下采样技术,旨在平衡计算效率与统计准确性。通过降低图像分辨率(如2×2均值下采样),可大幅减少计算量,满足实时处理需求;同时融合相邻像素能有效抑制局部噪声,提升色彩统计的鲁棒性,并增强子块的色彩一致性。若不采用下采样,高分辨率图像将面临计算过载和噪声干扰问题,导致白平衡延迟或补偿偏差。因此,向下采样是确保白平衡快速准确实现的必要技术手段。
2025-09-04 18:10:00
555
原创 一种FIR方法去除噪声的算法及实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水平方向邻域像素分析的图像去噪算法。算法采用5*1模板计算亮度像素间的差值(d1,d2,e1,e2),通过11个区间划分来判别边界与噪声点。针对亮度信号使用三节FIR滤波器,设计了4种强度(12/16、10/16、8/16、6/16衰减)的脉冲响应核。该算法能有效区分图像边缘和噪声,在保持边缘清晰度的同时实现去噪。色度信号采用与亮度不同的滤波方法,具体实现未详细说明。
2025-09-04 08:30:00
120
转载 Harris角点检测原理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Harris角点检测算法的原理与实现。角点是图像中梯度变化剧烈的特征点,具有视角不变性。算法通过滑动窗口计算像素灰度变化程度来检测角点,利用泰勒展开推导出灰度变化函数E(u,v),并分析协方差矩阵M的特征值:当两个特征值都较大时为角点区域,一个较大时为边缘区域,都较小时为平坦区域。最后通过定义角点响应函数R,结合特征值计算进行角点判定。文章还补充说明了数学推导细节,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算法原理。Harris角点检测在图像匹配、相机标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5-09-03 18:41:58
18
原创 一种简单的梯度方向硬件实现方法
摘要:文章介绍了Candy算子中非极大值抑制操作的硬件实现方法。通过将梯度方向量化为8个区域(0°、45°、90°、135°等),利用中心对称原理简化为4个方向进行运算。在硬件设计中采用近似方法,用移位和加减运算替代复杂的小数乘法,虽然会引入误差,但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是可接受的。这种方法简化了计算Px和Py的过程,实现了高效的方向计算。
2025-09-03 17:34:38
170
原创 中值滤波及其改进
本文系统介绍了四种中值滤波方法及其改进算法。标准中值滤波能有效抑制脉冲噪声但易模糊图像细节;多级中值滤波通过子窗体处理更好地保留细线结构;MTM算法结合均值和中值滤波,可同时处理高斯和颗粒噪声,但参数选择困难;MAD中值滤波采用中心加权策略,在保护细节的同时抑制高斯噪声,并提出改进的噪声估计方法。这些滤波算法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图像去噪需求。
2025-09-03 08:30:00
877
转载 MTK MFNR
本文介绍了MTK多帧降噪技术MFNR的原理与应用。MFNR通过连续拍摄多帧图像进行加权平均处理,结合BSS选帧、ME/MC运动补偿、MSF多频谱融合等技术,有效降低噪点同时保留细节。文章详细解析了MFNR处理流程、开关设置、ADB调试命令,并对比了3.0和4.0版本的改进:4.0采用MSF替代MFB,增加多层处理,降噪效果更优且细节保留更好。该技术适用于低光环境拍摄,能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2025-09-02 18:54:03
37
转载 高通 ISP pipeline
高通ISP图像信号处理芯片详解:主要由IFE(图像前端引擎)、BPS(拜耳处理段)和IPE(图像处理引擎)三大模块组成。IFE负责预览/视频的拜耳处理和数据分流;BPS专注于快照模式下的拜耳阵列处理,包含绿平衡校正和高频降噪;IPE则进行噪声处理和后处理,输出YUV图像或JPEG。三者形成完整处理流程:预览/视频数据通过IFE→IPE→YUV,快照数据则经过IFE→BPS→IPE→JPEG。该架构实现了从原始图像到最终输出的全流程优化处理。
2025-09-02 18:51:57
25
转载 眩光和鬼影产生的原因分析
摘要:眩光和鬼影是由镜头模组内光线多次反射导致的成像异常现象。眩光表现为强光周围的明亮光晕,鬼影则是像点附近的相似影像。主要原因包括:1)镜片与保护玻璃间的反射,形成白色/蓝绿色鬼影;2)镜片间反射,单反镜头易出现光斑串;3)红外滤光片与镜片反射导致角落红光;4)传感器与滤光片反射形成花瓣状鬼影。解决方案主要是镀增透膜、使用蓝玻璃滤光片及优化光路设计,其中蓝玻璃能有效吸收特定波长的反射光。这些方法虽不能完全消除问题,但能显著减轻眩光和鬼影现象。
2025-09-02 18:31:26
37
