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7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4、会话发起协议(SIP)网络性能与可靠性分析
本文对会话发起协议(SIP)网络的性能与可靠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性能方面,探讨了单主机上的多代理服务器模型以及SIP代理服务器链的响应时间和系统作业数量特性,发现服务率和服务器数量的提升在一定阈值后对性能改善有限。在可靠性方面,对比了无复制、冷复制和热复制三种方案的可用性及呼叫丢失概率,发现热复制在可用性和作业保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最后,总结了分析的关键发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模型验证、假设放松和模型扩展等。原创 2025-07-24 10:09:00 · 23 阅读 · 0 评论 -
23、会话发起协议(SIP)网络性能与可靠性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了会话发起协议(SIP)网络的性能与可靠性。通过将SIP网络与传统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的性能和可靠性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了SIP代理服务器在不同到达率、服务率和传播延迟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可靠性水平。结果表明,SIP网络在采用适当的容错机制后,其性能和可靠性可以与PSTN相媲美,具备成为未来电信网络主流的潜力。原创 2025-07-23 12:13:49 · 41 阅读 · 0 评论 -
22、GPRS网络拥塞分析与仿真评估
本文研究了GPRS网络中的拥塞问题,通过构建用户切换子模型与整体模型,结合仿真评估方法分析拥塞管理策略的有效性。重点探讨了切换用户数量和故障反应时间对网络拥塞的影响,并利用Möbius工具进行仿真求解。结果表明,合理的切换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拥塞,但需在拥塞小区与接收小区之间取得平衡。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异构网络基础设施的拥塞分析和其他复杂场景的建模。原创 2025-07-22 09:38:58 · 22 阅读 · 0 评论 -
21、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基础设施中拥塞对服务可用性影响评估
本文研究了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基础设施中拥塞事件对服务可用性的影响。通过建立一个能够处理多个部分重叠小区的建模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而治之”策略的解决方案技术,以评估拥塞处理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并为资源管理技术(RMT)参数的优化调整提供反馈。研究使用随机活动网络构建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合理的切换参数设置可以显著提高服务可用性,降低用户感知到的拥塞程度。原创 2025-07-21 15:10:25 · 19 阅读 · 0 评论 -
20、PBSE:基于虚拟系统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
本文介绍了基于虚拟系统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 PBSE,该方法通过模块化规范、先验证明和可行性约束实例化等手段,实现了对关键容错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的高效开发与验证。文章详细阐述了 PBSE 的核心概念,包括系统组件分类(ABBs 与 CBBs)、解决方案设计与验证阶段(SDV)、可行性和维度确定(FD)、集成测试(IT)以及设计重用机制。同时,PBSE 通过虚拟系统模型(VS 模型)实现了需求捕获阶段的正交化与关注点分离,有效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并提升了可重用性与可证明性。文章最后对比了 PBSE 与传统原创 2025-07-20 12:34:26 · 43 阅读 · 0 评论 -
19、基于虚拟系统模型的基于证明的系统工程
本文介绍了基于证明的系统工程(PBSE)方法,该方法通过需求捕获、系统设计与验证、复用性分析等手段,提高安全关键系统的可靠性与开发效率。重点阐述了PBSE的生命周期阶段、虚拟系统模型的使用方式以及复用性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其在系统早期错误消除、非功能需求分离、设计与证明复用等方面的优势。最后对PBSE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包括工具支持的改进与应对复杂系统的挑战。原创 2025-07-19 16:14:57 · 15 阅读 · 0 评论 -
18、自组织移动中间件可组合性:资源管理与信任构建
本文探讨了自组织移动网络中的资源管理和信任管理问题,重点分析了可组合性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资源管理部分介绍了利用节点移动性信息提升信息可访问性的多种方法,如分布式数据可访问性服务、NonStop系统、MARE系统和Allia系统等。信任管理方面,阐述了分布式系统中信任的概念、串行信任可组合性的原理及其在电网等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和挑战。文章还扩展了可组合性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如非电力能源市场、虚拟企业和应急响应,并讨论了信任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信任管理、跨领域信任融合以及信任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原创 2025-07-18 11:57:47 · 21 阅读 · 0 评论 -
