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4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4、(U)SIM 智能卡的自动测试生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AGATHA 工具和 UML 状态图的(U)SIM 智能卡自动测试生成方法。通过符号执行技术,结合 UML 状态图对智能卡功能进行建模,能够高效生成全面的测试用例,覆盖所有规范路径。文章以 CHANGE CHV 功能为例,展示了测试用例的设计、规范表示以及自动测试生成的实际应用。与其他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规范覆盖和测试准确性方面具有优势,同时通过启发式方法缓解了组合爆炸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步骤,并展望了其在智能卡开发中的潜力。原创 2025-07-31 09:57:20 · 42 阅读 · 0 评论 -
43、(U)SIM 智能卡的自动测试生成
本文探讨了在(U)SIM智能卡开发中应用自动测试生成的方法,旨在提升测试覆盖率和质量。通过使用AGATHA工具,结合UML建模与符号执行技术,实现了对智能卡规格的详尽验证,并自动生成测试用例以发现潜在漏洞。文章详细介绍了AGATHA的工作原理、符号执行机制、测试提取方法及其在智能卡测试中的应用示例,如PIN命令的测试过程。最终,总结了AGATHA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原创 2025-07-30 13:01:32 · 39 阅读 · 0 评论 -
42、基于形式化方法的低占用 Java 到本地代码编译优化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形式化方法的低占用Java到本地代码编译优化方案。通过在Java代码中添加JML注释描述方法的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和异常情况,结合BCSL规范、验证条件生成和程序证明技术,能够安全地移除运行时异常检查,显著降低本地代码的内存占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智能卡应用和嵌入式系统组件中表现优异,优化后的本地代码大小接近原始字节码,同时保持了较高的程序安全性。文章还讨论了该方法在多线程程序、动态代码加载等场景下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29 13:06:48 · 15 阅读 · 0 评论 -
41、低占用的 Java 到本地代码编译方案:使用形式化方法
本文探讨了一种通过形式化方法优化 Java 到本地代码编译的方案,旨在减少资源受限系统中 Java 程序的内存占用。该方法利用 JML 注释和 JACK 验证框架,对运行时异常进行证明,并在提前编译过程中安全地移除不必要的检查,从而显著减小本地代码体积。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代码内存占用可减少多达 70%,接近 Java 字节码的大小。尽管在注释编写、验证效率及对并发程序的支持方面存在局限,但该方案为嵌入式设备中的 Java 高效执行提供了可行路径。原创 2025-07-28 13:49:05 · 18 阅读 · 0 评论 -
40、基于形式化精化的Java Card原生API认证
本文介绍了基于形式化精化的Java Card原生API认证方法。通过使用FSP、HLD和LLD三个中间模型,并在Coq中进行形式化证明,验证了原生函数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该方法通过精化假设和证明方案,确保从抽象规范到具体实现的转换正确无误,为Java Card系统的高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障。原创 2025-07-27 14:33:21 · 13 阅读 · 0 评论 -
39、基于形式化精化验证原生 Java Card API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形式化精化的方法,用于验证原生 Java Card API 的正确性。通过构建功能规范模型(FSP)、高级模型(HLD)和低级模型(LLD),并使用 Coq 证明助手对每个细化步骤进行形式化证明,实现了从抽象规范到具体实现的逐步细化。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为 Java Card 开发提供了更高效的验证途径。原创 2025-07-26 13:06:20 · 11 阅读 · 0 评论 -
38、保障 RFID 隐私与验证 Java 卡 API 的创新方案
本文介绍了一种保障RFID系统中标签隐私安全的创新方案——MARP,以及一种用于验证Java卡本地API函数的形式化方法。MARP方案通过标签数据收集与注册、隐私保护阶段、认证阶段和主方案,有效确保了标签通信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降低了伪造标签的可能性。同时,基于细化的形式化验证方法为Java卡本地API函数的安全性和正确性提供了可靠保障,解决了现有方法在处理本地方法时的困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25 11:16:06 · 15 阅读 · 0 评论 -
37、RFID隐私保护:噪声标签与MARP方案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RFID系统中的隐私保护问题,重点分析了噪声标签与MARP方案的实现机制。噪声标签通过生成随机比特增强安全性,而MARP方案则利用移动代理设备为低成本标签提供高级隐私保护。文章详细解析了NTP协议的安全假设、现有隐私保护方案的局限性,以及MARP的工作原理与优势,为RFID系统的隐私安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24 10:51:31 · 19 阅读 · 0 评论 -
36、用于 RFID 标签的优质密钥交换协议:噪声标签技术解析
