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SK调制过程
(一)基带信号处理
- 原始信息数字化:假设我们要传输的是语音信息,语音是一种模拟信号。首先,按照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以不低于语音最高频率两倍的采样频率(例如语音最高频率一般认为是 4kHz,采样频率可取 8kHz)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得到一系列离散的采样点。然后,对这些采样点进行量化,将其幅值映射到有限个离散的电平上,例如使用 8 位量化,就有 28=2562^8 = 25628=256 个不同的电平。最后,将量化后的电平编码为二进制数字序列,形成基带信号。在我们的例子中,基带信号有两个特征频率 f1=3kHzf_1 = 3kHzf1=3kHz 对应二进制 “0”,f2=6kHzf_2 = 6kHzf2=6kHz 对应二进制 “1”。
- 信道编码: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对数字化后的基带信号进行信道编码。例如采用汉明码,它可以检测并纠正一定数量的传输错误。汉明码通过在原始数据中添加冗余位,使得接收端能够根据这些冗余信息判断数据是否出错并进行纠正。
(二)载波信号生成
4G 网络有多个频段可供选择,这里我们选取 Band 3 频段,其上行频段为 1710 - 1785MHz。我们选择两个载波频率 fc1=1710MHzf_{c1} = 1710MHzfc1=1710MHz 对应基带信号的 “0”(3kHz3kHz3kHz),fc2=1713MHzf_{c2} = 1713MHzfc2=1713MHz 对应基带信号的 “1”(6kHz6kHz6kHz)。通过高精度的晶体振荡器和频率合成器来生成这两个稳定的载波信号。晶体振荡器提供一个稳定的基准频率,频率合成器利用锁相环(PLL)技术,根据基准频率生成所需的 fc1f_{c1}fc1 和 fc2f_{c2}fc2 载波信号。
(三)FSK调制实现
采用数控振荡器(NCO)进行 FSK 调制。NCO 主要由相位累加器和正弦查找表组成。当输入的基带信号为 3kHz3kHz3kHz(对应 “0”)时,控制系统将 NCO 的相位增量设置为 Δφ1\Delta\varphi_1Δφ1,使得相位累加器在每个时钟周期按照 Δφ1\Delta\varphi_1Δφ1 进行相位累加。假设时钟频率为 fclk=100MHzf_{clk} = 100MHzfclk=100MHz,根据公式 f=Δφ×fclk2πf = \frac{\Delta\varphi\times f_{clk}}{2\pi}f=2πΔφ×fclk对于 fc1=1710MHzf_{c1} = 1710MHzfc1=1710MHz,可以计算出相应的 Δφ1\Delta\varphi_1Δφ1。相位累加器输出的相位值作为地址,从正弦查找表中查找对应的正弦幅度值,经过数模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频率为 fc1=1710MHzf_{c1} = 1710MHzfc1=1710MHz 的载波信号。同理,当输入基带信号为 6kHz6kHz6kHz(对应 “1”)时,设置相位增量为 Δφ2\Delta\varphi_2Δφ2,输出频率为 fc2=1713MHzf_{c2} = 1713MHzfc2=1713MHz 的载波信号。
(四)信号放大与发射
调制后的 FSK 信号功率通常较小,需要通过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功率放大器采用射频功率晶体管,如 LDMOS(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它具有高功率增益、高效率等优点。放大后的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 4G 无线信道中,天线采用适合 4G 频段的双极化天线,以提高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效率。
二、FSK解调过程
(一)信号接收与初步处理
- 天线接收:接收端的双极化天线捕捉在 4G 无线信道中传播的 FSK 调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 低噪声放大(LNA):接收到的信号非常微弱,且伴随着各种噪声。低噪声放大器采用低噪声晶体管,如 GaAs(砷化镓)晶体管,在放大信号的同时尽量减少引入额外的噪声。假设接收到的信号功率为 -100dBm,经过 LNA 放大后,信号功率提升到 -30dBm。
(二)第一次下变频
- 本地振荡器设置:使用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固定频率 fLO1=1700MHzf_{LO1} = 1700MHzfLO1=1700MHz 的信号。本地振荡器同样采用晶体振荡器和锁相环技术,确保输出频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不懂的同学需要复习一下高中的积化和差公式:
- 混频操作:将接收到的 4G 频段 FSK 信号(频率为 fc1=1710MHzf_{c1} = 1710MHzfc1=1710MHz 或 fc2=1713MHzf_{c2} = 1713MHzfc2=1713MHz)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 fLO1=1700MHzf_{LO1} = 1700MHzfLO1=1700MHz 信号输入到混频器中。混频器采用二极管混频器或晶体管混频器,根据混频原理 fout=∣fin1±fin2∣f_{out}=|f_{in1}\pm f_{in2}|fout=∣fin1±fin2∣当输入信号为 fc1=1710MHzf_{c1} = 1710MHzfc1=1710MHz 时,混频后的输出信号包含 1710+1700=3410MHz1710 + 1700 = 3410MHz1710+1700=3410MHz 和 1710−1700=10MHz1710 - 1700 = 10MHz1710−1700=10MHz 等频率成分;当输入信号为 fc2=1713MHzf_{c2} = 1713MHzfc2=1713MHz 时,混频后的输出信号包含 1713+1700=3413MHz1713 + 1700 = 3413MHz1713+1700=3413MHz 和 1713−1700=13MHz1713 - 1700 = 13MHz1713−1700=13MHz 等频率成分。
- 带通滤波:通过带通滤波器选择所需的中频信号。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设置为 11.5MHz,带宽设置为 3MHz,只允许 10MHz 和 13MHz 的中频信号通过,滤除其他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三)FSK解调操作
- 鉴频器工作:采用相位鉴频器对中频信号进行频率检测。相位鉴频器先将输入的中频信号通过一个移相网络,使信号的相位随频率发生变化。假设输入的 10MHz 信号经过移相网络后相位变化为 φ1\varphi_1φ1,13MHz 信号经过移相网络后相位变化为 φ2\varphi_2φ2。然后将移相后的信号与原信号进行相位比较,通过相位差来反映频率的变化。最后将相位差转换为电压变化输出。当输入信号频率为 10MHz 时,鉴频器输出电压 V1=1VV_1 = 1VV1=1V;当输入信号频率为 13MHz 时,鉴频器输出电压 V2=3VV_2 = 3VV2=3V。
