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h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00、面向方面建模中管理可变性复杂性
本文探讨了面向方面建模(AOM)中管理可变性复杂性的系统方法。通过生成、分析和测试方面族的所有可能变体,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并解决手动定义约束可能导致的过度或不足问题,从而提高方面模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文章详细介绍了从生成变体到静态分析、组合测试的完整流程,并通过静态分析和测试阶段的结合,帮助设计者在早期发现潜在问题。此外,还对比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未来在测试覆盖率优化和复杂系统应用中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2 01:08:09 · 32 阅读 · 0 评论 -
99、面向方面建模中管理可变性复杂性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在模型驱动工程(MDE)和面向方面建模(AOM)中管理可变性复杂性的方法。通过使用因果链接模型,支持运行时动态重新配置,并介绍了SmartAdapters方法在可变性方面的扩展,包括嫁接模型、接口模型和组合协议的应用。文章还讨论了静态分析与动态测试以确保方面模型的安全集成,并与其他相关工作进行对比。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扩展核心元模型和预编译重新配置脚本。原创 2025-07-21 13:01:29 · 8 阅读 · 0 评论 -
95、无线传感器网络与面向方面模型编织技术: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应用开发和面向方面模型编织技术中的关键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在WSN领域,ScatterFactory工具通过模型驱动开发实现了高效的自动化配置和代码生成,提升了开发和测试效率。在面向方面模型编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Join Point Designation Diagrams(JPDDs)的新方法,简化了复杂切入点的建模,提高了抽象级别和系统灵活性。文章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方法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7 15:58:12 · 7 阅读 · 0 评论 -
94、Visual ScatterUnit:可视化模型驱动的测试框架
Visual ScatterUnit 是一个基于模型驱动的可视化测试框架,专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应用程序设计。该框架通过自动化代码生成、实时模型验证和可视化测试结果,提高了测试用例开发的效率和健壮性。它支持测试操作建模、日志记录与断言分析,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错误检测流程,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和修复应用程序中的问题。此外,框架还具备与手动代码良好集成的能力,并通过受保护区域机制确保手动编写的代码在重新生成时不会丢失。尽管该框架在处理WSN节点运行不同应用实例方面仍有待完善,但其在WSN测试领域展现出了显著原创 2025-07-16 13:29:22 · 31 阅读 · 0 评论 -
92、增强 MARTE 配置文件的可靠性分析能力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 DAM 配置文件增强 MARTE 配置文件的可靠性分析能力。文章概述了可靠性分析的相关方法,并介绍了可靠性分析概念模型,包括系统核心模型、威胁模型和维护模型等。同时,详细描述了 DAM 配置文件的构建过程及其在起搏器案例中的应用。通过 DAM 配置文件,可靠性分析的参数和指标能够有效集成到 UML 模型中,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创 2025-07-14 11:35:01 · 6 阅读 · 0 评论 -
91、用误用案例进行安全隐患识别及增强 MARTE 配置文件的可靠性分析能力
本文探讨了两种提升软件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方法:误用案例的安全隐患识别与增强 MARTE 配置文件的可靠性分析能力。在误用案例分析中,发现基于文本用例的方法能识别出更多故障模式,主要得益于文本用例的信息丰富性;同时,文本用例和用例图在可用性方面表现一致。此外,提出了后续实验计划,研究引导词和用例详细程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在可靠性分析方面,构建了一个基于 UML 的可靠性分析建模(DAM)配置文件,通过文献综述、定义 DA 概念模型、构建 DAM 扩展及库等步骤,实现对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定量分析。该配置原创 2025-07-13 13:26:30 · 6 阅读 · 0 评论 -
90、基于误用案例的安全隐患识别对比研究
本文围绕文本误用案例(TMUC)和误用案例图(DMUC)在安全隐患识别方面的特点和效果展开对比研究。通过实验分析两种技术在识别故障模式上的差异,发现TMUC在识别计算机系统威胁和‘错误患者’缺陷方面表现更优,而DMUC在识别‘错误更新’缺陷方面更具优势。此外,参与者对两种技术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评价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或结合使用以提高安全隐患识别的全面性和效率。原创 2025-07-12 10:12:07 · 7 阅读 · 0 评论 -
88、语义可配置的代码生成
