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usart的学习
学习内容:
通信接口
1.通信的目的:将一个设备的数据传送到另一个设备,扩展硬件系统
2.通信协议:制定通信的规则,通信双方按照协议规则进行数据收发
串口的通信协议
串口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通讯接口,串口成本低、容易使用、通信线路简单,可实现两个设备的互相通信
单片机的串口可以使单片机与单片机、单片机与电脑、单片机与各式各样的模块互相通信,极大地扩展了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增强了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实力
硬件电路
1.简单双向串口通信有两根通信线(发送端TX和接收端RX)
2.TX与RX要交叉连接
3.当只需单向的数据传输时,可以只接一根通信线
4.当电平标准不一致时,需要加电平转换芯片
电平标准:
电平标准是数据1和数据0的表达方式,是传输线缆中人为规定的电压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串口常用的电平标准有如下三种:
TTL电平:+3.3V或+5V表示1,0V表示0
RS232电平:-3~-15V表示1,+3~+15V表示0
RS485电平:两线压差+2~+6V表示1,-2~-6V表示0(差分信号)
串口参数及时序
波特率:串口通信的速率
起始位:标志一个数据帧的开始,固定为低电平
数据位:数据帧的有效载荷,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低位先行
eg:0xof。转化为2进制 0000 0001 但是发送的时候是
校验位:用于数据验证,根据数据位计算得来
奇校验,偶校验,无校验
停止位:用于数据帧间隔,固定为高电平
usart简介
1. 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2.USART是STM32内部集成的硬件外设,可根据数据寄存器的一个字节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帧时序,从TX引脚发送出去,也可自动接收RX引脚的数据帧时序,拼接为一个字节数据,存放在数据寄存器里
3.自带波特率发生器,最高达4.5Mbits/s 可配置数据位长度(8/9)、停止位长度(0.5/1/1.5/2)
4.可选校验位(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
5.支持同步模式、硬件流控制、DMA、智能卡、IrDA、LIN STM32F103C8T6
6.USART资源: USART1、 USART2、 USART3
7.STM32F103C8T6 USART资源: USART1(APB2)、 USART2(APB1)、 USART3(APB1)
usart框图
USART的基本结构
数据帧
起始位侦测
如果起始位有效,以后的每一次就都在8,9,10次采样(因为8,9,10)刚好在中间
采样流程:
波特率发生器
程序实现:
1.开启时钟(GPIO,usart)
2.初始化(gpio,usart)
4.使能usart(usart_cmd)
5.写数据(USART_SendData)
写完之后,要看是否成功,查看标志位(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USART_FLAG_TXE)成功则为1,该标志位会自动清空,不需要我们手动清空。
6。可以用于显示(串口,lcd屏幕)
.void serial_sendnum(uint32_t number,uint8_t lenth)//讲一个数的每一位都取出来
{
uint8_t i;
for(i=0;i<lenth;i++)
{
serial_send(serial_power(10,i));
}
}
7.重写printf函数,使之能够打印到窗口。
1.#include "stdio.h"
2.int fputc(int ch,FILE *f)
{
serial_send(ch);
return ch;
}
3.就可以使用printf函数了。
《使用sprintf》弥补printf不足的问题(只能重印象到一个串口里面)
char string[100];
sprintf(string,"num=%d\r\n",666);
serial_sendstring[string];//这个函数是我们自己写的
对sprintf进行封装,
汉字显示问题
1.utf8,在c++一栏杂项写上--no-multibype——chars
接受串口
1.使用查询的方法(一直看接受标志寄存器是不是被置1)
if(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USART_FLAG_RXNE)==SET)
{
rxdata=USART_ReceiveData( USART1);
}
2.中断模式
1打开中断:USART_ITConfig( USART1, USART_IT_RXNE, ENABLE);//中断允许
2.中断优先组分配(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
2.中断初始化(nvic_init,)
3.中断函数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
HEX数据包
(额外添加包头包尾)
HEX数据包接收
1.
2.文本数据包接收
static 进入函数时只会初始化一次,只在当前函数定义中有效。是静态变量
1.发送数据包
包头包尾分别发送
2.接收数据,在中断中判断标志位的值,代表进入不同的步骤
串口收发文本数据包
发送文本数据包:1.sendstring
2.printf()
接受文本数据包:
比较字符串要加头问价 #include “string.h”
利用比较字符串的函数来比较接受的字符串是否是我们想要的字符串
if(strcmp(serial_RXpacket,"led_on")==0);
匹配指令
if(Serial_GetRxFlag()==1)
{
OLED_ShowString(4, 1, " ");
OLED_ShowString(4, 1, serial_RXpacket);
Serial_RxFlag=0;
if(strcmp(serial_RXpacket,"led_on")==0)
{
LED1_ON();
Serial_SendString("led_on ok\r\n");
OLED_ShowString(2, 1, " ");
OLED_ShowString(2, 1, "led_on ok");
}
else if(strcmp(serial_RXpacket,"led_off")==0)
{
LED1_OFF();
Serial_SendString("led_off ok\r\n");
OLED_ShowString(2, 1, " ");
OLED_ShowString(2, 1, "led_off o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