- 信号判决:设定一个判决阈值 Vth=2VV_{th} = 2VVth=2V。当鉴频器输出的电压值低于 VthV_{th}Vth 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对应二进制 “0”;当电压值高于 VthV_{th}Vth 时,判断对应二进制 “1”。
(四)第二次下变频
- 本地振荡器设置:使用另一个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频率 fLO2=9.997MHzf_{LO2} = 9.997MHzfLO2=9.997MHz 的信号。这个本地振荡器同样需要高精度和稳定性。
- 混频操作:将解调后的中频信号(10MHz 或 13MHz)与 fLO2=9.997MHzf_{LO2} = 9.997MHzfLO2=9.997MHz 的信号输入到另一个混频器中。当输入信号为 10MHz 时,混频后的输出信号包含 10+9.997=19.997MHz10 + 9.997 = 19.997MHz10+9.997=19.997MHz 和 10−9.997=3kHz10 - 9.997 = 3kHz10−9.997=3kHz 等频率成分;当输入信号为 13MHz 时,混频后的输出信号包含 13+9.997=22.997MHz13 + 9.997 = 22.997MHz13+9.997=22.997MHz 和 13−9.997=3.003kHz13 - 9.997 = 3.003kHz13−9.997=3.003kHz 等频率成分。
- 低通滤波:通过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成分,只允许 3kHz 或 6kHz 左右的基带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设置为 8kHz,确保能够完整保留基带信号的频率成分。
(五)恢复原始信息
- 信道解码:对解调后的基带信号进行信道解码,去除之前信道编码时添加的冗余信息,并利用编码中的纠错码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对于汉明码,通过计算校验位来判断数据是否出错并进行纠正。
- 信息还原:经过信道解码后,得到原始的二进制数字序列。根据之前的编码规则,将二进制数据还原为语音信息,通过音频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语音信号,最终通过扬声器播放出原始的语音内容。
三、相关概念
基带信号
- 解释:基带信号是指信源(如麦克风、摄像头等数据产生设备)发出的原始电信号,它包含了要传输的信息,其频率范围通常较低。基带信号一般是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反映了信息的变化规律,例如语音信号、图像信号等转换后的电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 例子:在语音通信中,人说话的声音通过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就是基带信号。人的语音频率范围通常在 300Hz - 3400Hz 之间,所以该语音基带信号的频率就处于这个区间内。又如,在数字通信中,计算机产生的二进制数据序列(如 0 和 1 组成的代码)经过编码后形成的电信号也是基带信号。
载波信号
- 解释:载波信号是一个高频的周期性信号,它就像一辆“运输车”,用于搭载基带信号,使其能够在适合的信道中进行传输。载波信号的频率通常远高于基带信号的频率,其主要参数包括振幅、频率和相位,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调制,可以将基带信号的信息加载到载波上。
- 例子:在 AM(调幅)广播中,广播会产生一个特定频率的高频正弦波作为载波信号,例如某套节目使用 540kHz 的载波频率。然后将音频基带信号通过调幅的方式加载到这个 540kHz 的载波上,形成调幅波进行发射,这样音频信号就能借助载波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
鉴频器
- 解释:鉴频器是一种能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的器件,主要用于调频信号(如 FSK 信号)的解调。它利用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特性,把信号的频率信息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电压信息,从而从调频信号中提取出原始的基带信号。
- 例子:在 FM(调频)收音机中,接收到的是经过调频的广播信号,其中包含了音频信息。鉴频器会对这个调频信号进行处理,将信号频率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例如,当调频信号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鉴频器输出的电压也会相应地改变,这个电压变化就对应着原始的音频信号,经过后续的放大和处理,就可以通过扬声器播放出声音。
锁相环
- 解释:锁相环(PLL)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主要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使输出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的相位保持同步,同时输出信号的频率可以跟踪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锁相环在通信、电子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用于频率合成、信号同步等。
- 例子:在手机通信中,为了保证手机能够准确地接收和发送信号,需要使用锁相环来产生稳定的本地振荡信号。例如,手机的射频模块需要一个精确的载波频率,锁相环可以根据基准时钟信号(如晶振产生的信号),通过反馈控制调整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使其与所需的载波频率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信号的正确调制和解调。
信道
- 解释: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通道,它为信号的传输提供了物理媒介或逻辑通路。信道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包括电缆、光纤等;无线信道则是利用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来传输信号。信道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噪声、干扰和衰减等因素,影响信号的质量。
- 例子:
- 有线信道:家庭中的宽带网络通常使用光纤作为信道来传输数据。光纤通过光信号的形式将互联网数据从运营商的机房传输到用户家中的路由器,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无线信道:WiFi 网络利用无线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无线路由器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射无线信号,手机、电脑等设备通过自身的无线网卡接收这些信号,实现与网络的连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就是无线信号传播的信道,但信号可能会受到障碍物、其他无线设备干扰等因素的影响。