本文探讨了语义可配置的模型驱动工程(MDE)工具的研究与实现,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模板语义的代码生成器生成器(CGG)原型。通过参数化建模符号的语义,该工具能够根据不同的语义配置生成匹配的Java代码。文章详细描述了建模符号的语法与语义定义、组合运算符的实现、生成代码的结构与优化策略,并讨论了从非确定性模型生成确定性代码的方法以及性能评估结果。最终,还指出了当前工作的局限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10 16:59:31 · 6 阅读 · 0 评论 -
87、基于Alloy语言定义建模语言的形式语义
本文探讨了如何使用Alloy语言定义建模语言的形式语义,涵盖抽象语法、静态语义和动态语义三个核心方面。通过Alloy模型,能够简洁统一地表达元模型结构、约束条件以及系统的行为动态,同时借助Alloy Analyzer工具实现自动分析和验证。文章还比较了Alloy方法与传统方法在符号复杂性和可分析性方面的优势,并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案例展示了Alloy在实际建模中的应用效果。最后展望了未来在适用语言类型、工具集成和与其他形式化方法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09 16:26:04 · 12 阅读 · 0 评论 -
85、UML 动作语义与调用动作的深入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UML动作语义及其执行过程,重点分析了令牌和调度线程的运行时行为,以及动作如何通过修改底层状态实现功能。详细探讨了调用动作的分类与执行流程,包括直接调用与间接调用、同步与异步的区别。文章还对比了现有UML动作相关研究,并总结了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方向,为UML模型的执行、验证与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7-07 14:36:17 · 6 阅读 · 0 评论 -
84、利用注释丰富逆向工程及可执行 UML 模型基础子集的形式化研究
本文探讨了逆向工程与可执行UML模型基础子集形式化研究的相关内容。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注释提升逆向工程的分析能力,以及可执行UML模型中动作语义的形式化方法。文章介绍了Metanool工具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并讨论了UML语义架构及其关键组成部分。此外,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用户自定义类型转换、注释作用域优化、Java注释的增强以及正向工程中的注释应用等,为软件开发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06 10:16:09 · 222 阅读 · 0 评论 -
81、元模型与模型耦合演化的自动化实践
本文探讨了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中,元模型和模型耦合演化的问题与自动化实践。通过分析宝马公司两个工业元模型的演化历史,研究将耦合变化分为模型特定、元模型特定和元模型独立三类,并评估其自动化潜力。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变化的工具支持需求,旨在提高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在元模型变化时的效率和可靠性。原创 2025-07-03 14:52:01 · 7 阅读 · 0 评论 -
80、软件语言异构耦合演化:架构与实现
本文探讨了软件语言异构耦合演化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通用架构来自动化处理不同领域中的演化需求。通过引入垂直泛化概念,架构能够在不同一致性级别上实现软件语言与数据模型的同步演化。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架构的设计理念、核心组件及其实现方法,包括领域特定转换语言(DSTL)的推导、解释器的生成以及软件迁移的自动化过程。此外,还展示了在WebDSL数据建模中的应用案例,并对相关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剖析。原创 2025-07-02 11:20:32 · 9 阅读 · 0 评论 -
79、软件语言的异构耦合演化
本文探讨了软件语言的异构耦合演化,重点分析了数据模型的演化过程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引入耦合数据演化机制,实现了数据模型转换的自动化和数据迁移的高效性。文中结合Wiki应用示例,详细说明了如何定义数据模型转换并推导出对应的数据迁移程序。此外,还介绍了支持异构耦合演化的架构与工具,展示了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原创 2025-07-01 10:03:04 · 5 阅读 · 0 评论 -
78、动态建模与软件语言的耦合演化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动态建模对系统需求理解的影响以及软件语言的异构耦合演化方法。通过分组实验和统计分析,发现尽管受试者认为动态建模更有助于需求理解,但实际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同时,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异构耦合演化方法,为解决数据模型和软件语言演化中的耦合问题提供了系统性思路。研究结果对软件开发方法的选择和软件语言的设计与维护具有指导意义。原创 2025-06-30 14:50:34 · 5 阅读 · 0 评论 -
