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片上网络架构与设计方法解析

片上网络架构与设计方法解析

1. 引言

随着设备几何尺寸的缩小,集成密度不断提高,这为满足多媒体处理、汽车、环境智能等领域应用的计算需求提供了可能。例如,典型的环境智能任务计算负载范围广泛,从轻量级音频处理的 10 MOPS 到视频处理的 3 GOPS,多语言对话界面的 20 GOPS,甚至合成视频生成的 1 TOPS。同时,这些工作负载需要在严格的功率限制(从几瓦的插电式设备到几毫瓦的便携式和可穿戴设备)、可承受的成本和高可靠性的条件下完成。

系统架构和设计技术必须适应大规模集成和基本设备小型化带来的挑战。为应对应用和集成的复杂性挑战以及由此产生的设计生产力差距,片上系统(SoC)越来越多地通过重用大规模可编程组件(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媒体处理器)、大型嵌入式内存宏以及众多标准外设和专用协处理器来设计。在这种重用主导的背景下,系统集成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组件间通信架构的可扩展性。

传统的全局通信存在诸多问题,如能量无法随设备缩放而降低,全局线的传播延迟可能远超时钟周期,驱动线消耗的功率在功率分配中占主导地位,且准确估计延迟变得越来越困难,电气噪声还可能导致位翻转,使得数字值在导线上的传输缓慢、功耗高且本质上不可靠。

片上网络(NoC)被许多研究人员和设计师视为解决“互连瓶颈”的方案。其基本理念是,片上互连架构应采用与宏观通信网络相同的设计原则,宏观通信网络在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展现出了可持续的可扩展性、指数级提升的性能、出色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2. 片上总线

2.1 片上总线的起源与局限性

片上总线最初的设计是模仿片外总线,基于用通用组件构建电路板和用 IP 核构建片上系统的类比。总线依赖共享通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