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其分类方式多样,主要根据结构、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等进行划分。以下是详细的分类:
1. 按转子结构分类
(1) 反应式步进电机(VR型,Variable Reluctance)
- 特点:转子由软磁材料(如硅钢)制成,无永磁体,依靠磁阻最小原理工作。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步距角小(可小于1°)。
- 缺点:无自保持转矩,断电后转子自由;能耗较高。
- 应用:早期数控设备、教学仪器等。
(2) 永磁式步进电机(PM型,Permanent Magnet)
- 特点:转子采用永磁体(如钕铁硼),定子为绕组。
- 优点:自保持转矩(断电后保持位置)、效率高、扭矩较大。
- 缺点:步距角较大(通常7.5°~15°),动态性能略差。
- 应用:办公设备(打印机、扫描仪)、小型自动化装置。
(3) 混合式步进电机(HB型,Hybrid)
- 特点:结合反应式和永磁式的优点,转子为永磁体+齿槽结构。
- 优点:步距角小(常见1.8°、0.9°)、扭矩大、精度高、运行平稳。
-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 应用:工业自动化(CNC机床、机器人)、精密仪器。
2. 按相数分类
- 单相步进电机:需外部强制换向,实际应用较少。
- 两相步进电机:最常见,驱动简单(如A4988驱动器),成本低。
- 三相步进电机:运行更平稳,扭矩波动小,用于高精度场合。
- 四相/五相步进电机:多用于工业设备,细分驱动后分辨率更高。
3. 按驱动方式分类
(1) 单极性驱动(Unipolar)
- 特点:每相绕组中间抽头,电流单向流动。
- 优点:驱动电路简单(如ULN2003)。
- 缺点:转矩较小,效率较低。
- 适用电机:五线或六线制电机。
(2) 双极性驱动(Bipolar)
- 特点:绕组无中心抽头,电流需双向流动。
- 优点:转矩大,效率高。
- 缺点:需H桥驱动电路(如DRV8825)。
- 适用电机:四线制电机(常见于混合式)。
4. 按步距角分类
- 常规步距角:如1.8°(200步/转)、0.9°(400步/转)。
- 微步进驱动:通过细分技术(如256细分)实现更小步距角(如0.007°),降低振动,提高平滑性。
5. 特殊类型
- 直线步进电机:直接将旋转运动转为直线运动,用于精密定位(如显微镜载物台)。
- 减速步进电机:内置齿轮箱,提高扭矩,降低转速(如自动售货机)。
选型参考因素
- 精度要求:混合式(HB)适合高精度。
- 扭矩需求:永磁式(PM)或混合式(HB)扭矩更大。
- 成本限制:反应式(VR)或永磁式(PM)更经济。
- 驱动复杂度:单极性驱动易于实现,双极性需复杂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