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互联网:由各大ISP和国际机构组建的,覆盖全球范围的互连网;
●互连网可使用任意协议通信,互联网必须使用TCP/IP协议通信。
2、三种交换技术:【1】电路交换:用于电话网络;【2】报文交换:用于电报网络;【3】分组交换:用于现代计算机网络。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报文交换:数据以报文为单位存储转发;
●分组交换:数据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
3、信道:表示向某一方向传送信息的通道,一条通信线路在逻辑上往往对应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受信道。
4、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不涉及实现)。
5、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时序)。
6、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都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而网络层可以进行拥塞控制。
7、TCP/IP模型中,只有传输层由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而网络层依然可以拥塞控制。
二、物理层
1shizhunze、数据是信息的实体;信号是数据的载体。
2、奈奎斯特定理(奈氏准则):对应一个没有噪声,带宽有限的信道,极限波特率=2W(码元/秒);
3、香农定理:有噪声、带宽有限的信道,极限比特率=Wlog2(1+S/N)(b/s)。
4、正交幅度调制(QAM):将AM、PM结合起来,形成叠加信号;
5、物理层接口的特性:①机械特性:接线器的形状、尺寸、引脚数目、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②电气特性: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
③功能特性: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
④过程特性(规程特性):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6、物理层的设备:①中继器:只有两个端口,仅支持半双工通信,两个端口对应两个“网段”;
②集线器:本质是多端口中继器,各网段属于同一个冲突域。
●集线器、中继器不能无限串联,如10Base5的5-4-3原则;
●集线器连接的网络在物理上是星形拓扑、逻辑上是总线型拓扑。
三、数据链路层
1、奇校验码:整个校验码中,1的个数是奇数;偶校验码:整个校验码的1的个数是偶数;
●奇校验码仅能检测出奇数位错误,无纠错能力。
●将偶校验的信息位、校验位全部异或,若结果位0说明没有错误。
2、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码):可检测出所有的奇数个错误;可检测出所有的双比特错误;可检测出所有<=校验位长度的连续错误。
⭕K个信息位,R个校验位,若生成多项式选择得当,且2的R次幂>=K+R+1,则CRC码可纠正1位错。
3、纠错编码(海明校验码):将信息位分组进行偶校验,产生多个校验位,多个校验位标注出出错位置。
⭕若信息位是n位,校验位是k位,则共有2的k次幂种状态,则2的k次幂>=n+k+1;
4、滑动窗口机制:①停止-等待协议: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②后退N帧协议(GBN):发送窗口=2的n次幂-1,接收窗口=1;
③选择重传协议(SR):发送窗口=2的(n-1)次幂,接收窗口=2的(n-1)次幂;
🔺停止-等待协议不属于滑动窗口协议!
⭕三者均为自动重传请求协议(ARQ协议)。
5、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1】ALOHA协议:①纯ALOHA:准备好数据帧就立刻发送;
②时隙ALOHA:只有在每个时隙开始时才能发送
【2】CSMA协议:①非坚持CSMA协议:放弃监听信道,随机推迟一 段时间;
②1-坚持CSMA协议:坚持监听信道,若空闲立即 发送数据帧(发送概率为1);
③p-坚持CSMA协议:若空闲以概率p立即发送数 据帧,以概率1-p推迟一段 时间再发送。
【3】CSMA/CD协议: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即重发;
【4】CSMA/CA协议:先听后发、忙则退避。
●信道预约机制(解决隐蔽站问题):发送方广播RTS控制帧,AP广播CTS控制帧, 发送方收到CTS后可以发送数据帧,AP收到数据帧后,进行CRC校验,无差错就返回ACK帧;
帧间间隔IFS:①DIFS:最长的IFS,每次帧事务开始前需要等待的时间;
②SIFS:最短的IFS,收到一个帧后需要预留的一段处理时间;
③PIFS:中等长度的IFS。
6、令牌环网技术:一种局域网技术,环形拓扑结构,各节点“轮询访问”信道,不会发生信道冲突。用令牌传递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7、VLAN的划分可以根据①接口;②MAC地址;③IP地址。
8、802.11局域网的数据帧格式中的三个地址注意区分!!!
9、广域网使用点对点协议PPP,只支持全双工链路。
四、网络层
1、IP数据报格式!!!
2、特殊用途的IP地址总结!
3、子网划分!!!
4、路由聚合:对于一个路由转发表,如果几条路由表项的转发接口相同,部分网络前缀也相同,那么可以将这几条路由表项聚合为一条,也称构成超网。
5、私有IP地址:①10.0.0.0~10.255.255.255;
②172.16.0.0~172.31.2255.255;
③192.168.0.0~192.168.255.255.
6、IPv6数据报格式!固定40B基本首部,路由器不能分片!
7、IPv6向IPv4过渡的策略:①双栈协议;②隧道技术。
8、三种路由选择协议比较!!!
9、IP组播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5.255,只能作为分组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总是单播地址。
●以太网多播地址范围:01-00-5E-00-00-00~01-00-5E-7F-FF-FF。
⭕D类地址的后23位与多播MAC地址的后23位一一对应!
五、传输层
1、UDP数据报格式、TCP报文段格式!!!
2、UDP检验:二进制反码求和再取反。
3、TCP的连接与释放!!!
4、TCP拥塞控制:发送窗口=min[rwnd,cwnd];
●慢开始:拥塞窗口指数级增长;
●拥塞避免:达到慢开始门限值时,拥塞窗口线性增长;
●网络拥塞:设置新的慢开始门限值为拥塞窗口的一半,拥塞窗口置为1;
●快重传:发送方收到3个确认号相同的冗余ACK时,立即重传报文段;
●快恢复:一旦发生快重传,就将阈值、cwnd都设置为当前cwnd的一半,然后切换到拥塞避免算 法。
六、应用层
1、域名系统DNS!!!
●DNS服务: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
🔺域名和IP地址不是一一对应的!!!
2、文件传输协议FTP:基于C/S,控制连接始终保持,TCP控制连接端口21!!!
FTP传输模式:文本模式、二进制模式。
3、电子邮件:①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不能传送二进制对象,仅限于传送7为ASCII码。
②POP3协议:接收端邮件服务器读取邮件通过POP3协议发送给接收方的用户代理
4、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发送方用户代理用HTTP协议发送邮件到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服务器用SMTP协议将邮件发送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中,接收方邮件服务器再用HTTP协议将邮件发给接收方用户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