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低耦合观察者模式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监听器接口来实现观察者模式,以此降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耦合度。通过创建一个监听器接口,观察者实现该接口并提供回调函数,然后将监听器实例传递给被观察者。被观察者仅与监听器交互,而不直接依赖观察者,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解耦。在示例代码中,展示了Subject、Observer和EventListener的交互过程,演示了这种设计思路的实际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之前的文章观察者模式中,虽然被观察者并不依赖于观察者,但是被观察者知道观察者的存在,这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耦合关系。

我们通常希望一个观察者模式是这样的:

1.观察者依赖于被观察者,被观察者不依赖于观察者。

2.被观察者最好不知道观察者的存在,既能独立工作,又能减少与观察者的耦合关系。

源代码

EventListener.java:

package com.example.listenertest;

//监听器接口,监听器是该接口的一个实例
public interface EventListener {
    //回调函数
    void onComplete();
}

Observer.java: 

package com.example.listenertest;

import android.util.Log;

public class Observer {

    public final static String TAG = "ObserverTest";

    Subject mSubject;

    //观察者构造函数,观察者必须依赖于某个被观察者,并且向其注册监听器
    public Observer(Subject subject){
        mSubject = subject;
        setOBListener();//注册监听器
    }

    //监听器,被观察者通过该监听器通知观察者
    EventListener mEventListener = new Event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Subject Complete!");
        }
    };

    //向被观察者设置监听器
    void setOBListener(){
        mSubject.setListener(mEventListener);
    }
}

Subject.java: 

package com.example.listenertest;

import android.util.Log;

public class Subject {
    public final static String TAG = "ObserverTest";

    //内置一个监听器,该监听器由观察者赋值
    EventListener mEventListener = null;

    //内置监听器赋值方法
    void setListener(EventListener listener){
        mEventListener = listener;
    }

    //通知发送方法
    void onNotify(){
        if(mEventListener != null){
            //如果确实注册了监听器,就通过监听器回调观察者的方法
            mEventListener.onComplete();
        }
    }

    //模拟的工作内容
    void subjectWork(){
        Log.d(TAG, "subject is working!");
        onNotify();//工作完成了发送通知
    }
}

 MainActivity.java:

package com.example.listenertest;

import androidx.appcompat.app.AppCompat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Subject sub = new Subject();
        Observer ob = new Observer(sub);
        //被观察者开始工作
        sub.subjectWork();
    }
}

结果:

代码讲解 

首先说明一下设计思路。为了降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耦合程度,我们采用一种“监听器”作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话被观察者只知道监听器的存在,而不知道观察者的存在,降低了耦合程度。 

监听器 

从源代码中可以看出,监听器是一个接口的实例,该实例由观察者实现。

//监听器,被观察者通过该监听器通知观察者
    EventListener mEventListener = new Event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Subject Complete!");
        }
    };

 该接口内的函数都是回调函数,可以被该接口的实例调用。

我们将该实例传给被观察者,被观察者持有这个实例(监听器)之后就可以通过它调用里面的回调函数,就实现了向观察者的消息通知。

之前被观察者持有的是观察者的引用,现在持有的是观察者送它的监听器,本身并不知道监听器是谁给它的,明显降低了耦合程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