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滑的狐狸160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6、软件开发中改善软因素的框架研究
本博文探讨了在软件开发中改善软因素的框架研究。软因素,如人员动机和团队协作,对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研究通过访谈业务流程分析师(BPA)并开发一个支持BPA工作的框架,探索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软因素以提升软件开发绩效。框架涵盖分析建模、人员激励、团队合作和流程改进四大领域,并通过评估和访谈验证其有效性。研究指出,虽然框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潜力,但仍需进一步优化以应对时间压力和组织政治等现实挑战。未来研究将聚焦框架的实际应用、软因素指标优化、时间管理支持以及政治问题处理。原创 2025-08-19 08:59:17 · 25 阅读 · 0 评论 -
25、离岸软件开发与软件开发软因素改善框架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离岸软件开发中的驱动因素与挑战,以及文化差异对离岸业务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针对软件开发中软因素改善的支持框架,特别是针对业务流程分析师(BPA)的角色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和框架构建,为解决知识转移、沟通障碍和文化冲突等问题提供了思路。文章展望了未来软因素支持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跨文化融合和个性化支持等,为软件开发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原创 2025-08-18 12:21:50 · 27 阅读 · 0 评论 -
24、软件流程改进与离岸软件开发的多维度分析
本文对软件流程改进与离岸软件开发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在软件流程改进方面,强调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渐进式改进的重要性;而在离岸开发方面,从财务、个人教育、组织成熟度以及文化四个维度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文章结合案例研究和实际数据,为企业在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制定离岸开发战略方面提供了具体建议。原创 2025-08-17 10:44:53 · 21 阅读 · 0 评论 -
23、项目网络与电子流程指南助力软件流程改进
本文探讨了中型软件公司 Spacetec 如何通过引入电子流程指南(EPG)和项目网络(PW),并将其与行政系统集成,实现软件流程的改进。通过三个阶段的实施,公司克服了手动质量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成功满足了 ISO 9001:2000 的要求。文章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诊断、行动计划、评估和学习总结,展示了流程研讨会的参与如何显著提升 EPG 和 PW 的使用效率。最终,集成阶段进一步提高了项目报告质量,减少了时间消耗,并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原创 2025-08-16 13:15:03 · 17 阅读 · 0 评论 -
22、软件审查流程改进与电子流程指南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软件审查流程的改进方法,并分析了电子流程指南(EPG)在软件公司中的应用。通过NTNU实验2的研究,揭示了经验对不同类型代码缺陷检测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审查团队构建、检查表设计和电子流程指南推广的具体建议。此外,文章结合Kongsberg Spacetec公司的案例,展示了电子流程指南的引入流程,并通过mermaid流程图直观呈现了实验与指南应用的关联。最后,文章强调了持续改进机制的重要性,并展望了电子流程指南未来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08-15 14:15:42 · 14 阅读 · 0 评论 -
21、软件评估与检查的优化策略
本博客探讨了软件评估与代码检查的优化策略,重点分析了目标驱动的ISO 15504评估过程支持方法,并结合多个实验案例研究了影响代码检查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提出了关于检查组规模、经验类型和会议机制的优化建议。未来的工作将聚焦于目标驱动模型检查、知识库创建和工具支持开发,以提升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原创 2025-08-14 10:16:24 · 20 阅读 · 0 评论 -
20、支持ISO 15504评估过程的目标驱动需求工程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目标驱动的需求工程(RE)方法支持ISO/IEC 15504标准的过程评估。通过i*方法的建模能力,对过程目的、结果、评估指标、评估工具以及组织的业务目标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建模。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达成利益相关者的共识,还能提高过程模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结合案例研究,展示了目标驱动方法在知识管理、运营风险管理及IT服务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原创 2025-08-13 12:30:34 · 14 阅读 · 0 评论 -
19、中小企业使用Rational统一过程案例研究及目标驱动需求工程应用
本文探讨了Rational统一过程(RUP)在中小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及目标驱动需求工程在ISO/IEC 15504评估过程中的支持作用。通过分析四个具体项目对RUP的使用情况及受访者的反馈,总结了RUP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改进建议。同时,文章介绍了目标驱动需求工程如何帮助应对ISO/IEC 15504标准中的挑战,并详细描述了其在流程模型设计、一致性检查和裁剪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最终强调了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方法的重要性,以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原创 2025-08-12 11:01:10 · 21 阅读 · 0 评论 -
