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9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26数据结构-顺序表

本文介绍了两个有序顺序表操作的C语言实现:1) 合并两个有序表,通过双指针遍历比较元素大小,按序存入新表,时间复杂度O(n);2) 删除有序表中重复元素,使用快慢指针法原地去重,慢指针标记有效位,快指针跳过重复项,实现O(n)时间、O(1)空间的去重。两种算法均利用了顺序表的有序特性实现高效操作。

2025-08-01 22:18:25 38

原创 26-计组-二轮强化-查漏补缺

摘要:数据高低位(权值决定,左高右低)与内存地址高低(数值决定,左低右高)是两个独立概念。小端存储将数据低位字节(如0x78)存于低地址(0x1000),高位字节(如0x12)存于高地址(0x1003),形成数据位与地址的反向映射,符合硬件从低位处理数据的特性。这种存储方式使数据最低有效字节位于地址空间起始位置。

2025-07-21 18:14:55 175

原创 26-计组-输入输出系统-完结

本文摘要: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核心在于解决主机与外设的数据传输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IO接口的组成与功能,包括数据缓冲、状态检测等;2)三种数据传输控制方式:程序查询(简单但低效)、中断IO(支持多重中断与优先级处理)和DMA(直接内存访问);3)重点解析中断机制,涉及响应流程、屏蔽字应用及优先级管理;4)DMA工作原理及与存储系统的协同问题。学习建议强调视频课程与习题结合,通过反复实践掌握硬件知识体系。

2025-07-15 18:52:39 977

原创 26-计组-异常和中断处理

核心区别关联性:内部异常与当前指令相关,外部中断无关。断点记录:内部异常:当前指令地址。外部中断:下一条指令地址。可屏蔽性:内部异常:均不可屏蔽。外部中断:分可屏蔽与不可屏蔽。中断向量表:存储各中断类型号对应的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优先级规则:不可屏蔽中断 > 内部异常 > 可屏蔽中断。分类体系内部异常:与指令执行相关(除硬件故障类终止异常)。外部中断:与指令执行完全无关。关键区别异常检测:指令执行过程中。中断检测:必须等待当前指令执行完毕。学习建议。

2025-07-15 11:47:53 738

原创 26-计组-多处理器

摘要:计算机体系结构可分为SISD(串行处理)、SIMD(向量处理)、MISD(理论存在)和MIMD(完全并行)四种类型。现代多核处理器采用MIMD架构,包括共享内存的SMP(UMA/NUMA)结构。多线程技术(细/粗粒度、同时多线程)有效提升处理器利用率。多核处理器集成多个处理单元,共享主存资源,广泛应用于现代计算系统,其中NUMA架构适合大规模并行处理。(150字)

2025-07-14 23:10:30 818

原创 26-计组-指令流水线

指令流水线技术通过五段式划分(取指、译码、执行、访存、写回)实现指令并行执行,其设计遵循硬件隔离、阶段均衡原则。流水线性能受最长段耗时限制,需采用load/store架构和RISC指令集确保阶段一致性。MIPS架构展示了典型指令实现流程,而流水线冒险(结构、数据、控制)需通过资源隔离、数据旁路和分支预测等技术解决。超标量、超流水线和超长指令字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并行性。流水线总时间计算公式为:总时间=初始周期+(n-1)×流水周期。该技术有效提升了处理器吞吐率,但也面临指令多样性带来的设计挑战。

2025-07-14 20:50:02 777

原创 26-计组-控制器微指令

计算机控制器可分为硬布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类。硬布线控制器由组合逻辑电路实现,速度快但设计复杂;微程序控制器采用存储逻辑,将机器指令转化为微程序执行,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微程序控制器包含控制存储器、微程序、微指令等核心组件,其工作流程分为取微指令、地址转换、执行和返回四个阶段。微指令的编码方式主要有直接编码和字段编码两种,其格式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水平型支持并行操作,垂直型则更接近传统指令格式。微程序控制器是考试重点,需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实现细节。

2025-07-14 11:20:46 614

原创 26-计组-数据通路

数据通路结构与CPU性能分析摘要 数据通路是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数据流动的路径,包含ALU、寄存器、Cache等硬件部件,分为单总线、三总线和单周期结构。单总线结构效率较低,三总线允许并行操作,而单周期CPU在一个长时钟周期内完成所有操作,但效率受限于最慢指令。多周期CPU将指令分阶段执行,CPI>1但硬件利用率高,性能优于单周期。CPI反映平均时钟周期数,与指令阶段数无直接关系。主频与时钟周期成反比,优化CPU结构和流水线技术可提升性能。核心口诀:阶段决定操作步骤,周期决定耗时,CPI和主频共同影响整体