转载 影像痛点-紫边
本文系统分析了数码相机成像中的紫边现象,包括其定义、成因及解决方案。紫边是在高对比场景下出现的色偏现象,主要由镜头色散、硬件配置和拍摄环境等因素导致。文章详细介绍了紫边检测算法(如Baek-KyuKim方法)和多种去紫边技术,包括ISP处理和经验阈值法等,并以MT6833平台为例展示了去紫边效果。尽管去紫边算法能有效改善问题,但仍存在耗时、失真等挑战。紫边作为相机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需要持续优化镜头设计和图像处理算法来解决。
2025-09-02 18:31:11
663
原创 白平衡模块硬件带宽估算
本文分析了体感游戏机图像处理系统的性能需求。以200万像素、10bit/像素、120帧/秒的图像采集为例,处理器需处理2.49Gb/s的数据量。若每周期处理1个像素点,主频需达300MHz(含20%消隐时间裕量)。作为关键模块,自动白平衡处理也需300MHz以上主频才能实时处理全高清图像。计算结果表明,图像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和处理能力直接影响系统实时性能。
2025-09-02 12:16:24
213
原创 (3dnr)多帧视频图像去噪 (三)
本文提出了一种空时域联合去噪算法(STNR),通过图像梯度计算、角点检测和自适应双边滤波实现空域去噪,结合像素级和块级运动检测完成时域融合。仿真结果表明,强滤波参数会导致运动物体"拖影"现象,而自适应参数能有效改善此问题。相比于上一版本算法,新算法在细节保留和噪点抑制方面表现更优,特别是在视频首帧的空域去噪和后续帧的时域融合中均展现出更好的去噪效果和边缘保持能力。
2025-09-02 08:30:00
424
原创 (3dnr)多帧视频图像去噪 (二)
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权重空时域去噪方法,通过融合空域和时域滤波优势解决视频去噪中的关键问题。算法采用Harris算子检测特征点,区分平坦区、边缘点和角点,指导空域双边滤波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时域部分采用运动自适应递归滤波,结合像素级和块级运动估计控制滤波强度。创新性地引入特征点信息调节空时域融合权重,在运动区域增强空域去噪,在细节丰富区域侧重时域去噪,有效平衡去噪效果与细节保留。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减少运动拖尾,保持边缘纹理,并快速适应场景切换。
2025-09-01 19:00:04
2401
原创 (3dnr)多帧视频图像去噪 (一)
视频图像去噪主要利用相邻帧间内容相似性,通过时域帧平均降低随机噪声。为避免运动物体产生"拖尾"现象,可采用运动自适应或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方法。前者根据运动强度动态调整滤波系数,后者通过运动补偿使参考帧更接近当前帧。运动补偿方法虽能更好处理运动区域,但计算复杂度高且对快速运动场景效果有限。相比之下,运动自适应方法在实时视频处理中更具优势,能平衡去噪效果与硬件资源消耗。两种方法可根据场景动态切换以获得最佳去噪效果。
2025-09-01 18:48:05
1004
原创 书籍推荐《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一哈维.艾克
工作、生活中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多多尝试不同方法。不要一直使用旧的方法,使用新的方法可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特别是参考像我这样一个非常非常有钱,而且已经帮助几千人走上富裕之路的人所给的建议。事情完全由你自己决定。我要求你们不要一直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2025-08-28 19:12:48
170
原创 ISP Pipeline 各算法模块实现小册子意见征求
觉得比较零散写的还不够系统。我想在以往写的博客基础上,结合自己工作经验、相关论文以及网络资源再重新写一个ISP Pipeline算法及实现相关的小册子。写的比较详细的话估计几百页。具体看看各位想了解哪些?由于工程量可能比较大,打算分几步实现。优先实现ISP Pipeline相关软硬件介绍和ISP Pipeline 相关模块的算法原理和及实现逻辑,至于代码这部分后续再继续实现。
2025-08-26 19:08:30
439
1
原创 计算机底层硬件实现及运行原理科普书籍推荐
