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篇01 | 入门篇
- 01 各层协议目录
-
- [网络篇02 | 应用层 kcp(王者荣耀)](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5835946)
- [网络篇03 | 应用层 quic](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6192481)
- [网络篇04 | 应用层 mqtt(物联网)](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7739784)
- [网络篇05 | 应用层 http/https](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7738941)
- [网络篇06 | 应用层 自定义协议](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7740639)
- [网络篇07 | 应用层 其他协议](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7740706)
- [网络篇08 | 运输层 tcp](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7740741)
- [网络篇09 | 运输层 udp](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7741519)
- [网络篇10 | 网络层 IP](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7741548)
- [网络篇11 | 网络层 ICMP](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7741672)
- [网络篇12 | 链路层 ARP](https://blog.csdn.net/qiushily2030/article/details/137741897)
- 网络篇13 | 链路层 RARP
- 网络篇14 | 物理层
- 02 网络基础概念
- 03 网络层级概要
- 04 网络诊断工具
- 05 网络抓包工具
- 06 位操作
01 各层协议目录
网络篇02 | 应用层 kcp(王者荣耀)
网络篇03 | 应用层 quic
网络篇04 | 应用层 mqtt(物联网)
网络篇05 | 应用层 http/https
网络篇06 | 应用层 自定义协议
网络篇07 | 应用层 其他协议
网络篇08 | 运输层 tcp
网络篇09 | 运输层 udp
网络篇10 | 网络层 IP
网络篇11 | 网络层 ICMP
网络篇12 | 链路层 ARP
网络篇13 | 链路层 RARP
网络篇14 | 物理层
02 网络基础概念
1)各层划分
2)各层PDU
3)网络传输
03 网络层级概要
1)应用层(应用、表示、会话)
- 应用层:提供用户接口和服务的应用程序。
- 表示层:处理数据格式转换、加密解密等功能。
- 会话层:管理通信会话,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2)运输层(TCP、UDP)
-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3)网络层(IP、ICMP、IGMP)
- IP(Internet Protocol):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
-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用于传递控制消息和错误报告。
-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用于组播组管理。
4)链路层(ARP、RARP)
-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将 IP 地址映射为 MAC 地址。
-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将 MAC 地址映射回 IP 地址。
5)物理层(比特)
在网络模型中,物理层传输的单位是比特。与其他网络层(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不同,物理层并没有类似于这些层的报文协议。
该层的设备和技术包括网卡、集线器、中继器、光纤、电缆等。物理层是 OSI 模型中最底层的一层,负责在物理媒介上传输比特流。它处理数据的传输速率、传输介质的接口标准、信号的电压等细节。物理层主要任务包括传输比特流、对传输媒介进行编码和解码、提供物理连接的建立和维护。
当数据以比特形式在网络中传输时,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传输过程:
- 数据编码:在发送端,原始数据被转换为比特流。这可能涉及将数据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块,并对每个块进行编码,通常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表示二进制比特。
- 物理层传输:经过数据编码后的比特流会通过物理层传输介质(如铜线、光纤或无线波段)。在传输介质上,比特以电信号、光信号或者无线信号的形式传输。
- 调制与解调:在模拟传输媒体中,数字信号需要经过调制(Modulation)转换为模拟信号才能传输。接收端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Demodulation),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信号。
- 传输延迟: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传输延迟(如传播延迟、处理延迟等)。这些延迟会影响数据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和顺序。
- 接收端解析:接收端接收到比特流后,会根据事先约定好的协议或标准对比特流进行解析和重组,还原出原始数据。
总的来说,数据比特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包括编码、基于物理层介质的传输、调制与解调(如果有必要)、传输延迟和接收端的解析过程。这些步骤确保了数据能够在网络中可靠地传输并最终正确地被接收端解析。
在内部服务器通过交换机进行通信时,在数据链路层,设备之间识别目标地址主要是通过目标MAC地址来实现的,每个网络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用于在数据链路层中唯一标识设备。数据链路层帧中包含了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
MAC地址与硬件通常是一一绑定的,每个网络设备(如网卡、无线适配器)在生产过程中会被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这个MAC地址是设备固化在其硬件中的,并且不可更改,确保了网络中每个设备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
硬件与数据链路层对接获取MAC地址的过程:
- 嵌入式设备:在硬件设备(如网络适配器)中内置了芯片或电路,其中包含设备的MAC地址信息。这个MAC地址通常是由设备制造商编程到设备的固件中的。
- 驱动程序:当操作系统启动时,它会加载适当的硬件驱动程序,这些驱动程序知道如何与硬件设备通信并提供所需的服务。驱动程序可以通过访问嵌入式设备以获取设备的MAC地址。
- 数据链路层获取MAC地址:数据链路层在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时,会通过底层的驱动程序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驱动程序会向数据链路层提供设备的MAC地址,以便正确地封装和解析数据帧。
- MAC地址的使用:数据链路层将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添加到数据帧中,以确保数据帧能够传输到正确的目标设备。接收端根据目标MAC地址来识别并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帧。
总的来说,MAC地址是设备硬件上的固定标识符,通过嵌入式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与硬件绑定。数据链路层在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时,通过驱动程序获取硬件的MAC地址,并将其用于数据帧的封装和解析过程,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准确传输。
04 网络诊断工具
1)tcpdump
监听192.168.50.223端口7778的eth0网卡,包信息导入到r1.cap的Wireshark中。
#执行命令如下,抓包操作会持续进行,直到你手动停止tcpdump命令。通常可以使用Ctrl + C来终止抓包操作,然后查看捕获的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