2025-07-13 23:54:10 803

原创 26-计组-指令执行过程

指令周期是CPU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完整时间,包含取指(必选)、间址(可选)、执行(必选)和中断(可选)四个子周期。机器周期通常等于访存时间,其数量取决于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指令执行流程包括:PC指向指令地址→取指→译码→计算操作数地址→执行运算→存储结果。数据流在取指周期表现为PC→MAR→主存→MDR→IR的传输链,间址周期则获取操作数有效地址。中断周期通过调整SP实现断点保护。不同指令的周期长度和操作步骤存在显著差异,核心流程始终围绕"取指-译码-执行"展开。

2025-07-13 21:09:09 967

原创 26-计组-CPU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运算器包含ALU(执行算术逻辑运算)和寄存器,控制器包含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部件等。CPU通过地址、数据、控制三总线与主存通信。其核心功能包括指令执行、运算处理和中断响应。寄存器分为用户可见(如通用寄存器、PSW)和不可见(如PC、IR、MAR/MDR)。PSW包含CF、ZF等标志位记录运算状态。CPU工作流程为取指-分析-执行,并由中断机构处理异常情况。

2025-07-13 11:07:27 892

原创 26-计组-CISCAndRISC

本文对比了CISC(复杂指令集)和RISC(精简指令集)的关键特性。CISC指令复杂、数量多、字长可变,采用微程序控制,访存不受限,寄存器较少,流水线实现困难;RISC指令精简、数量少、字长固定,采用硬布线控制,仅Load/Store指令可访存,寄存器数量多,必须实现流水线技术。重点分析了RISC的流水线优势、单周期执行特点,以及两种指令集在PC自增和跳转指令上的差异。通过指令长度、访存限制等特征可快速区分指令集类型,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学习提供重要参考。

2025-07-12 23:44:37 110

原创 26-计组-寻址方式

文章摘要 指令寻址通过程序计数器(PC)实现下条指令定位,取指后PC自增(按指令字长和编址方式调整)。跳转指令会修改PC为目标地址(如相对寻址:EA=(PC)+A)。数据寻址方式多样,包括立即、直接、间接、寄存器、基址、变址和相对寻址,核心区别在于有效地址(EA)的生成逻辑。基址寻址由OS管理基址寄存器(BR),支持程序浮动;变址寻址用户可调变址寄存器(IX),适合数组处理。相对寻址常用于跳转,利用PC自增后的值加偏移量确定目标地址。

2025-07-12 22:51:51 730

原创 26-计组-指令

摘要:指令是CPU执行的基本操作单位,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格式包括四地址、三地址、二地址、一地址和零地址指令,其中地址字段数量影响执行效率。指令字长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关系密切,现代计算机指令为字节的整数倍。操作码编码方式有定长和扩展两种,后者通过"吞噬"地址码字段实现灵活扩展。数据存储需遵循边界对齐原则,n字节数据起始地址须为n的倍数,非对齐访问可能触发异常。小端模式下需注意字节顺序存储问题。

2025-07-11 01:02:19 702

原创 26-计组-外存

摘要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外存磁盘存储器的核心知识点。主要内容包括:硬盘的组成结构(盘面、磁道、扇区、柱面)、性能指标(容量、存取时间、数据传输率)、磁盘地址格式以及RAID技术各级别特点。特别对比了传统硬盘与固态硬盘(SSD)在结构、读写机制和性能上的差异:硬盘采用磁道-扇区结构,存取时间受寻道和旋转影响;SSD以页为单位读写但需整块擦除,具有高速随机访问优势但存在写磨损问题。最后通过例题解析了计算磁盘存取时间的方法,强调寻道时间、旋转延迟和传输时间三个关键要素的平均值计算。这些内容构成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存储

2025-07-10 23:23:32 537

原创 26-计组-虚拟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技术通过分页、分段和段页式机制实现内存高效管理。分页将主存和进程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框与页,支持离散存储;分段按逻辑划分可变大小的段;段页式结合二者优点。虚拟地址通过页表/段表映射为物理地址,借助TLB加速转换。虚拟存储器基于局部性原理,仅调入活跃页面,扩展内存空间,对用户透明。请求页表包含状态位、修改位等字段,支持缺页处理和页面置换。CPU访存涉及TLB、页表和Cache三级机制,分别解决地址翻译速度、映射存储和物理访问速度问题,共同优化系统性能。