本文介绍了基于噪声标签的 RFID 密钥交换协议,该技术通过在通信信道中注入噪声,实现阅读器与标签之间安全的密钥交换,有效解决 RFID 技术中的隐私和安全问题。文章详细解析了三种协议版本,包括基于比特的两个版本和基于代码的协议,并探讨了其在电子护照、图书馆等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协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思路和实施建议,为 RFID 技术的安全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7-23 09:48:30 · 16 阅读 · 0 评论 -
35、中低成本 RFID 标签密码算法的功率约束分析与密钥交换协议
本博客围绕中低成本RFID标签的密码算法功率约束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了RFID标签功耗与距离的关系、基本逻辑模块的功耗估算方法以及密码算法的实现可行性。同时,博客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密钥交换协议——噪声标签协议(NTP),该协议通过引入噪声标签干扰窃听者,实现了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安全通信。文章还对现有密钥交换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NTP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原创 2025-07-22 15:00:47 · 18 阅读 · 0 评论 -
34、智能卡离线群组签名与中低成本RFID标签加密算法的功耗分析
本文探讨了智能卡离线群组签名与中低成本RFID标签加密算法的功耗分析。针对智能卡群组签名中的成员资格验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签名方案,通过在签名中引入日期元素和风险管理机制,实现了签名者和验证者的离线交互,提升了实用性和安全性。同时,针对RFID标签的安全与成本矛盾,通过估算标签的可用能量,并对比不同加密算法的能量需求,为评估和优化RFID标签上的加密算法提供了依据。这两项研究分别在智能卡签名和RFID安全领域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方向。原创 2025-07-21 16:37:38 · 38 阅读 · 0 评论 -
33、基于智能卡的离线群组签名方案解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智能卡的离线群组签名方案,分析了传统静态和动态群组签名方案的优缺点,特别是在成员撤销和离线操作方面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群组签名方案,通过引入时间戳和验证端的风险管理机制,解决了成员资格验证问题,并支持签名者和验证者的离线操作。新方案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签名和验证的效率,为未来群组签名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原创 2025-07-20 13:12:31 · 118 阅读 · 0 评论 -
32、智能卡上蒙哥马利乘法的优化使用及离线组签名方案
本文探讨了在智能卡环境下使用蒙哥马利乘法对多种密码学算法进行优化的方法,包括RSA、CRT RSA、GQ2和ECDSA算法。通过优化预计算和调整算法步骤,显著提升了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执行效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一种新的离线组签名方案,解决了现有方案依赖在线验证的问题,为智能卡在金融支付、身份认证和物联网等场景下的应用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安全性。原创 2025-07-19 11:41:25 · 18 阅读 · 0 评论 -
31、低成本RFID系统隐私加密技术与智能卡蒙哥马利乘法优化
本文探讨了低成本RFID系统的隐私加密技术和智能卡中蒙哥马利乘法的优化方法。针对RFID系统,分析了关键数据元素及其隐私保护机制,并介绍了不同类型的RFID读取器及其应用场景。对于智能卡,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蒙哥马利乘法优化方案,适用于RSA、CRT RSA、GQ2算法和ECDSA签名等公钥密码系统,有效提升了低资源设备的性能。原创 2025-07-18 14:46:35 · 21 阅读 · 0 评论 -
30、低成本加密技术保障 RFID 系统隐私
本文探讨了 RFID 技术在检测、认证和识别方面的应用需求,以及隐私保护方面的挑战。通过分析过往的隐私保护方法,提出了一种集成轻量级加密机制的通用方案,以低成本保障 RFID 系统的隐私性和安全性。方案支持不同知识水平的读取器获取不同层次的信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文章还展望了未来优化方向和实践建议,推动 RFID 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原创 2025-07-17 11:25:46 · 16 阅读 · 0 评论 -
29、小型嵌入式应用的加密算法及RFID系统隐私保护方案
本文探讨了SEAn,b加密算法的抗攻击特性、性能分析及其在小型嵌入式应用中的高效实现,同时提出了一种RFID系统的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通过低成本加密技术解决RFID标签广播唯一标识符引发的隐私问题,兼顾兼容性与灵活性,适用于库存管理、交通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等场景。文章为加密算法优化与隐私保护技术在RFID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16 12:52:54 · 15 阅读 · 0 评论 -
28、SEA:适用于小型嵌入式应用的可扩展加密算法
