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she1ter,从这期开始,我将以C Primer Plus这本书为参考,来为大家带来关于C语言的学习笔记。
第一章:初始C语言
C语言的起源
C语言是在1972年被设计出来的,需要强调的是它的高效性和可移植性。
特点
高效性:C语言具有微调控制能力,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微调程序以获得最大运行速度或最有效地使用内存。凭借这个优势,C语言的程序也相对更紧凑,而且运行速度很快。
这点在嵌入式开发中有很好的体现,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主流开发板,基本都是用C/C++来进行编程的,因为C语言可以更好的去调用开发板的各寄存器,来高效实现所需功能。
可移植性:在一种系统中编写的C程序稍作修改或不修改就能在其他系统运行,因此从8位微处理器到超级计算机,许多计算机体系结构都可以使用C编译器。
语言标准
1989年ANSI C标准正式被公布,定义了C语言和C标准库,1990年ISO C标准被正式采用,即ANSI/ISO标准版本正式公布,因为发布时间原因,该标准的最终版本通常叫做C89或C90。在之后不断的修订中,也出现了C99和C11标准。
步骤
编程机制
用C语言编写程序时,其编写内容被储存在文本文件中,该文件被成为源代码文件(source code file),在文件名中,点号(.)前面的部分称为基本名(basename),后面的部分称为扩展名(extension),如budget.c就是文件名。
C语言编程的基本策略是,将源代码转化成可执行代码来实现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先由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成中间文件(一般是转换成机械语言代码)放到目标代码文件中,再经过链接器将其与库函数和启动代码合并,就能得到可执行代码了。
本章小结
C语言是强大而简洁的编程语言,它的可移植性和硬件的控制的高效性,使其备受欢迎。
C是编译性语言。C编译器和链接器是把C语言源代码转换成可执行代码的程序。
课后作业
1.有一个需要把英寸单位转换为厘米单位(1英寸=2.54厘米)的程序。该程序要提示用户输入英寸值。你的任务是定义程序目标和设计程序(编程过程的第1步和第2步)。
(课后作业答案会在下期内容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