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是一种常用的编程思想,它强调万物皆对象,因此在编程时我们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成程序中的对象,从而更好实现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与传统的基于函数的编程不同,面向对象编程注重于将数据与行为封装在一起,即对象既包含数据状态,还包含可调用的行为方法。
介绍
在深入阐述 Python 面向对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下面几个基本概念:
- 对象(Object):对象是 Python 中最基本的程序单元,它是一个封装了数据和功能的实体。在 Python 中,一切皆对象,从数字、字符串到函数和类,都可以被视为对象。
- 类(Class):类是对象的模板,用于描述具有相同特征和行为的一组对象。类定义了对象的属性(数据)和方法(行为),并负责创建和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 属性(Attribute):属性是对象的数据成员,用于存储与对象相关的信息。在类中,可以通过在类中定义变量来实现属性。
- 方法(Method):方法是对象的行为成员,用于描述对象应该如何响应消息和执行操作。在类中,可以通过在类中定义函数来实现方法。
面向对象(OOP)
在Python中,对象是类的实例,是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核心概念。Python通过类(Class)来创建对象,类定义了一组属性(也称为实例变量)和方法(也称为实例方法),这些共同构成了对象的特性。下面我将详细分析Python中的对象,包括类、实例、属性和方法,
类
类是一组相关属性和行为的集合
最常见的类是什么?人类!
人类的属性:有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两个耳朵、一个头、两只手、两条腿
人类的行为:走、跑、跳、呼吸、吃饭
对象
类的实例,由类创造。
人类是人吗?不是
你是人吗?是
所以。人类是一个抽象的类。你是具体的一个人类对象。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class
关键字定义类。
关键字class
后面跟着类名,类名通常是大写字母开头的单词,紧接着是(object)
,表示该类是从哪个类继承下来的。通常,如果没有合适的继承类,就使用object
类,这是所有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