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设计目的、作用
(1
)掌握
51
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2
)掌握
51
系列单片机的汇编语言及基本程序设计方法;
(3
)学习并掌握使用
51
系列单片机开发控制系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4)
能灵活运用
Keil
进行软件编程调试以及用
proteus
软件仿真;
(5)
设计组成电子时钟系统,画出系统硬件电路图,设计编写程序。
2.设计要求
基于
AT89C51
单片机的
4
位数字时钟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基本要求如下:
(
1
)时间计数电路采用
24
进制,从
00
开始到
23
后再回到
00
;
(2)用数码管显示时、分、秒;
(3)具有手动校时校分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标准时间;
(4)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达到整点前
10
秒开始,蜂鸣器
1
秒响1 秒停响
5
次;
(5)增加秒表功能,按键按下后进入
60
秒倒计时。
3.设计的具体实现
3.1 设计原理
该电子时钟由 AT89C51,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数码管,蜂鸣器等构成,采用晶振电路作为驱动电路,由延时程序和循环程序产生的一秒定时,达到时分秒的计时,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满二十四小时为一天。而电路中的 5 个控制键却拥有多种不同的功能,按键 S1、S2 可以实现数码管时间校对,分别进行加 1 和减 1 的操作;按键 S3 实现校对和时间显示的切换,按一次,切换一次,切换功能包括秒校对、分校对、时校对、和时间显示;按键 S4 实现秒表功能,按键 5 实现秒表启动和暂停,按键 S6 实现秒表数字清零。电子时钟可实现整点报时功能,当时间还有 5 秒到达整点,利用延时程序和循环程序通过蜂鸣器鸣响进行报时。
图 3-1 硬件框架图
3.2 硬件系统设计
3.2.1 AT89C51 单片机原理
AT89C51 是
MCS
一
51
系列单片机中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片内含有
4KB快闪可编程/
擦除只读存储器的
8
位
CMOS
微控制器,使用高密度、非易失存储技术制造,并且与 8OC51
引脚和指令系统完全兼容。主要性能
:
与
MCS-51
微控制器产品系列兼容。片内有 4KB
可在线重复编程的快闪擦写存储器存储数据保存时间为 10
年。宽工作电压范围
:Vcc
可为
2.7V
到
6V
全静态工作
;
可从
OHz
至16MHz 程序存储器具有
3
级加密保护
128*8
位内部
RAM 32 条可编程 I/0
线、两个
16
位定时器
/
计数器、中断结构具有
5
个中断源和 2
个优先级、可编程全双工串行通道、空闲状态维持低功耗和掉电状态保存存储内容。
89C51 单片机是把那些作为控制应用所必需的基本内容都集成在一个尺寸有限的集成电路芯片上。如果按功能划分,它由如下功能部件组成,即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并行 I/0
口、串行口、定时器
/
计数器、中断系统及特殊功能寄存器。它们都是通过片内单一总线连接而成,其基本结构依旧是 CPU加上外围芯片的传统结构模式。但对各种功能部件的控制是采用特殊功能寄存器
的集中控制方式。
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并行 I/0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