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物理结构
如果让你制造一个电机,你会怎么将永磁体固定在转子上呢?
第一种电机,将永磁体贴在转子铁芯表面,这种方法形象地称为表贴式:
第二种电机,转子铁芯开个槽,永磁体嵌在槽里,这种方法形象地称为内嵌式:
市面上这两种电机都有,两者的转子对线圈的电磁性能是有差异的。
磁链差异
上节介绍过,
永磁体是一个磁导率和空气差不多低的材料
三种独立的方式能引起线圈磁链变化:
- 线圈通入电流变化
- 线圈周围介质变化(比如转子旋转导致气隙变化)
- 外部磁场对线圈磁链的影响(比如转子上永磁体旋转对绕组线圈的影响)
分析一下不同永磁体安装方式对磁链变化的影响:
- 电流影响是一致的
- 永磁体磁导率等同于空气,分析周围介质的时候将永磁体看成空气、看成气隙,可以看到表贴式的转子是均匀的圆形,而内嵌式的转子是有凹坑或者说有凸出的不均匀形状。
表贴式电机的线圈周围介质没有变化,磁链可以表示为:
表贴式: ψ = ψ s 表贴式:\psi=\psi_s 表贴式:ψ=ψs
内嵌式电机的线圈周围介质不断在变化,而且是转一圈有两个周期变化,磁链可以表示为:
内嵌式: ψ = ψ s + ψ 2 内嵌式:\psi=\psi_s+\psi_2 内嵌式:ψ=ψs+ψ2
ψ s \psi_s ψs用于表示电机旋转起来后磁链平均值,内嵌式电机的就是在 ψ s \psi_s ψs基础上在加上变动项,而且一圈有2次周期变化,所以用尾缀2表示。因为转子在旋转,所以 ψ 2 \psi_2 ψ2是三角函数,不同绕组初始相位角度不同,以a相为例,转子0度的时候,气隙最大、磁链最小, ψ a 2 = − Ψ 2 c o s 2 θ \psi_{a2}=-\Psi_2cos2\theta ψa2=−Ψ2cos2θ,其中 Ψ 2 \Psi_2 Ψ2是幅值, θ \theta θ是转子角度。 - 外部磁场来自永磁体,旋转起来后,表贴式的转子和内嵌式的转子对线圈磁链的影响方式是相同的,都会引起磁链变化。
dq电感差异
表贴式转子是均匀的,因此dq电感相等。
内嵌式转子的永磁体位于d轴,而永磁体磁导率等于空气,因此d轴电感小于q轴电感。
由于内嵌式电机的转子在电磁性能表达上有凸出的铁芯结构,所以也被形象地称为凸极电机
;表贴式电机的转子在电磁性能表达上是一个均匀的圆形贴心,所以也被形象地称为隐极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