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参赛者都觉得自己的模型完美,很好解决了题目问题,但是竞赛成绩确不理想,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的呈现出来。
写作是决定竞赛成败且不留遗憾的关键,经常遇到参赛者建模很好、计算也很准确,但最后时间不够或写作不好,导致很好的模型和工作没有呈现出来,影响最终结果。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的写作,实质是一种科技论文写作,有自身的规律和模板要求,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会基础篇开一个专题详细阐述,这里简要介绍在竞赛准备过程中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怎么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
研读优秀论文:从历年全国赛一等奖中挑选不同写作风格的优秀论文,仔细研读,熟悉论文组成及写作要求,大致了解获奖论文标准,汲取优秀论文在问题处理、写作表达方面的成功与特色之处,在自已撰写时争取集各篇优秀论文的特长于一体,并总结论文的不足之处,形成自己的写作经验。
-
模仿精修:研读别人的论文主要是提高鉴赏水平,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反复的撰写实践。(没有比较对象,就没有前进方向。)
在集训或选拔中,参考别人的优秀论文,按照思路模仿撰写自己的论文。提交论文后,对成稿反复精修、逐宇逐句的理顺逻辑关系,推敲其语言表达。
模仿、总结提炼,比如说,给你同样的一个结果图,你怎么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你分析的角度和表达和别人比较有什么差距,很多人写论文时,废话太多,太口语化,需要修改。
-
多读文献:比赛时,不要太依赖于AI,是不是ai写的一眼都能看出来,查询相关的文献后,去模仿、去借鉴,看别人怎么表述的,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这样才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二、最后总结一下为什么要备赛?
掌握所有与竞赛有关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其中一个能力就是现学现卖,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并将其付诸应用。
但这并不是说什么都可以到竞赛的时候去学,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因为只有了解得多,知识面广了,遇到问题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具体去解决问题。这就靠平时的训练了。
如果说合理的组队是竞赛成功的基础,那么充分的训练磨合则是关键,充分的训练、磨合。通过训练,一方面可以增加建模经验,提升建模、编程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熟悉队友之间的特长、习惯,磨合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竞赛中的讨论、配合、商量解决办法等。(可以尽早识别哪些是混子,比赛前好好的,一比赛就各种事情消失)
对于数学建模竞赛而言,通过以“做”来“学”、以“赛"来“学”的方式锻炼队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在“做”“赛”的过程中发现队员擅长的题型、能力上的欠缺、写作中的盲区以及竞赛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并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加以提升。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抽空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spect!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