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flink设计思想之吸星大法-1

本文对比了Spark和Flink在数据模型、计算模型、数据处理方式、容错性、性能优化以及扩展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异同,强调了两者在内存计算、批流统一、复杂操作和一致性支持上的相似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park和Flink都是大数据处理框架,它们的设计思想有一些不同之处。以下是对它们设计思想的简要对比:

  1. 数据模型和计算模型

    • Spark:Spark使用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作为其核心数据结构。RDD是只读的、不可变的、可以并行处理的不可变数据集合。Spark的计算模型是基于RDD的转换和动作,通过将一系列的转换操作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向无环图(DAG),然后按照任务调度器分配的资源进行计算。
    • Flink:Flink的核心数据结构是数据流和事件流。Flink的数据流模型是基于流处理和批处理的统一计算模型,既可以进行流处理也可以进行批处理。Flink的事件流可以处理无界和有界数据,并提供了基于事件时间的处理方式。
  2. 数据处理方式

    • Spark:Spark主要基于批量处理,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减少延迟,快速读取数据、处理数据。对于小批量数据的处理,Spark采用了宽窄依赖的分区策略,对于迭代算法等场景可以有效地利用内存资源。
    • Flink:Flink支持流处理和批处理,并可以在同一Flink程序中无缝地集成流处理和批处理。Flink的流处理是基于事件时间的,提供了对乱序事件和延迟事件的精确处理能力。
  3. 容错性

    • Spark:Spark使用RDD的依赖关系来检测故障,通过RDD的宽窄依赖关系来重新计算丢失的数据。这种基于RDD的容错机制使得Spark在故障恢复时具有较好的性能。
    • Flink:Flink提供了基于事件时间和水印的容错机制,可以处理乱序事件和延迟事件,并保证事件流的精确一致性。Flink的容错机制具有较低的恢复延迟。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BOOLEA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