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编译器,包括了代码编译器(compiler),目标文件链接器(linker),库文件管理工具(如tc的tlib,gcc的ar),编译驱动工具(如VC的NMake,gcc的make),ANSI c/c++标准的头文件和库文件,扩展的头文件和库文件,集成开发环境(IDE),等等与编译相关的工具,所有这些工具的集合,就组成了广义上的编译器。
狭义的编译器,则仅指compiler。compiler只负责将源代码,即.c/.cxx/.cpp文件编译成为目标文件.o/.obj。编译过程的输入是源文件,包括自己书写的.c和.h以及系统提供的.h文件,编译的输出是目标文件。需要强调的一点时,在compile阶段,只处理源文件,所以不需要库文件和额外的目标文件的参与,因此,只要代码在语法上没有错误,compile就一定能产生目标文件。
对于一个广义的编译器来说以下几个部分是必备的:1.compiler,2.linker,3.系统提供的头文件和库文件。前面已经介绍了compiler,接下来看linker。
linker的功能是将目标文件进行装配,将浮动的地址变为确定的地址,这个工作是通过修改目标文件的重定位项来实现的,其具体的过程可以参考"Linker & loader"这本书,这是一本详细介绍linker和loader的好书,在此做个推荐。总之,link这一阶段处理的输入是目标文件,其输出是可执行文件,或动态库。
任何一个编译器都会提供库文件和与之对应的头文件,C/C++编译器一般都提供ANSI C/C++的库和相应的头文件。
从现在起我们就需要建立起一个概念,就是广义的编译过程,实际上是由编译和链接两个基本步骤组成的,如果能深刻的理解这两个步骤,就是一大进步了。
在编译器里,有一些默认的规定,我们需要了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