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iredArgsConstructor

首先展示一段在系统中很常见的代码,也算是一种固定写法

@Slf4j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Service
@Transactional
@DS(DsConstant.BASE_TENANT)
public class BaseHighlightTagServiceImpl extends SuperServiceImpl<BaseHighlightTagManager, Long, BaseHighlightTag, BaseHighlightTagSaveVO,
        BaseHighlightTagUpdateVO, BaseHighlightTagPageQuery, BaseHighlightTagResultVO> implements BaseHighlightTagService {

    //在项目启动的时候会将容器中所有的 HighlightTagProcessor 类型的 bean 放到这个 map 中
    private final Map<String, HighlightTagProcessor> beanNameMatchBean;

这里有一个疑问

使用构造方法创建bean的时候,@AllArgsConstructor和@RequiredArgsConstructor 有什么不同

在 Spring 中使用 @AllArgsConstructor@RequiredArgsConstructor 生成构造方法时,主要区别在于 生成的构造方法的参数范围不同,具体差异如下:

1. @AllArgsConstructor(全参构造方法)

  • 作用:为类中 所有非静态成员变量(包括 final 和非 final)生成一个全参数的构造方法。
  • 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注入所有字段的情况(无论是否必需)。
  • 示例
    @AllArgsConstructor  // 生成包含所有字段的构造方法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final UserRepository userRepo;  // final 字段
        private String cacheType;              // 非 final 字段
    }
    
    生成的构造方法
    public UserService(UserRepository userRepo, String cacheType) {
        this.userRepo = userRepo;
        this.cacheType = cacheType;
    }
    

2. @RequiredArgsConstructor(必需参数构造方法)

  • 作用:仅为类中 所有 final 字段或标有 @NonNull 的字段 生成构造方法。
  • 适用场景:适用于仅需注入必需依赖(如 final 字段)的情况,非必需字段可通过 Setter 或直接赋值。
  • 示例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 仅生成 final 字段的构造方法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final UserRepository userRepo;  // final 字段(会被包含)
        private String cacheType;              // 非 final 字段(不会包含)
    }
    
    生成的构造方法
    public UserService(UserRepository userRepo) {
        this.userRepo = userRepo;
    }
    

关键区别总结

特性@AllArgsConstructor@RequiredArgsConstructor
参数范围所有非静态字段(包括 final 和非 finalfinal@NonNull 字段
适用场景需要强制注入所有字段仅需注入必需依赖(推荐在 Spring 中使用)
代码简洁性可能包含不必要的参数更精准,避免冗余依赖
与 Spring 的配合可能注入非必需字段更符合依赖注入的最佳实践

🚀 在 Spring 中的推荐选择

  • 优先用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大多数情况下,Spring 依赖注入只需要处理 final 字段(必需依赖),非 final 字段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 Setter 或默认值)设置。避免全参构造方法引入不必要的复杂度。

  • 慎用 @AllArgsConstructor
    如果类中有非 final 字段且需要通过构造方法注入(较少见),才使用它。否则可能导致 Spring 注入不需要的依赖。


📌 最终结论

  •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是 Spring 项目中的更佳选择,尤其适合依赖注入场景。
  • @AllArgsConstructor 更适合 POJO 或需要全字段初始化的场景(如 DTO、Entity)。

示例:在 Spring Service 中推荐写法: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 仅注入必需依赖
@Service
public class OrderService {
    private final OrderRepository orderRepo;  // 必需依赖
    private String logPrefix = "Order";      // 非必需,可通过其他方式设置
}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和 @Autowired 的区别

功能定位不同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是 Lombok 提供的注解,用于自动生成包含 final 字段或标记为 @NonNull 的字段的构造方法。@Autowired 是 Spring 框架的注解,用于实现依赖注入(DI),自动装配 Bean。

使用场景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适用于简化代码,减少手动编写构造方法的重复工作,尤其适合需要强制依赖的类(如通过构造方法注入的 final 字段)。@Autowired 用于标记需要由 Spring 容器自动注入的依赖项,可作用于字段、构造方法或方法。