《BUTHOWDOITKNOW?》是一本面向零基础读者的CPU工作原理入门书,用通俗语言讲解计算机核心原理,帮助读者理解并动手搭建简易8位CPU。该书突破传统教材模式,不预设专业知识,章节设计注重逻辑连贯性,让不同背景的读者(包括非技术人群)都能获得"顿悟时刻"。作者强调基础原理的重要性,认为深入理解简单概念才是科研本质。书中内容涵盖计算机所有基础组件,采用递进式讲解方式,既是技术手册又像生活指南。同时推荐了《Code》等5本同类中英文入门书籍,建议配合Zlibrary等资源使用,指出学
2025-08-26 18:54:10
590
原创 读<<一人公司>>有感
《一人公司》读书笔记:私域流量的运营之道 本文分享了阅读《一人公司》一书的心得体会,重点探讨了私域流量与公域流量的区别。书中通过通俗易懂的比喻(如楼下超市vs陌生超市)清晰阐释了两种流量的本质差异:私域流量是可重复触达的用户群体(如微信群成员、朋友圈好友),而公域流量则是偶然性的一次性流量。文章列举了社区团购群、商家福利群等实际案例,说明建立私域流量池的价值在于能持续开展精准营销、提升客户忠诚度。作者指出,即使转化率不高,只要私域流量基数足够大,仍能获得可观收益。这些实操性强的自媒体运营方法,对新手具有重要
2025-08-24 10:48:46
278
原创 Gamma校正硬件设计实现
本文介绍了伽玛校正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显示系统中的重要性。伽玛校正用于补偿CRT显示器亮度与电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γ≈2.5),现代显示设备虽为线性但仍采用伽玛校正以适配人眼感知特性(Weber-Fechner法则)。文章分析了传统8bit查找表在低光强区出现的条带效应,提出采用更高位宽(10/12bit)或分段线性近似(公式3-1)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层次化步长设计(外部分段为2的幂次,内部分段等距)优化硬件实现。Matlab仿真显示该方法能有效逼近γ=2.2曲线,最大误差集中在未细分区域(0-4、8-16),
2025-08-22 18:51:48
83
原创 图像处理中的伪影
本文分析了图像压缩中常见的两种伪影:块效应和振铃伪影。块效应表现为相邻像素块间的可见边界,在均匀色区和边缘处尤为明显,其强度与量化步长成正比。针对块效应,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像素块边界处理的简单校正方法,通过调整平滑强度参数来区分并保留真实边缘。振铃伪影则由高频系数量化误差导致,表现为强边缘附近的模糊灰线,在低亮度区域较难察觉。研究指出,不同压缩比下两种伪影的显著程度不同,且振铃伪影在特定边缘方向的结构化斑块中会呈现特殊图案。边缘附近的振铃伪影因视觉不适成为首要校正对象。
2025-08-22 18:40:55
1272
1
原创 一种数字相机中的自动曝光算法
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曝光方程的自动曝光控制系统。通过将照度L按等比级数离散化并取对数,将复杂的除法运算转换为减法运算,建立了一个存储最优曝光参数(S,G)的查找表。系统工作时先设置初始参数获取图像亮度,通过公式计算得到n值并查表获取新参数,经三次迭代收敛至稳定值。该算法的关键在于通过大量实验建立准确的查找表,从而实现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快速响应。
2025-08-20 19:37:06
460
原创 两种低照度下图像增强算法对比
伊拉克研究团队提出TAGC低光图像增强算法,通过自动计算伽马校正参数实现图像优化。该算法基于亮度分布分析,包含四个步骤:亮度因子计算、平均颜色因子计算、自适应伽马系数确定和应用校正。代码实现展示了核心处理逻辑,效果验证了论文真实性,但存在部分图像对比度不足、计算耗时(特别是pow函数)的问题。团队后续还发表了改进版本,增加了色彩和直方图拉伸优化。该研究展现了传统算法领域的创新探索精神。
2025-08-20 18:53:33
1336
原创 ISP 自动曝光中Lv值计算的一些想法
摘要:联咏平台通过获取32位无符号整型的环境亮度值(Lv)用于AE/AWB模块的亮度环境判断,其精度为100万倍放大。实际应用中可采用类似APEX系统的简化公式估算亮度值,避免复杂的标定流程。不同模块参数调整以总增益节点(1x/2x/4x等)为基础进行插值处理。相比严格遵循APEX系统所需的辉度箱标定,该方法降低了调试复杂度与成本,同时支持自定义曝光算法的灵活实现,但需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定点对数运算功能。
2025-08-18 08:30:00
58
原创 《A 12-bit 4928 × 3264 pixel CMOS image signal processor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论文笔记
