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概述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互连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①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双绞线:
4组8根,两两绞在一起(抗干扰)。
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大类。
屏蔽双绞线STP:使用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网络环境中。
非屏蔽双绞线UTP:适用于无特殊要求的网络中。
使用RJ-45连接头(水晶头)。
一般用于短距离通信,两个网络端口间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
线序排列两种标准:568A和568B.
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口诀:橙绿蓝棕 白在前 4、6交叉)
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橙绿互换,换4根)
连通方式:
根据两端线序排列不同,可分为直通线和交叉线。
直通线:两头标准一样,连不同设备。
交叉线:两头标准不同,连相同的设备。
·同轴电缆
用途:电视传输系统
·光纤
组成结构:几十根玻璃纤芯
分类:
单模光纤:长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短距离
连网特点:传输距离100km 长距离
总结:
要能认得这几个图,性能最好:光纤,最差:双绞线。p6有性能比较
②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了解)
A
A光纤 B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电话线
性能最好为光纤
网络连接设备
1、
中继器:2个口 又称转发器
集线器:是一种特殊的多端口中继器 又称集中器
工作层次:物理层
功能:整形放大、扩大连接距离,连接计算机
2、
网桥:2个口 又叫桥接器
(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又称多端口网桥 能认识设备
工作层次:数据链路层
功能:MAC地址学习(一次广播,多次单播),连接计算机
3、
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
工作层次:网络层
功能:寻址(IP地址)、选路、隔离广播、连接网络
1、D
2、B
注意:交换机默认为二层交换机。
网络拓扑结构
1、总线型拓扑结构(对总线的依赖性较高)
单根电缆
端结器:吸收信号,防止反射。
优缺点从四角度分析:
A、增删节点 容易
B、单个节点故障 不会影响
C、核心部位故障 会影响
D、通信方式 ①故障诊断较难 需分段诊断②信号延迟不确定
信道利用率高(总线永远是忙碌状态)
2、环形拓扑结构
优缺点从四角度分析:
A、增删节点 不容易
B、单个节点故障 会影响(全网通信瘫痪)
C、没有核心部位(都为节点,每个节点都平等)
D、通信方式 不需要选路 只需往一个方向走 快
3、星型拓扑结构
比较常见 对中心节点依赖大
公共中心节点设备可以是集线器,也可以是交换器。
优缺点从四角度分析:
A、增删节点 容易
B、单个节点故障 不会影响全网通信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