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编译原理——静态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在编译原理的复杂体系中,静态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是编译过程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它们在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之后,将源程序进一步处理,为后续的目标代码生成做好准备。下面将深入探讨这两个重要阶段涉及的核心内容。
📊 一、符号表
(一)▶ 符号表的作用
符号表是编译过程中维护的一种重要数据结构,它如同一个“信息仓库”,记录着源程序中出现的所有符号(如变量、函数、类等)的相关信息。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辅助语义检查:在静态语义分析阶段,编译器通过符号表检查变量是否先声明后使用、函数调用是否匹配等语义规则。例如,当遇到变量引用时,编译器会在符号表中查找该变量的声明信息,判断其使用是否符合语法和语义规范。
- 💾 存储符号属性:保存符号的各种属性,如数据类型、作用域、内存地址等,为后续的中间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生成提供必要的信息。比如,在生成中间代码时,需要知道变量的数据类型才能进行正确的运算操作。
- 🔐 支持作用域管理:帮助编译器管理不同作用域内的符号,确保在不同作用域中同名符号能够被正确区分和处理。例如,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