WeiJin(2017)对自动白平衡算法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增加适用性判断,当图片直方图集中在极端区域时不再处理;二是采用新的RGB通道阈值计算方法,通过平均原阈值避免过度校正。改进后的算法通过式(2-18)-(2-20)实现了更稳定的白平衡效果,既保留了原算法的矫正优势,又减少了校正失败的情况。经大量测试验证,新算法在保持良好矫正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过度校正的发生概率。
2025-08-12 18:40:34
283
原创 《Fast Automatic White Balancing Method by Color Histogram Stretching》论文笔记
摘要:SuWang(2011)提出基于直方图拉伸的自动白平衡算法,通过自适应调整直方图校正色偏。算法核心是计算R/G/B通道的上下阈值(U=99%像素值,L=1%像素值),然后对阈值区间内的像素值进行线性拉伸。实现步骤包括:计算直方图、确定各通道阈值、执行像素值映射。测试表明,当up_per=99%、low_per=1%时效果最佳。伪代码展示了累计直方图计算和像素值拉伸过程,最终通过clip函数确保输出值在有效范围内。
2025-08-12 18:36:59
640
原创 直方图匹配详细原理参考书籍
关于直方图匹配的相关基础知识,可以参考Wilhelm Burger • Mark J. Burge写的《Principles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Fundamental Techniques》。有伪代码、示意图以及必要的理论阐述。
2025-08-11 18:05:04
252
原创 白平衡色温坐标系下自适应计算白点权重的方法(二)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RG-BG颜色坐标系的白平衡权重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简化点与色温曲线的距离计算,用直角顶点到斜边的距离近似替代真实距离,大大降低了计算量。为进一步优化性能,提出用查表法(LUT)替代开方运算,通过6组参数的高斯采样映射实现权重计算。这种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特别适合手机等对实时性要求高的设备。实验表明,该方案计算量小、可调参数多,能适应不同设备的白平衡需求。
2025-08-11 17:28:46
71
原创 《A Low Power Automatic White Balance Algorithm for AMOLED Driving Using Histogram Matching》介绍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直方图匹配的低功耗AMOLED白平衡算法。该方法通过计算RGB通道灰度值总和确定功耗限制系数k,以降低显示功耗。核心步骤是以绿通道为基准,对红/蓝通道进行直方图匹配:1)获取各通道直方图;2)计算红通道累积面积;3)构建绿通道变换函数;4)通过逆变换实现灰度值映射。实验表明,相比灰度世界法和white-patch法,该方法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功耗,使各通道直方图形状和中心位置更接近。
2025-08-11 17:04:43
304
一种应用于移动手机图像传感器的实时Gamma校正.pdf
2021-08-18
基于色温估计自动白平衡算法研究与实现.pdf
2020-04-12
图像信号处理器(ISP)的实现和FPGA验证.pdf
2021-06-07
基于运动估算法的视频3D降噪算法研究及软件实现.pdf
2021-06-07
基于DSP的网络摄像机图像预处理技术.pdf
2021-06-07
视频图像降噪算法研究.pdf
2021-08-28
Adaptive Local Tone Mapping Based on Retinex .pdf
2018-08-19
Principle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Advance menthods
2017-08-28
面向SOC的自动白平衡算法研究及实现_黄之豪.caj
2021-06-07
自动白平衡算法研究及软硬件实现_金黄斌.caj
2021-06-07
The Stanford CS448A a very good reference for camera image processing pipeline
2020-04-12
MIT_Bilaterafilter.zip
2020-04-24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