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渗透测试方法论
1.1 渗透测试方法论的定义
渗透测试(penetration testing)是实施安全评估(审计)的具体手段。方法论是在制定,实施信息安全审计方案时,需要遵循的规则、惯例和过程。人们在评估网络、应用和系统或三者组合的安全状况时,不断摸索各种务实的理念和成熟的做法,并总结了一套理论——渗透测试方法论。
渗透测试的对象为网络、应用和系统或三者的组合。其中,网站和APP均属于应用,网站为web应用,APP为终端应用;路由器属于网络,社工
1.2 渗透测试的种类
1.2.1 黑盒测试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安全审计员在不清楚被测单位的内部技术构造的情况下,从外部评估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在渗透测试的各个阶段,黑盒测试借助真实世界的黑客技术,暴露出目标的安全问题,甚至可以揭露尚未被他人利用的安全弱点。其中,网络基础设施就包括网络、应用和系统或三者的组合。
渗透测试人员应能够理解安全弱点,将之分类并按照风险等级(高、中、低)对其进行排序。通常来说,风险等级(级别)取决于相关弱点可能形成危害的大小。老练的渗透测试专家应能够确定可引发的安全事故的所有安全模式。当渗透测试人员完成所有测试工作之后,他们会把测试对象安全状况有关的必要信息进行整理,并使用业务的语言描述这些被识别出来的风险,继而将之汇总为书面报告。黑盒测试的市场报价通常会高于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的例子:直接给一个域名,然后要求渗透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渗透测试人员首先需要进行信息收集,收集域名下有哪些资产,如有多少web应用、多少子域名、有多少服务(邮件服务、日志服务器、数据库服务)。
1.2.2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的审计员是可以获取被测单位的各种内部资料甚至不公开资料,所以渗透测试人员的视野更为开阔。若以白盒测试的方法评估安全漏洞,测试人员可以以最小的工作量达到最高的评估精确度。白盒测试从被测系统环境本身出发,全面消除内部安全问题。从而增加了从单位外部渗透系统的难度。黑盒测试起不到这样的作用。白盒测试所需要的步骤数目与黑盒测试不相上下。另外若能将白盒测试与常规的研发生命周期相结合,就可以最早的消除全部安全隐患。这使得白盒测试的时间、成本,以及发现、解决安全弱点的技术门槛都全面低于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的例子:杀毒软件、微软的自动更新。
1.3 脆弱性评估与渗透测试
脆弱性评估通过分析企业资产面临安全威胁的情况和程度,评估内部和外部的安全控制的安全性。这种技术上的信息系统评估,不仅揭露现有防范措施里存在的风险,而且要提出多重备选的补救策略,并将这些策略进行比较。内部的脆弱性评估可保证内部系统的安全性,而外部的脆弱性评估则时验证边界防护的有效性。无论进行内部脆弱性评估还是进行外部脆弱性评估,评估人员都会采用各种攻击模式来严格测试网络的资产的安全性,从而验证信息系统处理安全威胁的能力,进而确定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不同类型的脆弱性评估需要的测试流程、测试工具和自动化的测试技术也不相同。这可以通过一体化的安全弱点管控平台(vulnerability management)来实现,现在的安全弱点管理平台带有可自动更新的漏洞数数据库,能够测试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而且不会影响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的完整性。简单来说脆弱性评估其实就是漏洞扫描,只是在漏洞扫描的基础上要提出防御策略。
加粗样式
脆弱性评估和渗透测试最大的区别就是,渗透测试不仅要识别目标的弱点,它还要设计在目标的系统上进行漏洞利用、权限提升和访问维护。换句话说,脆弱性评价虽然可以充分发现系统里的缺陷,但不会取考虑取衡量这些缺陷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另外,相比脆弱性评估,渗透测试更倾向于入侵,会刻意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利用安全漏洞;所以渗透测试可能对生产环境带来实际的破坏性影响,而脆弱性评估以非入侵的方式,定性、定量得识别已知的安全弱点。简单来说渗透测试就算发现漏洞,并进行漏洞利用。
2 安全测试方法论
OWASP:Open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ject 开放式Web应用程序安全项目,网址为http://www.owasp.org.cn/
。
(1)测试指南:https://www.owasp.org/index.php/OWASP_Testing_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