依赖注入方式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生成的构造方法需要与 Spring 的依赖注入机制配合使用(例如结合 @Autowired 或 Spring 的构造方法注入)。@Autowired 直接声明依赖注入的入口,支持多种注入方式(如字段注入、构造方法注入、Setter 注入)。

代码示例对比
使用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的 Lombok 方式: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Service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private final MyRepository repository; // 自动生成构造方法
}

使用 @Autowired 的 Spring 方式:

@Service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MyRepository repository; // 字段注入
}

关键差异

  •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是编译时生成的代码,不依赖运行时框架;@Autowired 是 Spring 的运行时行为。
  •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更适用于构造方法注入,而 @Autowired 支持多种注入方式。
  • 若使用构造方法注入,@Autowired 在 Spring 4.3 后可以省略(单构造方法时),而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仍需显式标注。



二者都有优劣,为什么在 spring 的官方文档中,明确表示 推荐使用构造方法创建bean,而不是@Autowired

1. 构造方法注入的优势

  • 不可变性和线程安全:构造方法注入允许bean在创建时就接收所有必需的依赖,这使得bean的状态不可变(即依赖一旦注入就不能被修改)。这有助于避免并发问题,提高线程安全性。例如:
    • 如果bean依赖一个服务,通过构造方法注入后,该服务引用在bean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
  • 明确依赖关系:构造方法强制所有必需依赖在对象初始化时提供,这确保了bean在创建后就是"完整"的(即所有依赖都已满足)。这减少了运行时错误(如NullPointerException),因为Spring容器在bean实例化时会验证依赖是否可用。
  • 更好的测试性:在单元测试中,构造方法注入使依赖注入更简单。测试时可以直接通过构造方法传递mock对象,而不需要依赖Spring容器或反射。例如:
    // 生产中:Spring自动注入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private final Dependency dep;
        public MyService(Dependency dep) {
            this.dep = dep;
        }
    }
    // 测试中:手动注入mock
    Dependency mockDep = mock(Dependency.class);
    MyService service = new MyService(mockDep);
    
  • 避免循环依赖:Spring在启动时处理依赖关系,构造方法注入能更早地暴露循环依赖问题(例如,如果A依赖B,B又依赖A,构造方法注入会立即失败),而setter或字段注入可能延迟问题到运行时。
  • 符合现代设计原则:构造方法注入鼓励使用final字段(在Java中),这强制依赖在编译时就被声明,符合不可变对象和函数式编程的最佳实践。

2. @Autowired(特别是字段注入)的劣势

虽然@Autowired可以用于构造方法(这时它与构造方法注入等效),但官方文档不推荐将其用于字段注入(即在字段上直接添加@Autowired)。原因包括:

  • 依赖不明确:字段注入使依赖关系隐式化。bean可以在没有所有必需依赖的情况下被创建(如果字段是@Autowired(required=false)),这可能导致bean处于不完整状态,容易引发运行时错误。
  • 测试困难:字段注入依赖于Spring容器或反射机制来设置依赖。在单元测试中,必须使用工具(如ReflectionTestUtils)手动注入mock,这增加了测试复杂性和维护成本。例如:
    // 字段注入示例(不推荐)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Dependency dep;
    }
    // 测试中需要反射
    MyService service = new MyService();
    ReflectionTestUtils.setField(service, "dep", mockDep); // 繁琐且易错
    
  • 违反单一职责原则:字段注入可能鼓励bean拥有过多依赖(因为添加新字段太容易),这可能导致类膨胀和耦合度增加。而构造方法注入通过参数列表显式暴露依赖数量,促使开发者思考类的职责边界。
  • 潜在的空指针风险:如果Spring容器配置错误或依赖未找到,字段注入的bean可能在访问依赖时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n,而构造方法注入在启动时就会失败,提供更早的错误反馈。
  • 循环依赖处理问题:对于字段注入,Spring可能使用"三级缓存"机制延迟解决循环依赖,但这可能掩盖设计缺陷,导致应用在运行时出现不可预测行为。

3. 为什么Spring官方推荐构造方法注入?