77、需求工程中动态建模的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一项对照实验评估了动态建模在需求工程中对利益相关者理解系统需求的支持作用。实验比较了使用动态模型(DM)与不使用动态模型(NO DM)在需求理解上的差异,并采用召回率、精确率和F-度量作为评估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模型的使用与否对需求理解没有显著影响,为需求工程实践中建模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原创 2025-06-29 10:36:19 · 6 阅读 · 0 评论 -
76、UML模型详细程度与缺陷密度的关系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UML模型的详细程度与缺陷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566个可追溯的软件缺陷样本,研究发现使用序列图衡量的详细程度(LoDSD)与缺陷密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详细程度越高,缺陷密度越低。然而,类图的详细程度(LoDCD)与缺陷密度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研究还讨论了建模实践建议及有效性威胁,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确定关键的序列图指标以及验证结果的普遍性。原创 2025-06-28 14:28:38 · 6 阅读 · 0 评论 -
75、UML模型细节程度与缺陷密度关系的研究及Tune系统的相关探索
本文探讨了UML模型的细节程度(Level of Detail,LoD)与软件缺陷密度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Tune系统在模型驱动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荷兰某医疗保健系统的实证数据,研究发现提高序列图的细节程度能够显著降低实现类的缺陷密度,从而支持了Halt假设。此外,文章还介绍了Tune系统在模型驱动系统管理方面的探索,包括定义专用元模型、开发定制编辑工具等。研究结果对提升软件开发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原创 2025-06-27 14:25:18 · 8 阅读 · 0 评论 -
73、自主管理策略规范:从UML到DSML
本文探讨了从基于UML到领域特定建模语言(DSML)的自主管理策略规范。随着分布式软件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引入了基于组件模型的自主计算方法。然而,组件模型接口的低级别特性带来了使用难度,因此文章提出通过UML形式化方法和DSML来提高抽象级别,简化管理任务。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UML的架构模式、包装描述语言(WDL)以及重新配置策略的状态图方法,并对比了UML与DSML的优劣,最终总结了自主管理策略的发展路径与未来展望。原创 2025-06-25 10:13:59 · 6 阅读 · 0 评论 -
72、自适应系统行为模型的自动生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进化和模型驱动工程的自适应系统行为模型自动生成方法——Avida-MDE。该方法利用突变和自然选择机制,结合开发者提供的UML模型、不变量(LTL)和场景(序列图),自动演化出满足功能需求且具备不同非功能特性的行为模型。通过案例研究GridStix展示了如何根据领域效用函数聚类模型、识别潜在功能属性,并选择最优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Avida-MDE能够生成多样化模型并辅助开发者进行复杂权衡决策。原创 2025-06-24 13:49:51 · 8 阅读 · 0 评论 -
71、自适应系统行为模型的自动生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进化技术的四步流程,用于动态自适应系统的开发,以应对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通过GridStix自适应洪水预警系统的案例说明,结合Avida平台和模型驱动工程(MDE)的方法,该流程能够自动生成满足功能与非功能需求的系统设计模型,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选择最优模型,从而提升系统的适应性与性能。原创 2025-06-23 10:39:05 · 4 阅读 · 0 评论 -
70、Web 企业应用模式语言验证与自适应系统行为模型自动生成
本文探讨了Web企业应用中模式语言验证(PLV)与自适应系统行为模型自动生成的技术方法与应用。PLV通过模式检测、语法和语义检查确保设计模型中模式的正确使用,提升开发效率与质量;而自适应系统行为模型则利用进化算法应对动态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生成适合不同场景的目标系统模型。文章还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对比、综合应用流程、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为软件开发提供了规范性保障与动态适应能力的双重支持。原创 2025-06-22 10:19:45 · 6 阅读 · 0 评论 -
69、基于模式语言的Web企业应用验证器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模式语言的Web企业应用验证器(Pattern Language Verifier,PLV)的设计与实现。文章首先介绍了模式语言的基本概念及其在PofEAA(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PofEAA模式语言的结构和依赖关系。随后,提出了PLV验证器的架构和工作流程,包括模式检测、语法检查和语义检查三个核心模块,并介绍了Pattern Advisor在错误报告和修复指导中的作用。通过将PLV集成到开源建模原创 2025-06-21 16:46:03 · 5 阅读 · 0 评论 -