2025-07-10 18:43:25 675

原创 26-计组-存储器与Cache机制

本文系统介绍了计算机存储系统的Cache工作原理与优化策略。主要内容包括:1) 局部性原理(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作为Cache设计基础;2) Cache与主存的结构关系及地址映射机制(直接映射、全相联、组相联);3) 关键性能指标(命中率、平均访问时间)的计算方法;4) 替换算法(LRU、FIFO等)的实现原理;5) 写操作一致性策略(全写法、回写法)的优劣比较。通过具体例题展示了地址划分、命中率计算等实际应用,揭示了Cache设计中空间效率与时间性能的权衡关系。

2025-07-03 23:45:46 802

原创 26-计组-存储器芯片扩展及其CPU链接

摘要:内存扩展技术主要包括位扩展、字扩展和字位扩展。位扩展通过并联芯片增加存储字长(如4片8K×1位构成8K×4位),字扩展通过串联芯片增加存储单元数量(如4片16K×8位构成64K×8位),字位扩展则同时实现两者。片选方法有线选法和译码片选法,后者更高效。DRAM通过RAS/CAS信号实现片选,而SRAM需专用片选线。主存由多个内存条组成,包含RAM(常用DRAM)和ROM两部分,通过系统总线与CPU相连。

2025-07-02 10:48:03 807

原创 26-计网-多模块存储器

摘要:存储器编址方式分为连续和交叉两种。连续编址按存储体顺序依次编址,地址由体号和体内地址组成,无法实现并行访问。交叉编址采用轮流跨模块编址,通过流水线重叠实现并行访问,存取速度可提高m倍(m为模块数)。轮流启动方式通过时间重叠使总线传输周期缩短为T/m,而同时启动仅增加单次数据量,传输周期仍为T。交叉编址的关键优势在于利用流水线机制实现高效并行访问,而非真正缩短单个模块的存储周期。

2025-07-02 09:31:11 1091

原创 26-计组-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按存取方式分为随机存取(RAM、ROM)、顺序存取(磁带)和直接存取(磁盘)存储器;按可更改性分为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按保存性分为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按功能分为Cache、主存、外存等。主存储器由存储单元、存储字等组成,采用字节或字编址方式,其操作涉及地址译码、数据传送等过程。存储器采用多级层次结构(寄存器-Cache-主存-外存),性能随层级下降而降低但容量增大。RAM分为SRAM(高速小容量)和DRAM(大容量需刷新),ROM包括MROM

2025-07-02 01:57:58 531

原创 26-计组-数的表示

本文系统介绍了计算机数值表示方法及其运算原理。主要内容包括:1)数值表示法(原码、反码、补码、移码)的定义、转换规则及特点;2)浮点数标准IEEE754的格式组成与规格化处理流程;3)ALU运算部件的结构与补码运算原理;4)内存存储策略(大端/小端)及移位操作规则。重点解析了补码运算的统一性、溢出判断方法、符号扩展规则等关键技术,并详细阐述了浮点数的加法运算流程和规格化处理方法。文章通过具体示例,清晰展示了数值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和运算机制,为理解计算机底层数据处理提供了系统参考。

2025-06-25 20:12:41 693

原创 26-数据结构-线性表2

本文整理了顺序表常见操作的C/C++实现方法,涵盖多种基础算法:1. O(n)划分算法(快速排序思想)实现元素按key值左右划分;2. 数组逆置操作及回文判断;3. 递归实现的二分查找算法;4. 优化后的双向冒泡排序(鸡尾酒排序);5. 高效数组循环左移的三步反转法。这些算法均基于顺序表结构实现,包含完整代码示例,是数据结构学习的核心基础内容,适合初学者通过实践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025-06-13 10:49:13 633

原创 26-数据结构-顺序表1

本文介绍了四种顺序表操作算法:1. 合并两个有序表(mergeArray)采用双指针法,时间复杂度O(n);2. 删除有序表重复元素(deleteRepeatElem)使用快慢指针,时间复杂度O(n);3. 负数前移(reOrderArray)通过交换实现,时间复杂度O(n);4. 以基准值Ki划分(sortKeylist)通过单次遍历完成划分。所有算法均具有O(1)空间复杂度,适用于有序或无序顺序表的不同需求。

2025-06-12 23:32:42 518

原创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深化

CPU核心部件包括运算器(ALU)和执行控制单元。ALU执行算数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指令流程。寄存器组包含PC、IR等关键寄存器,Cache缓解CPU与内存速度差。内存访问中MAR位数决定寻址能力,MDR位数与数据总线匹配。编程语言翻译方式分编译(整体转换)和解释(逐行执行),汇编需经汇编器转换。相联存储器支持地址和内容两种访问模式。现代CPU设计中,机器字长、存储字长与寄存器设计相互关联,影响系统性能。

