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ec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本文介绍了IPsec及其相关组件,包括PF_KEY、klips、NETKEY、xfrm、racoon、pluto等,详细解释了这些组件的功能、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问题提出:什么是xfrm,racoon,netkey,PF_KEY,netlink,clips,26sec,Setkey,KAME,ipsec?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框架结构,通过使用加密的安全服务以确保在网络上进程保密而安全的通讯。IPsec IP层协议安全主要包括一个IP包进程模块和一个密钥交换模块,IPsec包的处理模块是基本IPsec安全策略(SP)和安全关联(SA)的。

PF_KEY:PF_KEY是密钥管理套接子,在UNPV13e 第19章有介绍。

klips或是NETKEY实现IP数据包的安全接受或发送的进程。在内核域中运行,主要负责控制管理SA及密钥,同时处理数据包的加密和解密工作。

klips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通信接口socket PF_KEY(klips是pluto自带的,而这个PF_KEY是clips自带的,Linux内核也有PF_KEY的实现,所以这两种PF_KEY是不一样的),负责注册和初始化模块,数据包处理和转发模块,数据包的接收和处理模块,SA的管理模块,SHA1、MD5算法实现模块,路由器的基数实现模块,PF_KEY2协议实现模块,其它一些相关子模块。KLIPS不支持IPv6

NETKEY:又称26sec,通信接口socket netlink, 该部分实现包含在2.6内核中,实际是对KAME项目的重写。

xfrm:指处理IP数据包的网络框架。是IPSec SPD/SAD的管理模块,与原网络架构的路由和网络数据处理密切相关,策略检查、SA的获取都属于xfrm.支持pf_key和netlink.

racoon:一个密钥管理守护进程,实现用户中的IKE密钥协商模块,主要用于自动方式下与通信对端相应模块的SA协商(相当于openswan的pluto吧),配置管理模块由Setkey实现,用来手动配置SP、SA,完成SPD、SAD的人工管理(相当于openswan的whack?)。为实现racoon和Setkey模块与内核交互,需使用PF_KEYv2套接字

pluto密钥交换协议(IKE)的守护进程。主要实现IKE协议,以及完成SA的交互。如果pluto使用clips,则使用PF_KEY套接字;如果pluto使用NETKEY,则使用NETLINK_XFRM套接字。

SA,SP,SADB等具体在代码中怎么操作,代码中的含义是什么?数据是怎么组织的?

IKE,ipsec,pluto的深入理解?

安全策略(Security Policy,简写为SP):定义对满足条件IP报文进行安全处理的规则。即下面的一条路由。或者另一描述:安全策略是用来识别一个数据包是应该处理、忽略、还是应该丢弃。

安全关联(SecurityAssociation,简写为SA):这是这组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RFC文档中要求所有实现中必须包含的一个概念。它为当前IP报文的鉴别、加密处理提供必要的算法标识和算法相关的参数。安全关联是由当前IP报文的目的地址、SPI值及协议这个三元组(即SAID)唯一确定的

安全参数指针(SecurityParameter Index ,简写为SPI):是一个32位的整数,用来标识当前IP报文所对应的安全关联

安全策略数据库(Security PolicyDatabase,简写为SPDB):存放所有本机安全策略的集合

安全关联数据库(SecurityAssociation Database ,简写为SADB):是存放本机所有安全关联的集合

pluto可支持内核使用KLIPS或NETKEY实现IPSEC,前者的通信接口socket是PF_KEY, 后者的通信接口是netlink, 另外也支持内核无IPSEC的情况(NO_KERNEL), 不过基本就没什么意义。KLIPS的IPSEC实现是通过构造ipsec*虚拟网卡来实现的, 将数据从该网卡发送, 就意味着对数据进行加密; 从该网卡获取数据, 就是对数据包进行解密。因此安全策略(SP)实际是根据路由来进行的,因此配置加密路由就是配置安全策略,因此专门引入了eroute概念来描述这类路由。(此段引用yfydz的openswan实现)

转自:http://www.voidcn.com/blog/jeason29/article/p-3409010.html

03-08
### IPSec协议详解 #### IPSec概述 IPSec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是一种工业标准网络安全协议,工作在网络层(OSI模型的第三层),为IP网络通信提供透明的安全服务[^4]。该协议旨在保障TCP/IP通信不被窃听和篡改,并能有效抵御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 #### 工作机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IPSec通过对等实体之间创建双向安全联盟(SA, Security Association),从而构建起一条用于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隧道。这种机制允许两端设备验证彼此身份并协商加密算法和其他参数设置[^1]。 #### 组成部分 虽然常被称为单一“协议”,但实际上IPSec更像是一套框架或体系结构,内部包含了多种具体的技术组件共同协作以达成所需的功能: - **AH(Authentication Header)**: 提供源地址认证及完整性校验; - **ESP(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支持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保护; - **IKE(Internet Key Exchange)**: 基于应用层运行在UDP之上,负责自动化地处理密钥交换过程以及SA初始化等工作[^3]; 这些组成部分各自承担特定职责,在实际部署时可根据需求灵活选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性要求。 ```python # Python伪代码展示如何配置基本的IPSec连接(仅作为概念说明) def setup_ipsec_connection(local_gateway, remote_gateway): # 配置IKE策略 ike_policy = { 'encryption': 'aes', 'integrity': 'sha256' } # 创建IKE SA create_ike_sa(ike_policy) # 定义IPSec提议 ipsec_proposal = [ {'protocol': 'esp', 'transform': [{'name': 'aes'}, {'name': 'sha256'}]} ] # 构建IPSec SA build_ipsec_sa(ipsec_proposal, local_gateway, remote_gateway) ``` #### 应用范围 作为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IPSec使得通信双方可以直接对其交互的数据流实施加解密操作而不必依赖中间节点的支持。这意味着即使在整个路径上的其他路由器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也不会影响整体的安全性效果。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