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内存管理——slab分配器

Linux内核中的slab分配器主要用于解决小块内存的高效管理,减少内部碎片并作为对象的高速缓存。slab分配器通过kmem_cache结构描述高速缓存,每个缓存由多个slab组成,每个slab包含部分已分配和空闲对象。高速缓存分为普通和专用两类,kmalloc()和kfree()负责内存的申请和释放,而kmem_cache_create()和kmem_cache_destroy()则用于创建和销毁专用高速缓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内核中基于伙伴算法实现的分区页框分配器适合大块内存的请求,它所分配的内存区是以页框为基本单位的。对于内核中小块连续内存的请求,比如说几个字节或者几百个字节,如果依然分配一个页框来来满足该请求,那么这很明显就是一种浪费,即产生内部碎片(internal fragmentation)

为了解决小块内存的分配,Linux内核基于Solaris 2.4中的slab分配算法实现了自己的slab分配器。除此之外,slab分配器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一个高速缓存,它用来存储内核中那些经常分配并释放的对象。

1.slab分配器的基本原理

slab分配器中用到了对象这个概念,所谓对象就是内核中的数据结构以及对该数据结构进行创建和撤销的操作。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内核中经常使用的对象放到高速缓存中,并且由系统保持为初始的可利用状态。比如进程描述符,内核中会频繁对此数据进行申请和释放。当一个新进程创建时,内核会直接从slab分配器的高速缓存中获取一个已经初始化了的对象;当进程结束时,该结构所占的页框并不被释放,而是重新返回slab分配器中。如果没有基于对象的slab分配器,内核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分配、初始化以及释放一个对象。

slab分配器有以下三个基本目标:

1.减少伙伴算法在分配小块连续内存时所产生的内部碎片;

2.将频繁使用的对象缓存起来,减少分配、初始化和释放对象的时间开销。

3.通过着色技术调整对象以更好的使用硬件高速缓存;

2.slab分配器的结构

slab分配器为每种对象分配一个高速缓存,这个缓存可以看做是同类型对象的一种储备。每个高速缓存所占的内存区又被划分多个slab,每个slab是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页框组成。每个页框中包含若干个对象,既有已经分配的对象,也包含空闲的对象。slab分配器的大致组成图如下:

每个高速缓存通过kmem_cache结构来描述,这个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