67、安全策略规范部署与测试框架解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驱动工程(MDE)的安全策略规范部署与测试方法,通过构建通用安全元模型和应用变异测试技术,实现安全策略的高效验证与部署。方法涵盖两个维度:一是将安全策略自动化转换为策略决策点(PDP),二是提供资格认证环境用于先验和后验验证。文章详细解析了方法流程、元模型结构以及变异操作符的应用,为提高系统安全性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6-19 09:42:11 · 30 阅读 · 0 评论 -
66、UML 2.x 与组合策略在服务组合规范中的应用及安全策略框架
本文介绍了使用 UML 2.x 和组合策略规范服务组合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安全策略规范、部署和测试框架。通过 PESM 图和策略规则,服务组合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重用性和动态适应性,同时安全策略独立于访问控制语言,确保了策略的一致性和自动化验证。文章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方法在在线购物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原创 2025-06-18 11:32:57 · 35 阅读 · 0 评论 -
65、基于UML 2.x和组合策略的服务组合规范
本文探讨了基于UML 2.x和组合策略的服务动态组合规范方法。通过引入全局和局部PESM图,结合形式化语义和策略规则,实现了服务在运行时的灵活组合,特别是在多媒体IP语音服务中动态添加认证和授权功能。文章提供了组合策略的语法定义、全局到局部PESM图的转换规则,以及基于STAIRS指称跟踪语义的语义模型,为服务组合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6-17 10:04:42 · 7 阅读 · 0 评论 -
64、模型驱动测量方法:原理、应用与优势
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驱动测量方法(MDM)的原理、应用与优势。MDM 方法是一种基于元模型的声明式度量规范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测量软件的开发成本,并广泛适用于多种建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语言、实时系统、软件架构以及系统工程模型等。文章通过在 Java 程序和海事监视系统中的实例应用,展示了 MDM 方法如何高效实现复杂的度量,并与其他方法如 GQM、OCL 等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文章展望了 MDM 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升生产力的实证研究、直观的度量指定方式设计以及更多领域的应用探索。原创 2025-06-16 11:14:56 · 6 阅读 · 0 评论 -
63、软件性能分析与模型驱动测量方法
本文探讨了软件性能分析与模型驱动测量方法(MDM)在不同开发场景中的应用。通过对比 B2B 系统的集中式和分布式架构的性能实验,展示了性能分析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如何将性能分析集成到软件产品线的模型驱动开发过程中,并详细阐述了 MDM 方法的核心思想、流程及其在特定领域测量中的优势。此外,还深入解析了度量规范元模型的结构及其在生成测量软件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 MDM 方法的有效性。原创 2025-06-15 15:01:06 · 6 阅读 · 0 评论 -
62、在软件产品线模型驱动开发中集成性能分析
本文探讨了在软件产品线(SPL)模型驱动开发中集成性能分析的方法与实践。文章详细介绍了源模型的构建,包括用例图、特性依赖图、类图、序列图和部署图,以及如何通过模型转换生成目标模型,并结合性能注释进行性能分析。同时,还讨论了集成性能分析的优势、挑战及实际应用案例,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帮助开发人员在设计早期阶段评估和优化系统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可维护性。原创 2025-06-14 15:34:05 · 6 阅读 · 0 评论 -
61、软件产品线模型驱动开发中的性能分析集成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软件产品线(SPL)的模型驱动开发(MDD)早期阶段集成性能分析的方法。通过两次模型转换,将带有通用性能注释的SPL UML模型转换为带有具体性能注释的UML+MARTE产品模型,并最终导出分层排队网络(LQN)性能模型。该方法通过一个电子商务案例进行说明,展示了如何评估不同设计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文章还比较了与PLUS方法的差异,强调了质量特征、序列图和部署图的使用。通过早期性能分析,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评估和选择设计方案,以满足系统的性能需求。原创 2025-06-13 13:14:51 · 8 阅读 · 0 评论 -
60、基于UML/SPT的并发系统死锁检测方法与工具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UML/SPT和遗传算法的并发系统死锁检测方法与工具——并发故障检测器(CFD)。通过重用现有的UML设计模型,结合定制的遗传算法和资源分配图(RAG)分析,CFD能够在大搜索空间中高效地检测死锁问题,并通过三个实际案例研究(哲学家就餐问题、银行资金转移问题和巡航控制问题)验证了其有效性。文章还探讨了该技术的优势、实际应用建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并发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持。原创 2025-06-12 11:34:59 · 28 阅读 · 0 评论 -
