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五代变化
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
微处理器的发展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硬件
硬件组成要素
运算器
存储器
控制器
适配器与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软件
软件的组成与分类
软件的发展演变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多级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第2章 运算方法与原算器
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
数据格式
数的机器码表示
字符与字符串的表示方法
汉字的表示方法
校验码
定点加法、减法运算
补码加法
补码减法
溢出概念与检测方法
基本的二进制加法/减法器
定点乘法运算
定点除法运算
原码除法算法原理
并行除法器
定点运算器的组成
逻辑运算
多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内部总线
定点运算器的基本结构
浮点运算方法和浮点运算器
浮点加法、减法运算
浮点乘法、除法运算
浮点运算流水线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计算机的分类
电子计算机从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模拟计算机。其特点是数值用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另一类是电子数字计算机,它是在算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用数字来表示数量的大小。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
习惯上称的电子计算机,一般是指现在广泛使用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进一步又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有效、经济、迅速。通用计算机的适应性强。通用计算机又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机、服务器、PC机、单片机和多核机六类。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数据处理机、工业控制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单片计算机(摩尔定律)。
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
从磁芯到 半导体存储器
微处理器的发展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吞吐量: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
响应时间:表征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的之间的时间度量,用时间单位来度量;
利用率:子啊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占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处理机字长:指处理机运算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数运算的位数,如32位,64位;
总线宽度:一般指CPU中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互相连接的内部总线的二进制数;
存储器容量: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的数目,通常用KB、MB、GB、TB表示;
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中读出的二进制数信息量,一般用字节数/秒表示;
主频/时钟周期:CPU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注释中的频率f称为CPU的主频。度量单位是MHz(兆赫兹)、GHz(吉赫兹)。
主频的倒数称为时钟周期T,度量单位是ns等;
CPU执行时间:表示CPU执行一段程序所占用的CPU时间,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CPU执行时间=CPU时钟周期数XCPU时钟周期
CPI:表示每条指令周期数,即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CPU时钟周期数/程序包含的指令数
MIPS:表示每秒平均执行多少百万条定点指令数,用下列公式计算:
MIPS=指令数/(程序响应时间X10^6)
FLOPS:表示每秒执行浮点操作的次数,用来衡量机器浮点操作的性能,用下式计算:
FLOPS=程序中的浮点操作次数/程序执行时间(s)
计算机的硬件
硬件按组成要素
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
运算器
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加减乘除以及逻辑运算,通常被称为ALU(算数逻辑运算部件)
存储器
存储器中把把偶才能一个数的16个触发器称为一个存储单元。存储器是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地址。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半导体存储器通常称为内存储器,其容量有限,而计算机又提供了供外部使用的外存储器,通常是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
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中发号施令的部件,它控制计算机的各部件进行工作。
计算程序: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解决某一问题的一连串的计算序列,称为该问题的计算机程序。
指令形式
操作码+地址码
存储器的任何位置可以存放指令也可以存放数据,但是一般将数据与指令分开存放。嫁给你程序(指令序列)存放到存储中称为存储程序,而控制器依据存储的程序来进行全局的控制的计算任务叫做程序控制。存储程序按地址有序执行,此为冯诺依曼的结果。如果将指令和数据分别存放到两个存储器,则称为哈佛结构。
控制器的基本任务
通常将取指令的一段时间叫做取指周期,而把执行指令的一段时间叫做执行周期。在计算机系统中,运算器和控制器通常被组合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中,合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处理器,即CPU。
指令流和数据流
由于计算机的字可以表示指令也可以表示数据,如果某个字表示指令,则称之为指令字,如果代表数据,则称之为数据字。取指周期从存储器取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而在执行周期中取出的是数据流。
适配器与输入\输出设备
系统总线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是多个系统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公共通路。
计算机的软件
软件的组成与分类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系统程序,一类称为应用程序。
系统程序用来简化系统设计,简化使用方法,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发挥和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它包括以下四类:①各种服务性程序,如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练习程序等;②语言程序,如汇编程序、解释程序等;③操作系统;④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程序是用户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些问题而编制的程序,如工程设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企业管理程序、情报检索程序、科学计算程序等。
软件的发展演变
早期的计算机中,人们使用机器指令码来编写程序,这种方式编写的程序就是汇编程序,叫做目的程序。后来,出现了汇编语言。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出现了算法语言。
所谓算法语言,是指按实际需要规定好一套基本符号及由由这套基本符号构成程序的规则。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叫做源程序,将其翻译为机器语言的程序以及称为运行系统的辅助程序称为编译器。
例在一个硬盘中的C语言程序,被转换成机器语言的四个步骤:C语言程序被转换为汇编语言层序,然后通过汇编器汇编那位机器语言的目标模块。链接器将多个模块与库程序组合在一起以解析所有的应用。加载器将机器代码放入合适的内存位置以便处理器执行。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创造出操作系统,以管理自己的计算机设备。
根据使用环境要求,操作系统目前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网路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四等多种。
数据库和数据管理软件一起,构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层次
多级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第一级是微程序设计级或逻辑电路级;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第四级汇编语言级;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
软件与硬件的等价性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软件硬化的趋势,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界限已经变得相当模糊了。
只读的软件完全可以制成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