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编程:理论基础、现状与挑战
1. 理论基础
在数学逻辑中,谓词是一种将常量(原子)或变量映射到真或假值的函数。例如,如果“rainy”是一个谓词,那么“rainy(Seattle) = true” 且 “rainy(Tijuana) = false”。谓词演算为构建和推理由谓词应用、运算符(与、或、非等)以及量词(∀ 和 ∃)组成的命题(陈述)提供了一种符号和推理规则。逻辑编程则将寻找使给定命题为真的变量值的过程形式化。
Prolog 是一种重要的逻辑编程语言,在 Prolog 中,一些内置谓词可用于“解构”子句的内容:
- var
谓词:接受单个参数,当且仅当其参数是未实例化的变量时,作为目标成功。
- atom
谓词:当且仅当其参数是原子时,作为目标成功。
- integer
谓词:当且仅当其参数是整数时,作为目标成功。
- name
谓词:接受两个参数,当且仅当其第一个参数是原子,且第二个参数是由该原子字符的 ASCII 码组成的列表时,作为目标成功。
Prolog 的 clause
谓词与 call
谓词有很大不同。 clause
并不试图满足一个目标,只是将其与现有的子句进行匹配。例如:
?- clause(rainy(rochester), true).
yes
?- clause(snowy(rochester)).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