17、自组织移动中间件可组合性与信任管理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计算的发展与挑战,重点分析了可组合性在自组织移动中间件中的重要性,以及信任管理在关键基础设施中的作用。文章涵盖了分层、水平和垂直可组合性的不同维度,并以Ad Hoc InfoWare项目为例,说明了移动资源管理与可组合性的实现方式。同时,讨论了信任管理在电网等关键基础设施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分析,展示了可组合性与信任管理在提升分布式系统灵活性、适应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核心价值。原创 2025-07-17 09:31:19 · 17 阅读 · 0 评论 -
16、实时嵌入式系统的组合框架:代码大小与及时性的组件抽象
本文探讨了实时嵌入式系统中组件资源需求的抽象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将任务级的代码大小与执行时间权衡信息组合成组件级的资源需求模型。通过引入需求边界函数和供应边界函数,建立了满足调度性和资源约束的抽象框架,并以最早截止时间优先(EDF)调度算法为例,展示了如何构建和精炼组件的大小/时间权衡列表,以支持代码大小与执行时间的优化决策。原创 2025-07-16 13:28:00 · 12 阅读 · 0 评论 -
15、基于免费数据库的可靠分布式计算与实时嵌入式系统的组合框架
本文探讨了基于免费数据库的可靠分布式计算与实时嵌入式系统的组合框架。在分布式计算部分,重点分析了垃圾回收机制、数据库复制的性能开销、请求队列分区以及负载管理器的性能表现。在嵌入式系统部分,提出了一个支持组件非功能属性(如资源消耗和执行时间)组合性的框架,并深入分析了资源分配、调度算法以及代码大小与执行时间的权衡问题。最后,文章总结了两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跨领域融合、智能优化和安全性增强。原创 2025-07-15 16:50:23 · 17 阅读 · 0 评论 -
14、利用免费数据库实现可靠的分布式计算
本文介绍了DOSE系统,一个基于免费数据库构建可靠分布式计算系统(RASC)的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库分区、复制机制和分布式请求队列等功能,DOSE有效利用商用现货组件实现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分布式计算。文章还探讨了数据库故障对ACID属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系统在面对故障时仍能保持数据一致性和请求完整性。原创 2025-07-14 11:01:53 · 14 阅读 · 0 评论 -
13、建模用户感知的服务可用性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随机奖励网(SRN)模型评估用户感知的服务可用性,以符合SAF标准的媒体网关控制器(MGC)为例,详细分析了系统架构、故障检测与恢复机制以及用户行为模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MTTF、MTTR、覆盖因子、用户思考时间等因素对服务可用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提高服务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原创 2025-07-13 12:48:15 · 15 阅读 · 0 评论 -
12、服务可用性与面向服务架构的深度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服务可用性与面向服务架构(SOA)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了服务层模型、用户感知服务可用性的建模方法,以及SOA在高可用性方面的应用与局限。文章还介绍了服务组合的复杂性及其与传统编程的对比,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系统设计。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事件驱动架构的融合、服务语义的完善以及服务网格的应用。原创 2025-07-12 15:19:21 · 18 阅读 · 0 评论 -
11、企业应用与服务部署的优化策略及服务架构探讨
本文探讨了企业应用与服务部署的优化策略,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J2EE冗余模式、集群创建和组件部署来满足服务质量(QoS)需求。同时,深入讨论了服务导向架构(SOA)在不同服务层对高可用性的影响及挑战,并提出了应对服务组合可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文章还展望了未来从服务导向向事件和业务导向的演进趋势,以及SOA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前景。原创 2025-07-11 12:59:59 · 14 阅读 · 0 评论 -
10、企业应用与服务部署的基于模型的优化
本文探讨了企业应用与服务部署的基于模型的优化方法,涵盖了冗余模式、故障模型、建模技术、优化工作流程及数学模型等关键内容。通过使用UML对功能和QoS属性进行建模,并结合优化算法实现系统部署方案的自动化生成,以在满足可用性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最小化系统总成本。文章还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优化方法在提升系统性能、可用性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显著效果,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0 12:25:30 · 17 阅读 · 0 评论 -
9、分布式系统测试与企业服务部署优化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系统测试与企业服务部署优化的重要性。在分布式系统测试部分,介绍了UniTesK技术和扩展的Design by Contract方法在漏洞检测和一致性测试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优势和挑战。在企业服务部署优化方面,强调了服务质量(QoS)的关键性,提出了基于模型驱动架构(MDA)和高层QoS需求传播的优化方法。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标准形式化流程,展示了如何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企业IT系统的运营效率。原创 2025-07-09 15:57:17 · 42 阅读 · 0 评论 -
