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级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发展历程
1. 现场级传感器与执行器概述
在自动化系统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搭配输入/输出(I/O)模块,是连接现场级与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人机界面(HMI)级的关键通信组件。PLC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输入,I),对其进行评估后操作执行器(输出,O)。通常,开环和/或闭环控制的设定值会从SCADA/HMI传输到PLC。
现场级的发展历程饶有趣味。由于从实验室到现场的测量技术需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许多传感器,尤其是分析测量技术中用于质量保证的传感器,曾是自动化链条的最后一环。分析测量技术的参数在发展进程中相对物理参数滞后。在过程自动化对传感器的环境和处理能力提出高要求之前,工厂自动化中的简单传感器就已与众多自动化组件一同投入使用。
过程测量技术中的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在自动化方面大致遵循相似的发展路径:
1. 最初以“独立设备”的形式存在于现场。
2. 接着通过模拟布线接入控制系统。
3. 随后传感器实现了初步数字化,但仍采用模拟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到控制室。
4. 后来出现了具备数字通信功能的紧凑型传感器,通信方式从4…20 mA HART发展到PROFIBUS PA、FF H1、PROFIBUS DP、EtherNet/IP、PROFINET和EtherCAT,后三种现场总线基于以太网。
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伴随着电子设备性能的提升、软件架构和语言的进步、设备的小型化、对环境和爆炸环境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加快以及评估算法的复杂化。以pH传感为例,它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化学、制药、食品工业、采矿、能源工业、木材工业等几乎所有行业,其发展历程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