58、UML 中违反职责约束到关系模型的映射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 UML 类图中表示违反职责约束,并将其映射到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通过使用标准 UML 符号和 OCL 表达式,结合 Deontic Table、触发器和视图,实现了数据库中义务、禁止和必要等约束的检查与执行。文章还比较了与其他异常处理方法的异同,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视图和触发器的自动生成以及对复杂约束的处理。原创 2025-06-10 14:08:42 · 5 阅读 · 0 评论 -
57、从UML到关系模型的违背职责约束
本文探讨了从UML到关系模型的违背职责约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来处理理想但可违反的需求。通过引入违背职责约束,并使用OCL语言进行表示,同时提供生成触发器和视图的规则,以增强数据库的灵活性和完整性。文章还介绍了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案例,并讨论了其优势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原创 2025-06-09 16:24:31 · 9 阅读 · 0 评论 -
56、OCL 引擎准确性、确定性和效率基准测试
本文详细介绍了针对对象约束语言(OCL)引擎的基准测试,涵盖准确性、确定性和效率三个方面。通过949个测试用例对7个OCL评估引擎进行实证评估,揭示了不同引擎在语法接受度、布尔操作实现、未定义值处理、对象标识符访问及高级建模特性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还提出了未来OCL引擎开发的建议,包括增强类图导入功能、支持表达式评估与结果展示以及实现自动化检查等,为OCL引擎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方向。原创 2025-06-08 15:04:28 · 32 阅读 · 0 评论 -
55、交互式模型推导与OCL引擎基准测试
本文探讨了交互式模型推导的原理及其在自动自适应建模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针对对象约束语言(OCL)引擎的基准测试方法与评估结果。通过详尽的准确性、确定性和效率测试,对多个OCL引擎(如ATL OCL、Dresden OCL、Eclipse MDT OCL等)进行了实证评估,揭示了它们在模型驱动开发中的表现差异。文章强调了建立统一基准测试的重要性,并为未来OCL引擎的优化与扩展提供了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07 16:41:20 · 30 阅读 · 0 评论 -
54、具有外部约束的模型构建
本文探讨了在存在外部约束的情况下如何构建特征模型,重点介绍了命题特征模型的语义定义及其构建方法。通过 Valid-Operations 算法实现完整性保留的模型推导,并结合语义保留的编辑与约束简化技术,能够高效地构建和优化特征模型。文章还比较了该方法与其他相关工作的差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更灵活的模型重构方式。原创 2025-06-06 15:54:13 · 6 阅读 · 0 评论 -
53、带外部约束的模型构建:从语义到语法的交互式之旅
本文探讨了在外部约束下构建模型的交互式方法,从语义到语法的多维度推导过程。重点研究了三种主要的模型推导场景:健全性保留、完整性保留和语义保留转换,分别针对单个实例构建、领域模型细化以及模型重构。文章提出了高效的指导算法,确保推导过程的有效性和详尽性,并通过具体示例(如USB总线建模、图书馆系统)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应用。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算法扩展、性能优化及更广泛的开发环境集成。原创 2025-06-05 11:42:05 · 5 阅读 · 0 评论 -
52、BIZYCLE 仓库:模型与元模型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
BIZYCLE仓库是一个用于模型与元模型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多个核心组件协同工作,支持工件的存储、检索、版本控制、合并以及一致性维护。它提供强大的项目管理与用户管理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并结合外部工具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与协作开发。原创 2025-06-04 11:43:50 · 6 阅读 · 0 评论 -
51、模型与元模型的接口、元接口及相关存储库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模型驱动软件工程(MBSE)中软依赖的组合跟踪方法,并介绍了支持模型与元模型管理的BIZYCLE存储库。文章详细解析了基于接口和元接口的软依赖跟踪技术,分析了其灵活性、轻量级和适用性,并讨论了BIZYCLE存储库的架构设计、功能特点和在MBSE项目中的应用价值。此外,还比较了两种技术的核心功能与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03 10:39:30 · 4 阅读 · 0 评论 -
50、模型与元模型的接口和元接口:理论、实践与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模型与元模型的接口和元接口理论及其在领域特定语言(DSL)开发中的应用。内容涵盖了接口合成与可替换性、元接口的定义与作用、接口推理技术的步骤,以及实证研究结果。通过Apache OFBiz和District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DHIS)两个工业案例研究,验证了接口推理技术的有效性。此外,还分析了启发式规则的设计思路和应用效果,并讨论了该技术的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02 12:47:22 · 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