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etheus9mon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6、DNA密码学研究:技术、挑战与创新算法
随着信息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DNA密码学作为一种结合生物技术和密码学的新兴领域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DNA密码学的核心技术,如凝胶电泳、PCR扩增、DNA芯片和DNA片段组装技术,并探讨了基于DNA编码与混沌系统的加密方法。重点分析了基于PCR技术的DNA加密过程及其安全性,以及逻辑斯蒂映射与亨农映射联合混沌加密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结合PCR扩增和混沌系统的新型密码算法,通过联合密钥设计和复杂加密流程,显著提升了加密系统的安全性。文章最后总结了DNA密码学的技术特点,并展望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8-01 03:46:22 · 19 阅读 · 0 评论 -
15、软件应用安全的现代技术
本文探讨了软件应用安全的现代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DNA加密和进化模型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通过结合生物技术和数学模型,开发了无条件安全的DNA加密系统(DNAE)及其密钥推导方法,并将其集成到Java加密扩展(JCE)中作为DNAProvider。文章涵盖了从DNA序列提取、系统发育分析到加密和解密过程的完整流程,并提供了实际应用场景和未来研究方向,为保障Web业务流程(如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的安全性提供了新思路。原创 2025-07-31 14:05:27 · 45 阅读 · 0 评论 -
14、基于统计物理的加密解密机器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物理的加密解密机器,利用二维Ising模型模拟铁磁材料在高温下的无序自旋状态,生成用于数据流加密的伪随机比特序列。通过采用适合硬件实现的Reservoir算法,并结合细胞自动机的并行特性,设计了一种名为Ising自旋机器(ISM)的对称流密码系统。该系统在FPGA上实现了高速加密解密吞吐量,达到2 Gbps,适用于图像加密等大数据量传输场景。原创 2025-07-30 09:15:12 · 27 阅读 · 0 评论 -
13、混沌电子电路在密码学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混沌电子电路,特别是蔡氏电路,在密码学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混沌电路的基本特性及其作为随机信号源在加密系统中的潜力,重点分析了蔡氏电路的数学模型、混沌行为以及其在数字密码系统中的实现。通过Matlab仿真,构建了一个基于具有5涡卷混沌吸引子的蔡氏电路模型,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数字图像加密的对称密码系统。此外,文章还对生成的密文进行了统计、自协方差和互协方差分析,揭示了混沌密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29 10:27:18 · 26 阅读 · 0 评论 -
12、混沌密码学:基于混沌的密码系统概述
本文概述了混沌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密码学的联系,详细介绍了基于混沌系统的加密技术,包括模拟和数字密码系统。通过具体示例,探讨了基于二维混沌映射的流密码设计及其性能评估,并引入了利用混沌系统对称性改进加密的机制。文章还总结了混沌密码学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其在伪随机数生成方面的潜力和应用价值。原创 2025-07-28 11:49:47 · 32 阅读 · 0 评论 -
11、利用量子密码机制保障电信服务安全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量子密码机制,特别是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QKD),保障电信服务中的通信安全。文章分析了智能网络(IN)的架构和SIP协议在电信服务中的应用,并深入研究了SIP通信可能面临的威胁及应对策略。通过将量子密码技术集成到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SIP协议中,提出了增强电信服务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实验部分基于开源IMS平台实现了量子密码机制,并验证了其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性。原创 2025-07-27 09:53:30 · 23 阅读 · 0 评论 -
10、量子密钥管理:原理、挑战与解决方案
本文深入探讨了量子密钥管理的原理、挑战与解决方案,涵盖量子密码学的重要性、可信节点与攻击应对、量子网络中的风险管理、认证机制以及移动和自组织QKD网络的展望。分析了QKD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并总结了其关键要点与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强化QKD节点、采用混合加密系统、多路径传输博弈论等方法,为量子密钥管理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26 09:00:45 · 29 阅读 · 0 评论 -
9、量子密码学:原理、应用与未来趋势
本博客详细探讨了量子密码学的原理、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量子密钥分发(QKD)的核心技术,包括BB84协议的工作原理、QKD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以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挑战。同时,博客还分析了量子密码学在学术、政府和商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技术成熟度及政策因素对其发展的制约。最后,展望了量子密码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安全评估、网络化发展、密钥分发率提升及标准制定。原创 2025-07-25 11:04:19 · 31 阅读 · 0 评论 -
8、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建立协议:HKey的创新与优势