  • 核心哲学:Spring强调"显式优于隐式"和"不可变性"的设计理念。构造方法注入使依赖关系在代码中一目了然,符合Spring的"约定优于配置"原则。
  • 文档依据:在Spring官方文档(如Core Technologies部分)中,明确指出:
    • 构造方法注入是注入必需依赖的首选方式,因为它确保bean不可变和完全初始化。
    • @Autowired可用于可选依赖或setter注入,但应避免用于字段注入。
  • 版本演进:从Spring 4.3开始,如果类只有一个构造方法,Spring会自动将其用于注入,无需显式添加@Autowired注解,这进一步简化了构造方法注入的使用。而在Spring 5.x中,推荐做法更偏向构造方法。
  • 平衡点:对于可选依赖,Spring文档建议使用setter注入(结合@Autowired),但必需依赖应优先通过构造方法处理。这保持了灵活性,同时最小化风险。

总结

Spring官方推荐构造方法创建bean,主要是因为它在不可变性、安全性和可测试性上优于@Autowired字段注入。构造方法注入强制明确依赖关系,减少运行时错误,并促进更健壮的代码设计。而@Autowired字段注入虽然语法简洁,但容易引入隐藏问题,因此应谨慎使用(仅在构造方法或setter注入不适合时)。在实际开发中,遵循这一推荐可以提升应用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think>嗯,用户问的是@RequiredArgsConstructor,这个注解我应该先确定它是哪个框架或库的。根据经验,通常Lombok项目里有很多这样的注解,比如@Getter、@Setter之类的。所以@RequiredArgsConstructor很可能也是Lombok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需要解释这个注解的作用。RequiredArgsConstructor,名字上看是“必需的参数构造器”,也就是会自动生成一个包含所有必需参数的构造函数。那这里的“必需”指的是什么呢?应该是那些被final修饰的字段,或者带有像@NonNull这样注解的字段,这些字段在初始化时必须被赋值,否则会编译错误。所以,这个注解会自动为这些字段生成构造方法的参数,方便使用。 然后,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它。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类中有几个字段,其中部分被final修饰,或者有@NonNull注解。使用@RequiredArgsConstructor后,编译时会生成包含这些字段的构造函数,这样在创建对象时就必须传入这些参数,否则会报错。这样可以避免手动编写构造方法,减少样板代码。 还需要注意使用场景,比如在Spring框架中,依赖注入的时候,使用构造函数注入,这时候用这个注解可以方便地生成构造器,特别是在有多个依赖项的时候,省去了手动写的麻烦。另外,可能存在的常见问题,比如字段没有被正确识别为必需参数,这时候需要检查是否正确地使用了final或@NonNull注解。 最后,应该提醒用户确保开发环境已经配置了Lombok的支持,包括IDE的插件和构建工具的依赖,否则注解可能不会生效。同时,生成的构造函数的访问级别默认是public,但可以通过注解的参数来调整,比如设置access = AccessLevel.PROTECTED来改变访问权限。 可能还需要提到其他类似的Lombok注解,比如@AllArgsConstructor和@NoArgsConstructor,以便用户对比理解。但用户的问题是针对@RequiredArgsConstructor,所以重点放在它的特性和使用上。</think>@RequiredArgsConstructor 是 Lombok 库中的一个注解,用于自动生成包含特定参数的构造函数。以下是逐步解析: --- ### 1. **作用本质** - **自动生成构造函数**:该注解会编译时自动生成一个包含所有 `final` 修饰字段 或 带有 `@NonNull` 注解且未初始化的字段 的构造函数。 - **减少样板代码**:避免手动编写包含必需参数的构造函数。 --- ### 2. **使用场景** - **依赖注入**:在 Spring 中配合 `@Autowired` 实现构造函数注入。 - **不可变对象**:当类需要不可变性时,配合 `final` 字段使用。 - **参数校验**:结合 `@NonNull` 注解确保参数非空。 --- ### 3. **代码示例** ```java import lombok.NonNull; import lombok.RequiredArgsConstructor; @Required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final 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 final 字段会被包含 @NonNull private String configName; // @NonNull 字段会被包含 private int timeout = 1000; // 已初始化字段不会被包含 } ``` 编译后等价于: ```java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final 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NonNull private String configName; private int timeout = 1000; // 自动生成的构造函数 public UserService(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NonNull String configName) { if (configNam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configName is marked non-null but is null"); this.userRepository = userRepository; this.configNam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