SEA(Scalable Encryption Algorithm)是一种专为小型嵌入式设备设计的可扩展加密算法,满足低资源需求、小代码尺寸和高效安全性的要求。基于Feistel结构,SEA通过参数化设计支持多种数据块和密钥大小,并结合替换盒、位和字旋转、模2^b加法等基本操作,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和扩散能力。其加密与解密过程对称且高效,适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等资源受限的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15 15:17:57 · 20 阅读 · 0 评论 -
27、匿名认证与可扩展加密算法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匿名认证系统与可扩展加密算法的设计与应用。匿名认证系统通过多种协议实现了在不同场景下的匿名性、可撤销性与关联性控制,结合零知识证明和ElGamal加密技术,确保了用户身份的隐私与安全。可扩展加密算法则专注于资源受限环境下的高效加密,具备小代码体积与低内存占用的特点。文章还对两者的核心特性、应用场景及未来优化方向进行了详细探讨,为实际系统设计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原创 2025-07-14 14:00:44 · 13 阅读 · 0 评论 -
26、支持可选共享匿名撤销与可链接性的匿名认证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可选共享匿名撤销与可链接性的基于智能卡的匿名认证方案。该方案利用零知识证明、ElGamal加密和离散对数问题等密码学技术,实现了三种不同特性的认证协议(AnonAuth1、AnonAuth2、AnonAuth3),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用户隐私保护和可追溯性的需求。通过撤销中心和信任中心的协作,可在必要时撤销用户匿名性并实现行为关联。方案在电子货币、安全拍卖、物理访问控制等多个场景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13 12:39:17 · 12 阅读 · 0 评论 -
25、网络智能卡中的多级数据包过滤技术
本文介绍了网络智能卡中的多级数据包过滤技术,详细阐述了多级过滤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包括中断服务例程(ISR)过滤、预内存分配阶段过滤以及协议栈阶段过滤。通过多级过滤机制,可以在不同阶段对数据包进行高效筛选,从而提升网络安全性、减少内存占用并优化系统性能。文章还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场景,如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物联网设备安全和数据中心网络优化,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过滤规则、与新兴技术的融合以及硬件加速支持。原创 2025-07-12 11:36:47 · 14 阅读 · 0 评论 -
24、智能卡防火墙与多阶段数据包过滤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智能卡防火墙与多阶段数据包过滤技术,探讨了智能卡防火墙的供电方式、应用场景及其在企业与个人安全访问中的作用。同时,针对网络智能卡资源受限的特点,提出了多阶段数据包过滤方法,详细分析了其各阶段过滤机制、硬件与软件实现方式,并对比了其相对于传统数据包过滤的优势。文章展示了该技术在提升网络安全性和资源利用率方面的巨大潜力,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1 14:14:26 · 13 阅读 · 0 评论 -
23、智能卡防火墙再探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智能卡上实现网络防火墙功能。首先介绍了联网智能卡的网络架构及其特性,分析了如何在仅具备单一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实现防火墙功能,提出了基于代理模式的简单防火墙设计方案。同时,文章总结了相关的安全假设,并讨论了智能卡防火墙所能提供的安全级别。最后,列举了多种应用场景,包括便携式防火墙、移动设备安全、物联网设备防护以及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展示了智能卡防火墙的广泛前景。原创 2025-07-10 16:40:16 · 16 阅读 · 0 评论 -
21、椭圆曲线密码系统的功耗分析与智能卡应用研究
本文探讨了椭圆曲线密码系统(ECC)中的功耗分析技术,并研究了其在智能卡应用于新兴无线网络中的安全性与性能挑战。通过分析蒙哥马利模乘和模平方运算的功耗差异,揭示了其在差分功耗分析攻击中的应用,并针对统一加法公式和蒙哥马利形式椭圆曲线提出了具体的攻击方法。同时,研究了智能卡在Wi-Fi或WiMax等无线网络中的EAP协议实现,分析了其性能瓶颈及优化策略。文章还介绍了新的智能卡类型和基于可信EAP模块的远程管理方法,为提升无线网络认证的安全性与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原创 2025-07-08 14:49:03 · 15 阅读 · 0 评论 -
20、利用乘法与平方的差分功耗对椭圆曲线密码系统进行功耗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模乘法和模平方之间差分功耗的新型功耗分析攻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椭圆曲线密码系统(ECC)中的两种常见抗攻击对策:基于统一加法公式和Montgomery阶梯算法。通过分析CMOS电路中信号转换概率的偏差,揭示了模乘法和模平方操作在功耗上的差异,并通过网表时序仿真验证了这一差异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攻击者可以利用这种差分功耗区分椭圆曲线点加法(ECADD)和点加倍(ECDBL)操作,从而推断出秘密标量信息。该工作强调了在ECC实现中考虑模乘法与模平方功耗差异的重要性,并为未来抗侧信道攻击的设计原创 2025-07-07 13:40:34 · 16 阅读 · 0 评论 -
19、高级加密标准(AES)的增强差分故障攻击及集成块密码分析
