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代表稳定性)
功率:存在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低于额定功率。配I7的话850W是最低限度。
CPU风扇
类型——风冷、水冷(电解水、冷却液、纯净水)
其中水冷散热效果更好,但价格贵,且会出现“漏水”的情况
机箱
不要异形机箱,不然还需要调整接口的位置,很麻烦。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
CMOS:计算机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芯片。
1.BIOS密码:遗忘密码是常见故障,一般也不设置BIOS密码。
2.Windows密码一般可以被第三方工具(如大白菜)破解,BIOS密码只要扣掉电池,再等上十几分钟,用金属钥匙轻触CMOS周边就可以破解。
3.一般都会预留破解密码的后台,以防止因遗忘密码造成巨大的损失。
4.密码破解的前提:实体设备——拿到本机,非实体设备——第三方验证。(其中本机密码属于实体设备,PIN密码则是微软官方的账户密码)
注:运维工程师要有个人转服务器的思维,个人是一对一,服务器是一对多或多对一。
5.BIOS电池没电
如果BIOS没电,则在开启电脑的时候会进入到这个状态,一般我们可以通过特殊键入F2等直接忽视这个问题进入电脑。
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则是严重的故障,服务器一般放在远程机房,无法亲自更改状态,哪怕请附近员工解决也会耽误不少时间,造成巨大的损失。
系统分区
注:分区是必须的,跟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没关系,且重新分区会丢失数据
1.选择分区表
(1)分区表类型
MBR(主引导记录)分区表:1.最大支持2.1T硬盘。2.最多支持四个主分区
为了解决最多支持四个主分区的缺点,Window系统又打了补丁:
分区分类(突破每个硬盘最多4个主分区的缺点)
主分区:每块硬盘最多四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每块硬盘最多一个扩展分区。
主分区+扩展分区,每块硬盘最多四个。
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不能写入数据。
扩展分区用于包含更多的逻辑分区,逻辑分区可以格式化,写入数据,可以分10+
GPT(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最大支持9.4ZB硬盘;理论上最多支持无限分区,当前系统最多支持128个分区。
在这里可以将MBR磁盘转换成GPT磁盘
在MBR磁盘这里多创建几个主分区,可以看到主分区+扩展分区最多四个,但是在扩展分区内可以创建逻辑驱动器,可以当主分区去使用。
这里转为了GPT磁盘分区,可以看到连续创建主分区也没有任何影响。
(2)分区表选择
没有人为干预:系统在安装前检测系统盘,如果<=2TB,会自动选择MBR分区;如果>=3TB,会自动选择GPT分区。
有人为干预:方法一——手工命令工具(diskpart)
方法二——第三方工具(大白菜)
注:笔记本厚度约为1U(4.4cm)
2.格式化(为了写入文件系统)
格式化又称逻辑格式化,他是指根据用户选定的文件系统(如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XFS等),在磁盘的特定区域写入特定数据,在分区中划出一片用于文件管理的磁盘空间。
常见文件系统:
FAT16:最大支持2GB分区(已淘汰)
FAT32:最大支持4GB单个文件,32G分区(常用于移动硬盘和U盘)
NTFS:最大支持64G单个文件,2TB分区
如何从FAT32转NTFS?
1.格式化
2.CMD——covert X: /fs:nt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