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盘的接口类型
接口类型 | 发展方向 | 应用场景 |
---|---|---|
IDE | SATA I/II/III | 个人PC机 |
SCSI | SAS | 服务器上 |
2磁盘命名规则
OS | IDE(并口) | SATA(串口) | SCSI |
---|---|---|---|
RHEL5 | /dev/hda | /dev/sda | /dev/sda |
RHEL6 | /dev/sda | /dev/sda | /dev/sda |
RHEL7 | /dev/sda | /dev/sda | /dev/sda |
1.2 磁盘划分
磁盘划分思路
-
进入分区表,使用fdisk新建分区
-
更新分区表(刷新分区表)
-
格式化分区 → 创建文件系统
-
挂载使用 → mount【开机自动挂载】
fdisk分区常用命令
lsblk:查看系统中的块设备及其挂载情况。
df -h:查看正在挂载的设备情况。
fdisk -l:查看当前系统的所有设备分区情况。
1.3 添加新的磁盘用来实验
点击完成;
使用fdisk分区工具
fdisk命令详解
fdisk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磁盘分区工具之一,它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方式来管理磁盘分区。
fdisk主要用于创建、删除、调整和查看磁盘分区。
fdisk工具的启动
# 查看所有磁盘及其分区
fdisk -l
# 操作指定磁盘(例如/dev/sdb)
fdisk /dev/sdb
fdisk交互式命令
启动fdisk工具后,会进入交互式命令模式,常用命令如下:
命令 | 功能描述 |
---|---|
m | 显示命令菜单 |
p | 打印分区表 |
n | 创建新分区 |
d | 删除分区 |
l | 列出所有已知的分区类型 |
t | 更改分区类型(系统ID) |
v | 验证分区表 |
w | 写入分区表并退出 |
q | 不保存退出 |
fdisk分区步骤
启动fdisk并选择磁盘:
fdisk /dev/sdb
创建新分区(按n
键):
分区格式化
文件系统介绍
在创建完分区后,需要对分区进行格式化,也就是创建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决定了操作系统如何在分区上组织和管理文件数据。
Linux常见文件系统类型
文件系统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ext2 | 不支持日志功能,适合小分区或闪存设备 | U盘、SD卡等 |
ext3 | 支持日志功能,可从ext2升级而来 | 通用存储 |
ext4 | ext3的改进版,支持更大文件和分区,性能更好 | 现代Linux系统主要选择 |
xfs | 高性能日志文件系统,支持大容量存储 | RHEL7/CentOS7默认文件系统 |
btrfs | 新型写时复制文件系统,支持快照、校验和等 | 高级存储需求 |
swap | 交换分区,用作虚拟内存 | 系统交换分区 |
mkfs命令详解
mkfs
命令用于在分区上创建新的文件系统,它实际上是一个前端程序,会根据指定的文件系统类型调用对应的格式化工具。
基本语法
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选项] 设备
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 基本格式化
mkfs.ext4 /dev/sdb1
# 等同于
mkfs -t ext4 /dev/sdb1
挂载格式化后的分区
格式化完成后,需要挂载文件系统才能使用:
# 创建挂载点
mkdir -p /mnt/data
# 临时挂载
mount /dev/sdb1 /mnt/data
# 查看挂载情况
df -h /mnt/data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要使分区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需要编辑/etc/fstab文件:
# 编辑fstab文件
vim /etc/fstab
添加如下内容:
# 设备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选项 转储 检查顺序
/dev/sdb1 /mnt/data ext4 defaults 0 2
# 或使用UUID(更稳定,推荐)
UUID=abcd1234-56ef-78ab-90cd-1234567890ab /mnt/data ext4 defaults 0 2
获取UUID:
# 获取分区的UUID
blkid /dev/sd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