本文探讨了针对高级加密标准(AES)的增强差分故障攻击(DFA)方法,分析了现有密钥调度对策的不足,并详细介绍了Square-DFA和Impossible-DFA两种特殊攻击形式。此外,文章还回顾了集成块密码分析的发展,总结了不同攻击方法在不同故障诱导位置的应用与效果,为密码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原创 2025-07-06 16:10:08 · 20 阅读 · 0 评论 -
18、利用分组密码密码分析技术增强侧信道攻击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分组密码密码分析技术(如Square攻击和不可能差分密码分析)增强侧信道攻击(尤其是差分故障分析DFA)的有效性。通过结合密码分析的理论优势与侧信道攻击的物理特性,提出了增强型侧信道攻击模型,使得DFA能够突破传统限制,在密码的中间轮次引入故障并仍能有效推导密钥。文章以AES为例,详细介绍了Square-DFA和Impossible-DFA攻击的具体实现方式及其优势,强调了密码设计中抗侧信道攻击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密码分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原创 2025-07-05 13:44:01 · 17 阅读 · 0 评论 -
17、组合对抗措施的通用密码分析
本文研究了针对结合SPA和DPA对抗措施的BSD类型标量乘法算法的通用密码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基于样本数量和峰值检测的攻击策略,提出了一种有效的ZEMD攻击方式,能够通过一位或多位猜测逐步恢复秘密密钥。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攻击方法的实用性,并展示了其在不同对抗措施下的攻击效果。此外,文章还扩展了攻击方法,使其适用于从右到左的算法和结合DPA对抗措施的场景,并通过RPA攻击突破了随机点表示技术的防护。最后,与其他攻击方法的比较表明,所提出的攻击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为密码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和防护设计提供了重要原创 2025-07-04 16:17:14 · 13 阅读 · 0 评论 -
16、基于NBAC的任意物品乐观公平交换方法及通用密码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BAC的任意物品乐观公平交换方法,克服了现有协议对交换物品的限制,实现了在智能卡之间的高效公平交换。同时,针对基于随机二进制有符号数字(BSD)表示的椭圆曲线密码系统(ECC)对策,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ZEMD攻击算法,并针对不同目标(如SPA对策、DPA对策以及从右到左计算的对策)设计了增强的攻击策略。通过引入辨别点和信噪比(SNR)概念,分析攻击过程中概率p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为电子交易的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原创 2025-07-03 10:16:28 · 13 阅读 · 0 评论 -
15、任意物品的乐观非阻塞原子提交(NBAC)公平交换方法
本文探讨了一种乐观非阻塞原子提交(NBAC)公平交换方法,用于解决分布式系统中多个常见算法(如2PC、3PC和蒙特卡罗NBAC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新协议结合了公平交换与NBAC的特性,适用于两个智能卡之间的公平交换,并通过引入一个可靠的可信第三方(TTP)来解决拥塞和公平性问题。文章详细分析了协议的流程、性质、可行性以及局限性,并将其与现有公平交换协议进行了对比。原创 2025-07-02 15:24:18 · 12 阅读 · 0 评论 -
14、网络智能卡认证与公平交换方法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网络智能卡认证技术与公平交换协议在网络安全和电子交易中的重要作用。网络智能卡认证技术通过安全的数据传输和无需服务器更改的特点,为用户登录提供了便捷且可靠的解决方案。公平交换协议则保障了电子商务交易的公平性,其中新型乐观公平交换方法解决了现有协议对交换项目的限制问题。文章还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展示了它们在数字世界中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07-01 09:38:53 · 19 阅读 · 0 评论 -
13、利用网络智能卡实现零足迹安全互联网认证
本文探讨了利用网络智能卡实现零足迹安全互联网认证的技术,详细分析了传统认证方式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网络智能卡零足迹认证的工作流程、技术优势及潜在风险应对策略。通过结合持卡人验证机制和零足迹传输技术,该方案在安全性、便携性、成本和兼容性方面表现出色,适用于在线金融服务、企业内部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场景。未来,该技术可能与生物识别结合,进一步提升认证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原创 2025-06-30 16:06:40 · 17 阅读 · 0 评论 -
12、智能卡技术在自动化与网络认证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智能卡技术在自动化环境定制和网络安全认证中的应用。在自动化领域,智能卡通过存储和管理不同环境的配置信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在安全领域,网络智能卡基于TCP/IP和SSL/TLS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安全认证,改进了传统认证方法的不足。文章还展望了智能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功能拓展、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场景的进一步延伸。原创 2025-06-29 16:22:36 · 17 阅读 · 0 评论 -