2025-06-03 22:19:42 309

原创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性能指标与字长概念摘要(148字) 计算机系统涉及三类关键字长:机器字长(ALU/寄存器位数)、指令字长(IR位数)和存储字长(MDR位数),共同决定数据处理范围和效率。主存容量=存储单元数×存储字长(如64K×32位=256KB)。性能指标包含吞吐量(请求数/秒)、响应时间(请求到响应间隔)及时钟相关参数:时钟周期(T)与主频(f=1/T)决定基础操作速度,CPI(周期/指令)和IPS(指令数/秒)反映指令执行效率。CPU执行时间=指令数×CPI×T,综合体现系统性能。

2025-06-01 12:23:52 856

原创 2026年408计算机组成原理

408-计算机组成原理正式开始!

2025-05-31 22:58:17 384

原创 OSPF ABR汇总路由

假设ABR连接区域0和区域1,区域1内存在多个子网(如10.1.0.0/24、10.1.1.0/24),需将其手动汇总为10.0.0.0/8并通告至区域0。举例:当RIP在192.168.1.0/24和192.168.2.0/24之间传播时,会汇总为192.168.0.0/16(主类B网段);区域1中的路由会汇总成10.0.0.0/8并在区域间传播,减少LSA数量,提升路由收敛效率;RIP中:根据跳数(hop count)判断,最大为15;:发现信号极弱终端,强制释放/重引导;

2025-05-24 10:52:35 1053

原创 2025年5月网工基础知识

本文摘要:文章系统梳理了网络通信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在协议优先级方面,OSPF/VRRP高优先级优先,而STP/LACP等二层协议低优先级优先。DNS查询使用UDP,区域传送采用TCP。IPv6特殊地址包括多播、链路本地和环回地址。物联网短距通信技术涵盖ZigBee、BLE和RFID。国密算法部分介绍了SM2/SM3/SM4的功能特点。以太网碰撞退避算法采用指数退避机制。DR/BDR和VRRP默认不抢占,STP/LACP则无抢占功能。Wi-Fi7支持16×16 MIMO,理论速率46Gbps。光纤链路单芯断裂

2025-05-23 22:38:03 812

原创 网络图汇总

2025-05-23 13:23:46 101

原创 冲刺卷软考总结-案例分析

网络类型不一致(如一端是 P2P,一端是 Broadcast)通信和大规模 VLAN 扩展(支持 1600w 个 VNI)实现多个 VLAN 共享一个三层网关(节省 IP 子网)子 VLAN 是 VLAN 2 和 VLAN 3。检测 Full → Down,触发链路重计算。防火墙或 ACL 过滤 OSPF 报文。Super-VLAN 是 VLAN 4。VXLAN:基于 UDP 封装,实现。减少 LSA 传播,节省带宽。Priority 都是 0,:支持链路协商,自动选主。ABR 聚合路由,减少震荡。

2025-05-22 19:20:18 637

原创 Summer课堂冲刺卷基础知识

本文摘要涵盖了计算机网络、以太网与交换技术、PON接入技术、无线与5G技术、操作系统与计算机体系结构、安全技术、网络管理协议、存储与RAID、随机等待算法以及单位换算等多个技术领域。主要内容包括:IP与ICMP、UDP协议、IPv6、BGP路由选路、策略路由与路由策略、STP与MSTP、VLAN和MuxVLAN、EPON与GPON、5G与WiFi技术、线程与进程、RISC架构、私钥存储与SM3哈希算法、NETCONF与VRRP、RAID5、CSMA/CD算法以及网络与时间单位的换算。这些内容为理解现代网络技

2025-05-22 00:29:09 788

原创 软考-无线WLAN

本文介绍了无线网络配置的基础步骤,包括VLAN规划、交换机配置、AP上线及无线业务配置。首先,通过配置交换机的Trunk端口和管理VLAN,确保AP能够连接到网络。接着,在AC上设置CAPWAP隧道源接口和AP认证方式,完成AP的注册和绑定。在无线业务配置中,创建安全模板、SSID模板和VAP模板,并将VAP模板绑定到AP组,实现无线网络的加密和SSID设置。最后,文章详细说明了直接转发和隧道转发两种数据转发模式的配置差异,直接转发模式下用户数据直接通过业务VLAN转发,而隧道转发模式下数据通过CAPWAP