18、软件过程改进参考模型与统一过程应用案例分析
本文分析了巴西中小企业采用 MR mps Br 进行软件过程改进的实践,以及挪威中小企业使用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的案例。通过这两个案例,探讨了不同软件过程改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挑战及关键成功因素,为其他企业在选择和实施软件过程改进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原创 2025-08-11 16:57:36 · 24 阅读 · 0 评论 -
17、软件流程质量评估与改进:综合方法解析
本文介绍了软件流程质量评估与改进的综合方法,包括基于流程的质量属性测量模型,详细分析了可用性、可维护性以及周期时间和成本的改进效果。同时,以巴西的软件流程改进(mps Br)项目为案例,探讨了中小型企业在流程改进中的策略和实践,并介绍了支持流程改进的工具环境Taba Workstation及其集成工具。通过模型评估、试点经验和工具支持,为组织提升流程质量提供了可行路径和实践经验。原创 2025-08-10 16:10:55 · 18 阅读 · 0 评论 -
16、基于流程的业务流程质量属性测量模型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流程的业务流程质量属性测量模型,结合DeLone和McLean的IS成功模型、Seddon的IS有效性矩阵等背景理论,提出了涵盖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的四级测量模型结构,并通过一个物资请求业务流程的实施案例展示了该模型的应用价值。该模型能够有效揭示信息系统对业务流程的影响,为流程改进提供量化参考。原创 2025-08-09 11:59:23 · 26 阅读 · 0 评论 -
15、RAMALA与业务流程质量评估:软件过程改进的有效途径
本文介绍了RAMALA知识库作为软件过程改进的有效途径,涵盖其在软件工程知识库构建、组织软件过程定义与评估、软件过程改进跟踪等方面的功能。同时,提出了基于过程的业务流程质量属性测量方法,以补充现有基于产品的组织绩效模型的局限。结合RAMALA与质量属性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更全面的软件过程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助力组织持续改进与发展。原创 2025-08-08 13:05:35 · 27 阅读 · 0 评论 -
14、软件过程改进的关键方法:FMEA与RAMALA知识库
本文介绍了两种提升软件开发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方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RAMALA知识库。FMEA帮助开发者在早期识别潜在故障模式并采取预防措施,涵盖功能FMEA和详细FMEA的应用与实施步骤;RAMALA知识库则为小型软件组织提供经济高效的软件过程改进解决方案,支持过程定义、评估及改进跟踪,从而提升整体开发效率和质量。原创 2025-08-07 15:31:18 · 21 阅读 · 0 评论 -
13、IT服务水平协议与软件安全改进策略
本文探讨了IT服务水平协议(SLA)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三种战略选择:成本导向型、聚焦型和差异化SLA定义策略,以优化IT服务管理。同时,文章引入了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技术,用于提升关键业务软件的安全性,分析了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步骤、优势与挑战,并给出了实施FMEA的具体流程与建议,旨在提高软件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原创 2025-08-06 12:29:42 · 21 阅读 · 0 评论 -
12、以客户为导向的 IT 服务水平协议规范与评估
本文探讨了以客户为导向的IT服务水平协议(SLA)规范与评估方法,指出现有SLA往往过于关注技术指标,而忽视了客户的实际需求。通过引入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整合客户和工程师的视角,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SLA指标。文章结合德国电信服务提供商的案例研究,展示了QFD在SLA定义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总结了制定客户导向型SLA的关键经验。未来,随着智能化、个性化和数据驱动决策的发展,IT服务管理将更加贴近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原创 2025-08-05 13:17:08 · 22 阅读 · 0 评论 -
11、提升组织能力:AIM模型与IT服务水平协议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AIM(能力改进模型)和客户导向的IT服务水平协议(SLA)来提升组织的能力和服务质量。AIM模型通过评估多个参数帮助组织识别关键改进领域,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而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的SLA方法则关注客户需求,将客户期望与技术性能标准关联,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文章结合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并提出了组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08-04 09:46:47 · 40 阅读 · 0 评论 -
10、软件过程中的改进挑战与能力提升模型
本文探讨了软件过程改进(SPI)在实际实施中面临的挑战,并通过研究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构建了能力改进模型(AIM),用于评估组织的改进能力。AIM模型包含19个参数,分为企业基础、项目启动、项目执行和结果使用四个方面,帮助组织识别优势与不足,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文章还展示了模型的应用流程和示例,强调持续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性,为IT组织提升竞争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8-03 16:39:38 · 14 阅读 · 0 评论 -
