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最近在调研一下non-target 方式的相机Lidar联合标定,其中包括HK mars实验室开源的项目GitHub - hku-mars/livox_camera_calib: This repository is used for automatic calibration between high resolution LiDAR and camera in targetless scenes.
这个项目在刚开始并没有得到我的足够重视,潜意识里觉得这种基于线特征的匹配不是太靠谱,但是,在仔细阅读代码后,还是觉得很多细节的处理让人收益匪浅。
先谈谈目前对于这个项目的感受吧
优点:
- 特征的提取不复杂(没有利用语义这些)但是看起来有效
- 优化的迭代方式有效(损失函数的有效建立 + 迭代过程的细节处理)
- 最后结果看起来不错
缺点:
- 不太适用于低线数的机械雷达
- 点云线特征的提取有点慢,相比于图像。
- 对于环境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相比于一些端对端的calib网络)
- 和ros的结合有点鸡肋,项目内容似乎并不依赖ros的通信机制
Whatever,相比于一些利用枚举法求解最优值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方法还是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rough calibration
粗匹配中,会通过枚举的方式会得到很多角度的组合,对于每一个组合,会计算一个metric。然后,选择metric表现最好的欧拉角。
所以,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