2025-05-21 12:02:46 574

原创 ARP 原理总结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用于通过 IP 地址解析 MAC 地址的协议,工作在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OSI 模型的第三层与第二层之间)。情况是否需要 ARP 请求本机 ARP 表有记录❌ 不需要本机 ARP 表没有记录✅ 需要请求一次 ARP 请求+回复✅ 双方都学到 MAC多网段通信(无缓存)✅ 每跳一次多网段通信(都有缓存)❌ 不发请求。

2025-05-19 22:41:04 452

原创 网络工程师案例分析

华为SuperVLAN和MUXVLAN的通信规则总结如下:SuperVLAN由逻辑VLAN和SubVLAN组成,SubVLAN间默认不能通信,但可通过开启ARP代理实现互访。MUXVLAN包括主VLAN、隔离VLAN和组VLAN,主VLAN可与隔离VLAN和组VLAN通信,但隔离VLAN间及隔离VLAN与组VLAN间不能通信,组VLAN内可通信。端口隔离规则规定,同一隔离组的端口不能通信,不同组则可通信。这些规则通过特定配置命令实现,如开启ARP代理和配置MUXVLAN。

2025-05-19 21:12:43 373

原创 2023年11月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上午题(回忆版)网络工程师(上午题)

本文概述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关键概念和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三大总线(控制、数据、地址总线)的功能,存储器速度排序,进程调度状态转换,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数字调制方式,CSMA/CD协议,5G技术特点,HTTP/HTTPS协议,TCP拥塞控制机制,Ping与TTL,密码体系与算法,SNMP网络管理

2025-05-19 13:31:23 599

原创 25软考综合布线相关知识

另一端状态是否可行适用情况悬空不接任何设备✅ 可行常规测试、故障排查接吸收器(无反射端面)✅ 更精确精准测量、工程验收接另一台 OTDR✅ 可选双向测试,提高准确度。

2025-05-19 10:02:36 332

原创 BGP传播规则

BGP(边界网关协议)的传播规则主要分为对iBGP和eBGP邻居的路由传播。从iBGP邻居学到的路由不能再次转发给其他iBGP邻居,这是为了防止路由环路(Split Horizon规则)。然而,如果这条路由是最优的,则可以转发给eBGP邻居。从eBGP邻居学到的路由则可以自由转发给iBGP和eBGP邻居。这些规则确保了BGP网络中的路由信息能够高效且安全地传播。

2025-05-18 19:20:47 194

原创 [特殊字符] SSL/TLS 中的密钥协商流程笔记

SSL/TLS协议通过结合非对称加密和对称加密技术,确保通信的保密性。客户端首先发起HTTPS请求,服务器响应并返回包含其公钥的数字证书。客户端随后生成对称密钥(Pre-Master Secret),并使用服务器的公钥加密后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使用私钥解密获取对称密钥。此后,双方使用该对称密钥进行数据加密和解密,实现高效且安全的通信。整个过程包括初始握手、密钥生成、安全传输和加密通信四个关键步骤。

2025-05-18 16:42:16 436

原创 2024年5月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上午知识点

2024年5月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上午知识点

2025-05-18 15:43:29 699

原创 VLAN扩展技术

本文介绍了四种网络技术:端口隔离、Super-VLAN、QinQ和VXLAN。端口隔离通过将端口加入同一隔离组实现同一VLAN内的二层隔离,提升网络安全性,必要时可通过ARP代理实现三层通信。Super-VLAN通过Super-VLAN与Sub-VLAN的机制,实现广播域隔离与三层通信,适用于多租户场景。QinQ技术通过在原有VLAN标签上叠加外层标签扩展VLAN空间,支持跨公网的用户隔离和灵活分类管理。VXLAN通过UDP封装实现二层over三层的隧道协议,打破VLAN数量限制,支持跨地域的虚拟机迁移和灵

2025-05-17 14:45:27 534

原创 RAID磁盘技术级别功能对比

RAID技术通过不同级别的配置,提供了数据存储的性能与冗余之间的平衡。RAID0通过条带化技术提供最高读写性能和100%存储利用率,但无容错能力,单盘故障即导致数据丢失。RAID1通过镜像技术实现高可靠性,允许单盘故障不影响数据,但存储效率仅为50%。RAID5采用分布式奇偶校验,允许单盘故障,存储效率较高,但写性能稍慢。RAID6则通过双分布式奇偶校验,允许两盘同时故障,提供更高冗余,但写性能更慢且成本更高。每种RAID级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如RAID0适合高性能需求,RAID1适合高可靠性需求,RAID

2025-05-17 02:21:53 444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