9、软件开发管理的惨痛教训:真实世界的恐怖故事
本文通过两个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软件开发管理中的惨痛教训,从软因素(教育、心理、文化和社会)和硬因素(基础设施、组织管理和监控测量)多个维度分析了问题根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帮助企业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原创 2025-08-02 13:13:47 · 18 阅读 · 0 评论 -
8、软件行业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深度剖析
本文深入剖析了软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需求管理不善、项目估算不准、文档管理不当以及对质量的忽视等,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文章强调了完善流程管理、提升质量意识以及持续优化软件过程的重要性,旨在帮助软件组织提升竞争力,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原创 2025-08-01 09:49:10 · 32 阅读 · 0 评论 -
7、爱尔兰软件行业的质量态度与经验洞察
本文探讨了爱尔兰软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软件质量和质量流程的态度与经验。文章分析了爱尔兰软件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税收优势、英语劳动力资源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同时指出其面临的挑战,如全球竞争加剧和需求捕获问题。研究通过访谈和在线问卷的方式,揭示了行业对质量的定义、质量模型的采用情况以及软件开发中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尽管爱尔兰软件行业在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需求问题仍是影响软件质量的核心挑战。原创 2025-07-31 13:21:43 · 27 阅读 · 0 评论 -
6、软件测试研究方向的发现与排名
本文采用德尔菲衍生调查方法,通过四个阶段的研究过程,确定了软件测试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发现,过程改进被列为最重要的研究问题,其次是测试自动化和测试工具,第三是标准化。这些研究方向包括开发和测试过程的集成、测试工具的自动化以及标准化对软件质量的提升。研究结果适用于电信和自动化领域的实时系统,但在其他应用类型中可能有所不同。后续研究建议关注开发和测试过程之间的信息流和交互,以进一步提高软件测试和开发的整体效率。原创 2025-07-30 09:41:37 · 49 阅读 · 0 评论 -
5、结对编程与并排编程对比及软件测试研究方向探索
本博文探讨了结对编程(XP)与并排编程(SbS)的对比实验,以及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方向。通过在波兹南工业大学进行的编程实验,分析了不同编程方式在完成时间、工作量和代码熟悉度方面的差异,并总结了SbS作为XP替代方案的优劣势。同时,博文还通过德尔菲法的衍生方法,明确了软件测试研究的优先方向,包括过程改进、测试自动化与工具、测试标准化等内容。最终,文章从实验与调查出发,提出了对未来编程方式选择和软件测试研究的启示与展望。原创 2025-07-29 16:54:16 · 37 阅读 · 0 评论 -
4、敏捷实践部署与编程实验研究
本文探讨了敏捷实践在组织中的部署与编程实验研究的相关内容。通过对项目复盘、PIW(迭代后研讨会)以及组织改进研讨会的分析,揭示了敏捷实践中适合与不适合的实践及其改进措施。同时,编程实验比较了并排编程和XP式结对编程的效率,指出并排编程较低的工作量开销使其成为一种有趣的替代方案。文章还讨论了敏捷实践部署与编程实验的协同发展关系,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以期为软件开发人员和组织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持。原创 2025-07-28 12:27:42 · 21 阅读 · 0 评论 -
3、组织中敏捷实践的部署:案例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敏捷部署框架,旨在帮助组织在敏捷软件开发环境中系统地选择、部署和调整敏捷实践。通过与传统软件过程改进方法(如QIP)相结合,该框架强调迭代执行和反馈机制,以实现持续改进。案例研究基于F-Secure Corporation的Phantom项目,验证了框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并总结了在部署敏捷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原创 2025-07-27 14:46:47 · 25 阅读 · 0 评论 -
2、敏捷模式框架:软件开发的高效解决方案
本文深入探讨了敏捷模式框架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作为一种高效应对复杂、时间敏感商业环境的解决方案。文章详细解析了敏捷模式框架的核心元素,包括实践模式、概念和原则,并与其他软件开发方法进行了对比。此外,还提供了应用敏捷模式的指南,分析了其优势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实际案例和建议,帮助团队更好地采用敏捷模式,提高灵活性、协作效率和软件质量。原创 2025-07-26 12:56:57 · 37 阅读 · 0 评论 -
1、软件过程改进与敏捷模式框架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软件过程改进(SPI)与敏捷模式框架的核心内容,介绍了 EuroSPI 组织及其在推动软件管理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重点讨论了敏捷模式框架的构成与应用,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敏捷实践的经验教训,并探讨了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其他研究方向,如软件测试、质量与知识管理、以及工程开发中的实践应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25 12:44:56 · 1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