11、智能卡与住宅网关:利用 Java 卡提升 OSGi 服务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智能卡技术集成到OSGi服务平台,以提升住宅网关的安全性和功能性。通过利用Java卡的加密能力和OSGi框架的灵活性,提出了一个可以实现环境定制、用户认证、按次付费观看、小额电子支付和数字版权管理的集成架构。文章详细描述了技术实现方法、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智能家居和数字服务领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6-28 10:28:29 · 18 阅读 · 0 评论 -
10、智能卡访问控制与信任管理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 Microsoft CryptoAPI 和 RSA 实验室的 PKCS#11 标准之间实现智能卡的访问控制与信任管理解决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证书验证流程、信任链构建、公钥和属性证书管理、密钥与密码套件管理等内容,并提出了一种结合 CTL 和 PKI 的信任模型,适用于移动设备和自组织网络。同时,文章还对比了现有相关工作的优缺点,指出了未来在新 API 适配、设备兼容性、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挑战和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27 11:25:13 · 13 阅读 · 0 评论 -
9、移动用户访问控制与信任管理的智能卡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了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用户访问控制与信任管理的安全解决方案。智能卡凭借其便携性、安全性及广泛的支持,成为移动用户安全的理想选择。然而,现有的基于智能卡的系统在信任管理和属性证书授权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中间件方案,集成 Microsoft CryptoAPI 和 PKCS#11,实现信任管理器、公钥证书管理器、属性证书管理器以及密钥管理模块,以支持从桌面到移动设备的多种平台。该方案解决了移动用户在不同设备和应用程序间保持一致的信任信息、证书管理和访问控制的问题。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该解决方案在电子原创 2025-06-26 10:20:14 · 11 阅读 · 0 评论 -
8、基于智能卡的心理扑克系统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卡的心理扑克系统,旨在提供一个安全、公平的在线扑克游戏环境。该系统通过注册、信用额度管理、下注、洗牌、抽牌、弃牌和亮牌等多个协议,确保玩家和赌场之间的交互安全可靠。系统利用数字签名、加密和智能卡技术,保障了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为网络赌博的安全性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6-25 16:36:08 · 10 阅读 · 0 评论 -
6、基于TFT技术的密码学实现探索
本文探讨了基于薄膜晶体管(TFT)技术在显示和密码学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了OLED显示器的优势以及不同类型的TFT驱动技术,如Poly-Si TFT和LTPS-TFT的特点。随后重点分析了在Poly-Si TFT上实现密码学功能的创新架构,包括DES协处理器和ECC向量处理器的设计原理与工作流程。此外,还详细介绍了采用可编程逻辑阵列(PLA)作为基本逻辑单元的设计方法,通过异步电路和规则布局提升电路的时序可控性和抗侧信道攻击能力。最后,文章展望了TFT技术在显示和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并讨论了面临的挑战及可能原创 2025-06-23 10:17:05 · 20 阅读 · 0 评论 -
5、迈向安全实用的多功能智能卡及TFT技术加密应用
本文探讨了安全实用的多功能智能卡方案及其信任关系设计,分析了其在避免复杂性的同时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能力。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基于薄膜晶体管(TFT)技术的安全显示应用,包括加密算法的实现进展和低级别设计考虑。这些技术和方案为电子支付、电子银行、电子投票和数字版权管理等领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原创 2025-06-22 15:52:35 · 12 阅读 · 0 评论 -
4、安全实用的多功能智能卡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了一种安全实用的多功能智能卡解决方案,基于虚拟令牌和数字口袋的概念,实现令牌的防复制、隐私保护和灵活管理。该方案通过角色分工、架构设计和密钥管理,保障了虚拟令牌的安全使用,并支持交通票务、门禁系统、电子支付等多个应用场景。文章还探讨了方案的优势、信任关系、安全性考虑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21 11:54:01 · 18 阅读 · 0 评论 -
3、迈向安全实用的多功能智能卡与移动安全代理设计
本文探讨了移动安全代理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多功能智能卡的现状与新方案。通过将加密功能从 MIDlet 分离到 J2SE 应用程序,模拟了 JSR-177 并实现移动设备与 SIM 卡的安全通信。同时,分析了现有单 ID 卡和多应用智能卡的优缺点,并提出一种支持离线交易、发行后加载、保护隐私的新方案。该方案保证了虚拟令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有效克服了现有解决方案的局限性。原创 2025-06-20 11:30:17 · 1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