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高效且安全的密钥建立协议——HKey。HKey通过使用一个节点的秘密密钥和另一个节点的身份计算公共密钥,实现了资源受限环境下的安全通信。文章详细阐述了HKey的设计原理、四种不同模型及其适用场景,并与其他主流密钥管理方案进行了全面对比。结果表明,HKey在安全性、内存使用、计算开销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实用且灵活的密钥管理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24 13:30:30 · 18 阅读 · 0 评论 -
7、NLM-MAC: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轻量级安全数据通信框架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认证加密的轻量级安全数据通信框架NLM-MAC,专门针对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设计。通过结合NLM-128流密码和消息认证码(MAC),该框架在保证数据保密性、认证性、完整性和新鲜性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和内存开销。实验结果表明,NLM-MAC在Telos B传感器节点上表现出色,适用于实时应用场景,为WSNs的安全通信提供了高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23 15:26:34 · 22 阅读 · 0 评论 -
6、用于公平内容交易的隐私安全数字水印技术
本博文探讨了数字内容交易中的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重点介绍了盲水印和伪盲水印技术作为解决方案的应用。随着数字内容的快速发展,盗版和隐私泄露问题日益严重,传统数字水印方案在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方面存在局限性。盲水印通过加密隐藏内容信息,提供较高的安全性,但处理成本较高;而伪盲水印采用媒体处理技术,兼顾了安全性、鲁棒性和实用性。文章还详细分析了两种技术的性能特点、实现机制以及在不同攻击下的鲁棒性表现,为数字内容交易中的安全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原创 2025-07-22 11:14:10 · 23 阅读 · 0 评论 -
5、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平台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的安全平台设计,重点介绍了基于椭圆曲线的拓扑认证密钥方案(ECTAKS)和基于弱过程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WIDS)。通过结合密码学模块与异常检测逻辑,提出了一种自主的、轻量级的安全服务框架,能够在资源受限的传感器节点上实现高效的安全保障。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通过基于移动代理的中间件AGILLA实现安全监测,并分析了该平台与可信计算范式的兼容性。最后,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扩展入侵检测能力、集成监测与控制、优化防御策略以及提升信息流效率,以进一步增强WSN的安全性和实用原创 2025-07-21 12:17:43 · 19 阅读 · 0 评论 -
4、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安全方法
本文探讨了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安全方法,重点介绍了两种哈希树技术:偏斜哈希树(SHT)和复合哈希树(CHT),用于解决信息中心网络(ICN)中的内容认证问题。SHT 是 Merkle 树的扩展,支持随机大小文件的高效认证,而 CHT 则通过减少整体认证开销支持并行内容下载和验证。文章还分析了两种机制在安全缓存和并行认证中的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验评估了其性能优势。原创 2025-07-20 15:12:54 · 20 阅读 · 0 评论 -
3、车载自组织网络匿名认证协议概述
本文全面概述了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中的匿名认证协议,分析了其在保障交通安全与隐私保护中的关键作用。内容涵盖VANET的攻击模型、安全需求、网络模型,并对多种隐私保护认证协议进行了系统分类,包括基于RSU的方法、组签名方案、环签名方案、k-TAA机制、基于假名的策略以及先验基方法。文章还详细解析了一种基于环签名的匿名认证协议实现过程,并总结了各类协议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协议选择建议,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了系统性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07-19 10:20:36 · 25 阅读 · 0 评论 -
2、基于位置的安全技术:Loran - C 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基于位置的安全技术,重点分析了Loran-C系统在地理加密和安全应用中的潜力。通过校准和验证两个阶段,Loran-C信号可以生成精确且可重复的地理标签,为数字礼仪政策(DMP)和基于位置的访问控制等应用场景提供安全保障。文章还介绍了模糊提取器的设计与应用,以处理Loran-C信号测量中的误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Loran-C虽然绝对精度不高,但其良好的可重复性精度和信号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前景的基于位置的安全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18 14:37:54 · 22 阅读 · 0 评论 -
1、无线网状网络的安全与隐私保护认证协议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无线网状网络(WMNs)中的安全与隐私保护认证协议。文章从无线网状网络的基本架构出发,分析了其面临的安全与隐私挑战,并系统梳理了现有的认证与隐私保护方案,包括基于公钥证书的本地认证、802.11i协议模型、数据包认证、主动预认证方案、可扩展认证协议、基于身份的密码学认证以及隐私保护方案等。同时,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和隐私协议,并通过性能评估验证了其有效性。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如分布式与协作系统设计、混合开放网络认证、高移动性用户认证以及隐私与应用集成等。原创 2025-07-17 15:45:39 · 2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