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社会研究:从田野工作到理论分析
1. 研究概述与田野工作者角色
在对部落社会的研究中,我们关注个体和群体的行动选择以及策略限制。TAM和SAM并非社会组织的替代模型,而是同一模型的不同方面。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能看到变化的阶段,还能洞察变化的中间过程。现代化(如道路、学校、电力等)对传统对称部落秩序的经济平衡产生影响,激活了相互冲突的规范,这也是封装过程的症状和结果。
田野工作者的角色在分析性人类学专著中往往未得到充分探讨。了解田野工作者为何前往、谁派遣他们、与受访者的关系、为谁撰写研究报告以及在实地面临的具体问题至关重要。田野工作是一种极其个人化且具有创伤性的经历,最初几周常常会让人感到绝望和无助。研究者不断索取信息、时间和社会认可,却往往难以给予足够的回报。
以自身经历为例,田野工作让我身体几乎达到极限,社交上与同事、朋友甚至家人逐渐疏远。我开始思考自己从事这项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博士学位的荣誉与挑战,还是出于服务弱势群体、理解他人和自我的本能,亦或是一种逃避?或许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不过,回顾起来,我在村庄里也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结交了一些持久的友谊。
在部落地区进行调查工作面临诸多困难。例如,调查员长途跋涉到受访者住处,却常常发现人不在。虽然可以选择在晚上访谈,但地形复杂,日落之后难以找到路,而且陌生人在夜间行动存在危险。与以往在“开放”和“安全”部落地区总部进行的有限调查不同,我的研究是在远离总部的封闭地区进行的首次大规模调查,且涉及全面的参与观察。
尽管面临身体不适和潜在的政治风险(如国际政治紧张局势导致的官员遇袭或绑架事件),我的田野工作进展相对顺利。原因在于我能够轻松承担田野工作者的亲属角色,且并非处于陌生文化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