8、分布式网络应用规范与一致性测试的实用方法
本文探讨了扩展的设计契约(DbC)方法及其在分布式网络应用规范与一致性测试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引入逆接口、模型跟踪和异步事件处理机制,扩展的DbC方法能够有效应对现代复杂分布式系统的通信需求。结合UniTesK测试开发技术,该方法支持基于规范的自动化测试套件构建,已在IPMP-2和IPv6等标准的形式化及测试中取得显著成果。文章还对比了传统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提升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互操作性和可维护性。原创 2025-07-08 09:48:01 · 41 阅读 · 0 评论 -
7、基于契约的Web服务组合框架详解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契约的Web服务组合框架,旨在解决现有组合方法在正确性验证和扩展性方面的不足。框架利用CDL(契约定义语言)描述服务的非功能属性,并通过抽象机器表示法(AMN)实现形式化验证,确保组合服务的可靠性。文章详细阐述了服务建模、组合模式(顺序、选择、并行、循环)及验证机制,并探讨了系统实现中的服务目录管理、状态支持及通信机制。框架具备形式化验证能力、灵活的扩展性以及高效的服务搜索与组合能力,为未来Web服务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原创 2025-07-07 16:01:00 · 16 阅读 · 0 评论 -
6、逻辑数据保护与恢复及基于合约的Web服务组合框架
本文探讨了逻辑数据保护与恢复技术以及基于合约的Web服务组合框架。逻辑数据保护技术通过应用层校验和、备用数据库、闪回数据库等手段,提供比传统物理技术更精细、更可靠的数据保护与恢复能力。同时,基于合约的Web服务组合框架通过标准化的描述模型和形式验证机制,为服务组合的协调、一致性、监控和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为未来数据管理和Web服务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原创 2025-07-06 10:39:48 · 15 阅读 · 0 评论 -
5、构建高可用应用与数据保护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构建高可用应用与数据保护技术的关键要素。首先,通过SA论坛集群实现高可用应用,分析了同步机制设计、定时器处理、热更新及切换场景等核心技术,并总结了开发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随后,文章详细解析了数据可用性问题,涵盖物理和逻辑数据故障的分类、保护技术及其局限性,并进一步提出了结合物理与逻辑保护的解决方案。最后,以Oracle数据库为例,展示了逻辑数据保护的实现方式与挑战应对策略,为开发者提供全面的高可用应用与数据保护指南。原创 2025-07-05 16:13:42 · 15 阅读 · 0 评论 -
4、使用SA论坛集群构建高可用应用:GGSN应用案例研究
本文探讨了基于SA论坛规范构建高可用性应用的实践,以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作为案例研究。文章详细介绍了集群平台的硬件与软件架构、INOS操作系统的设计、服务可用性中间件的实现,以及GGSN应用的功能和高可用性需求。通过静态、基于配置和动态同步机制,结合快速故障检测与切换流程,系统实现了满足电信领域严格要求的五个九(99.999%)服务可用性。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方案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在5G和更复杂业务场景下的优化方向。原创 2025-07-04 10:27:03 · 17 阅读 · 0 评论 -
3、一致性测试的价值与SAF测试项目剖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一致性测试的价值以及SAF测试项目的背景、挑战、优势和未来展望。一致性测试能够确保软件实现符合标准规范,提供全面的压力测试和稳定性评估,为模块化和商业应用提供保障。SAF测试项目作为SA论坛规范的开源一致性测试平台,致力于为HPI和AIS规范提供统一、透明和可扩展的测试框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参与该项目,并展望了其在推动行业标准化和互操作性方面的潜力。原创 2025-07-03 13:58:07 · 41 阅读 · 0 评论 -
2、时间触发架构与服务可用性相关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时间触发架构(TTA)及其在服务可用性和系统可靠性中的关键作用。内容涵盖分布式状态的定义与重要性、简单TTA节点的结构、多关键度节点的设计、基于三模冗余(TMR)的容错机制,以及服务可用性接口规范的认证测试流程。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TTA为构建高可靠、多关键度的嵌入式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原创 2025-07-02 11:37:06 · 53 阅读 · 0 评论 -
1、TTA支持的服务可用性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时间触发架构(TTA)在高可靠性实时应用中的服务可用性。TTA是一种集成的分布式计算机架构,通过硬件冗余和多种故障处理机制,在核电站控制、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和汽车计算机制动控制系统等对可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中提供持续可靠的服务。文章详细阐述了TTA的故障假设、故障处理机制、系统结构及应用案例,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07-01 12:17:46 · 2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